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全文解读(上篇)熊承星律师律师文集

擅长:合同纠纷,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债权债务,刑事案件

作者:熊承星律师

总体而言,这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新的规定并不多,其实大部分内容都是汇集了原婚姻法三部司法解释以及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简称《子女抚养问题司法解释》)这部司法解释里的内容。下面咱们逐条分析(无新内容的就一笔带过,值得展开讲的稍微细说)。

第一条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所称的“虐待”。

第二条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解读】:本条照搬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二条的规定。规定“不以夫妻名义”是因为,如果双方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那就涉嫌重婚罪了。

第三条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一条的规定。与原规定相比,删除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情形下,“当事人提起诉讼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的规定。即,只要是同居关系,无论是双方均为未婚男女还是一方已经成婚的,都不能单独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

第四条当事人仅以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为依据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三条的规定,不属于新规。婚姻法第四条或者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关于“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这种规定属于倡导性条款,并非法律上公民必须遵守的义务,所以不得以该条款单独提起诉讼。

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第六条男女双方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补办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民法典所规定的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算。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四条的规定,不属于新规。

第七条未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诉讼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依据本解释第三条规定处理。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五条的规定,不属于新规。唯一有变化的是,因为上面第三条已经规定无论哪种同居情形都不能单独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所以对于1994年2月1日公布实施之后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未补办结婚登记的,可以起诉请求处理财产和子女抚养权问题,而不是按原规定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第八条未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张享有继承权的,依据本解释第七条的原则处理。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六条的规定,不属于新规。如果认定为事实婚姻的,可以以配偶身份享有继承权;未认定为事实婚姻的,可以依据《民法典继承编》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之规定,由法院酌情分得部分遗产。

第九条有权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其中,利害关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二)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的,为未到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

(三)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七条的规定,不属于新规。和原规定相比,一是改变了法条措辞表述方式,将“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改成“请求确认婚姻无效”,二是删掉了原规定中第四项内容(这是为了对标《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五十一条的规定,患疾病不再是婚姻无效的法定情形)。

第十条当事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婚姻无效,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在提起诉讼时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八条的规定,不属于新规。

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请求确认婚姻无效案件后,原告申请撤诉的,不予准许。

对婚姻效力的审理不适用调解,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可以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另行制作调解书;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一并作出判决。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九条的规定,不属于新规。婚姻是否有效不能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由法院认定、判决。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后,经审理确属无效婚姻的,应当将婚姻无效的情形告知当事人,并依法作出确认婚姻无效的判决。

【解读】:本条照搬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三条的规定,不属于新规。变动的地方和前面类似,将“宣告”改为“确认”。

第十三条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关系分别受理了离婚和请求确认婚姻无效案件的,对于离婚案件的审理,应当待请求确认婚姻无效案件作出判决后进行。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不属于新规。

第十四条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死亡后,生存一方或者利害关系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的规定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五条的规定。变化之处是删掉了原来“一年”除斥期间的规定,不再限定这种情形下请求权行使期间。婚姻是否有效,可能会引发后续遗产纠纷等诸多问题,原规定中一年除斥期间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影响利害关系人权利行使的情形(尽管最高院早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理解与适用》一书中阐明这种一年除斥期间“仅仅针对宣告婚姻无效的请求权利行使期间予以限制,对于涉及其他有关财产权益等纠纷的,是另外的独立的诉讼,仍应按照普通民事诉讼程序审理”,但实际诉讼实务中造成了多大影响尚未可知)。本次修改属于一大亮点。

第十五条利害关系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为原告,婚姻关系当事人双方为被告。

夫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为被告。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六条的规定。变化之处有两点,一是将原规定中的“申请人”变为“原告”(这是为了与上面条款中保持一致。其实即便是以往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决书中也有以“原告”“被告”这种称呼来下判决的。本次统一改成原被告,较为规范);二是将原规定中的第三款“夫妻双方均已死亡的,不列被申请人”删除了,从本条上下两款内容理解,如果遇到夫妻双方均死亡这种情形的,法院也需要列被告方。

