【关键词】法治;民法;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在总结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显著成就基础上,从制度层面规划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制度安排,是以法治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制度选择。我国《民法典》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商事法律体系中具有普遍性、综合性的重要法律制度。《民法典》通过规范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等民事制度,规定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民事制度调整各类民事关系等,与其他领域的法律规范共同调整社会关系,更好地发挥法治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保障作用。
一、规范民事主体,平等参与社会治理
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并规定各类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法》平等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这种制度安排从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层面确认各类民事主体资格,平等享有合法的身份地位,贯彻司法自治原则,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运行规则,平等参与民事活动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各类民事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
二、完善权利保护,保障发展基础
三、完善市场运行基本法则,规范社会发展
四、结论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们的内心拥护和真诚的信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与《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存在必然有机的联系。《民法典》的有效实施和民法精神在市场主体本身行为的内化和普遍遵守,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保障,而法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法治在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维护交易安全、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毅,等.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之际[N].人民日报,2020-05-31(001).
[2]王利民.民法典: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保障[J].中外法学,2020(4):7-24.
[3]马怀德.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N].山西政协报,2019-12-06(003).
[4]王晨.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