第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案件时,涉及财产处理的,应当准许合法婚姻当事人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

【解读】:本条照搬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十六条的规定。

第十七条当事人以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的三种无效婚姻以外的情形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撤销结婚登记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的规定,不属于新规。

第十八条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所称的“胁迫”。

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只能是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本人。

第十九条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规定的“一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受胁迫或者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不适用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十二条的规定,同时明确规定对于受胁迫或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这两种情形请求撤销婚姻的,不适用关于撤销权最长受5年期间保护的规定,更有利于保护行为人的权利。

第二十条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所规定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是指无效婚姻或者可撤销婚姻在依法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时,才确定该婚姻自始不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依法确认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的,应当收缴双方的结婚证书并将生效的判决书寄送当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

第二十二条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婚姻,当事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以外,按共同共有处理。

【解读】:这三条分别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并非新内容。

第二十三条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第二十五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基本养老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解读】:这两条分别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二条、第十一条的规定,并非新内容。

第二十六条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第二十七条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解读】:本条直接援引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九条的规定,并非新内容。

第二十八条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已办理不动产登记,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所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解读】:本条直接照搬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一条的规定,并非新内容。

第二十九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

【解读】:本条这两款规定在我看来是这部司法解释最大的瑕疵。本条第一款直接参照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第二款在原第二款的基础上修改的不伦不类,内涵不明,不利于指导诉讼实践。

本条第二款内容,又容易催生《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出台之前社会上频发的问题。因为生活中父母为双方购房出资,很少有对出资款作出约定的情形。而且本司法解释未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纳入,本条亦未区分购房出资款与房产产权本身。至于最高院出台本条规定的立法本意如何,只能待后续官方教辅出来后才能知晓。

第三十条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属于个人财产。

【解读】:本条照搬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三条的规定,并非新内容。

第三十一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十九条的规定,并非新内容。

第三十二条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或者共有,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六条,同时作出了一个新规定。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条内容比起《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六条多了“或者共有”这几个字,就这几个字放在司法实践中就有很大区别了。

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按主流观点(也是最高院观点),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模式有3种:分别所有制、共同所有制、部分共同所有制。如果再结合《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那么夫妻之间的财产制度总共就只有4种:法定共同财产制+3种约定财产制(所谓法定共同财产制,意思是说,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没有进行过特别约定的话,那么财产归属就按照《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来认定)。

最高院编著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理解与适用》、《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理解与适用》这两本书中,在多处对夫妻财产制都有明确阐述。比如《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理解与适用》P13下面部分,最高院原民一庭庭长杜万华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答记者问上,针对“夫妻之间赠与房产也需要像普通人一样办理过户手续吗?没过户可以撤销赠与吗?”这个问题,其答复“我国婚姻法规定了三种夫妻财产约定的模式,即分别所有、共同所有和部分共同所有,并不包括将一方所有财产约定为另一方所有的情形。将一方所有的财产约定为另一方所有,也就是夫妻之间的赠与行为……,赠与房产的一方可以撤销赠与。”即,夫妻双方可以依据《婚姻法》第十九条(如今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六十五条)来签订财产协议,除了“将一方所有的财产约定为另一方所有”这种在房产未办理过户登记情形下可撤销赠与之外,其他的都属于有效的财产制度约定,也不存在可任意撤销的情形。但,本条明确“将一方所有的财产约定为共有”也纳入可任意撤销情形,这是一个新规定。这警示我们广大妇女朋友,为保险起见,涉及到类似的婚内财产协议的,要么及时办理房产变更登记手续,要么将协议公证!

第三十三条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解读】:本条照搬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并非新内容。

第三十四条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第三人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解读】:本条直接引用了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补充规定》的两个条款,不属于新规定。

第三十五条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

一方就夫妻共同债务承担清偿责任后,主张由另一方按照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承担相应债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且略有新变化。原第二款规定“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体现的是夫妻一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向另一方起诉追偿的权利;本条第二款删掉了“连带”二字,而且从语义上理解,该承担清偿责任的一方履行还款义务后,可以主张对方承担剩余债务。这种规定比较贴合债权人起诉夫妻双方,一方按内部协议履行自己的还款义务后,答辩主张另一方承担剩余债务的情形。而且,本款虽未采用原文表述方式,但根据民法理论,夫妻一方单独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当然也是有权向对方追偿的。最高院此款的真义如何,可能需要待后续最高院出版官方教辅后才知晓。

第三十六条夫或者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的内容,和上面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类似,表述方式上也删掉了“连带”二字。如果某债务在性质上属于或者被法院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另一方承担的法理依据就是基于这种“连带”责任,从内容上讲,属于强调性规定。

第三十七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三款所称“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夫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十八条的内容,非新规定。

第三十八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除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规定情形以外,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四条的内容,非新规定。《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四条的内容已被写进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中。

第三十九条父或者母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否认亲子关系,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否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

父或者母以及成年子女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

【解读】:本条参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二条以及《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七十三条第二款的内容。本条属于证据法上证明妨碍规则在亲子关系纠纷诉讼领域的体现,相比于原规定,新规定在于成年子女可以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

第四十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一致同意进行人工授精,所生子女应视为婚生子女,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民法典的有关规定。

【解读】:本条属于应有之义,是将司法实践中的通行做法予以明文化。

第四十一条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

第四十二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所称“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解读】:这两条基本照搬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内容。

第四十三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抚养子女义务,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请求支付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解读】:本条照搬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三条内容。

THE END
1.关于《民法典》,你知道多少?主题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一起来看民法典公益宣传片 新时代的 人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不少的新规法条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01 基本原则 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 02 总则编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MjEwMzkxNw==&mid=2648839195&idx=5&sn=4bb39f57219fcead37216cb60b2bb80a&chksm=f235d0243d7b960ed7c7caa4ad90e48c37256394a0d639858d13580fa3171988f7173bcac95e&scene=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https://www.12371.cn/special/mfd/?zbb=true
3.民法典全文解读与实务应用研究2023年最新修订版分析在当今社会,法律的完善和更新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部分,民法典不仅关系到个人权益的保障,更是对公平正义原则的一种体现。本文旨在探讨2023年最新修订版的民法典,全文完整版,并对其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以及实务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https://www.fnlpvjj5.cn/jun-lei-gong-xiao/118105.html
4.民法典解读完整版2022课件ppt2021民法典解读专家完整版讲座ppt2021《民法典》全文解读主题讲座ppt课件2021民法典案例解读ppt课件免费2021民法典要点解读课件ppt2021民法典普法教育宣传活动课件ppt2022民法典正式全文完整版ppt2022民法典解读讲稿完整版PPT 2022无疫厂区申请材料ppt2022简明党史知识一本通在线阅读ppt2022近二十年月度数据ppt2022关于对山西省https://www.900ppt.com/zhuanti/5342206.html
5.解读2023新版民法典完整版权利与义务的新篇章解读2023新版民法典完整版:权利与义务的新篇章 个人信息保护的完善 在2023新版民法典中,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根据该规定,个人信息所有者有权要求数据处理者提供其个人信息是否被收集、使用、传输或存储的情况,并且可以要求删除其个人信息。这一规定为保护隐私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https://www.3svb9bc3.cn/ke-yan-cheng-guo/312942.html
6.民法典解读全文深度分析民法典解读全文深度分析 简介婚姻法的变革 在民法典中,婚姻法的变革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大洗礼。首先,民法典将婚姻关系视为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构建,不再强调男女平等,而是确立了男女双方在婚姻中的平等权利。这一点体现在夫妻双方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姓名、职业、工作地点以及家庭生活方式。此外,民法典还明确规定了https://www.ontdhjbdb.com/tu-pian-zi-xun/218798.html
7.《民法典》全文解读《民法典》1260条全文解读 《民法典》中“原文保留”现行法规定约457条,对现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实质性修订”约246条,“新增”条文约148条——针对一千两百多个条文,法律名家讲堂邀请立法专家杨立新教授、谢鸿飞教授、马忆南教授、朱广新教授等逐条解读民法典条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212/23/27225667_961814618.shtml
8.民法典2021全文解读新时代民法典权利义务的全面梳理解读新时代民法典:权利义务的全面梳理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法典作为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颗重要钥匙,不仅对现行法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还为未来的法律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民法典2021全文》以“保护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为根本目的,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pketxmddia.cn/jun-lei-zi-xun/383814.html
9.《民法典》全文解读合集(逐条讲解)《民法典》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完整版(全文1260条) 一组图看懂民法典对企业的影响!(附《民法典》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草案)》全文公布,共1260条,速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全文)更多类似文章 >>生活服务 首页 万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职场 理财 娱乐 艺术 上网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310958_980509871.html
10.《民法典》全文解读(1).pdf《民法典》全文解读(1).pdf,本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上传者将删除文档。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301/7124143200003061.shtm
11.2021年《民法典》全文解读(第02讲)1:41:301. 2021年《民法典》全文解读(第01讲) 民法李帅律师 6613次播放 1:32:432. 2021年《民法典》全文解读(第02讲) 民法李帅律师 3242次播放 1:41:213. 2021年《民法典》全文解读(第03讲) 民法李帅律师 2431次播放 1:37:524. 2021年《民法典》全文解读(第04讲) 民法李帅律师 1986次播放 1:31:https://m.cctalk.com/v/16061326793232?ch_source=10018268&utr=10018268,40832,815880,29460&ivk_sa=1024320u
12.民法典2021年全文解读与实务应用民法典2021年全文解读与实务应用 简介一、合同法的新变化 在民法典中,合同法部分对原有的《合同法》进行了重大修订。首先,民法人身权利义务的概念被取消,将其转化为主体之间的相互约定关系,这有助于减少法律适用中的不确定性和争议。其次,增加了关于电子合同的明确规定,使得电子交易环境下的合规风险得到降低。此外,https://www.gvc8vf4gh.cn/jun-lei-yang-sheng/6752.html
13.民法典解读深入2022年电子版全文民法典解读深入2022年电子版全文 个人权利的保障 在民法典中,个人权利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第七章《合同法》中的规定,对于合同当事人都有相对性和平等原则,即双方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进行交易。在实际操作中,这意味着企业和消费者应当基于平等、自愿以及公正原则来订立合同时,不得利用其优势或欺诈手段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629.html
14.民法典解读深入剖析2022年修订后的民法典全文:法律变迁与实践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2022年的民法典全文修订,是对原有法律的一次重大调整,旨在更好地保护人民权益、规范社会关系,并适应新的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以下,我们将通过几个真实https://www.l9l01mz0mt.cn/jun-lei-zi-xun/397604.html
15.民法典全文解读深入理解2022年最新的民事法律条款民法典全文解读深入理解2022年最新的民事法律条款 简介2022民法典全文:新时代的法律基础 法律的重要性在于其更新与完善,如何理解这一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也必须相应地进行更新,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2022年发布的民法典,就是在这一精神下完成的一次大型法律修订工作,它不仅是对现有法律体系的一次重大https://www.rvxnxpann.cn/jun-lei-zuo-fa/399117.html
16.民法典正式全文2022电子版简介解读新时代民事法律:深度剖析民法典官方电子版 在2022年,中国通过了全面实施的《民法典》,这部法律不仅更新了现行的各类法律规定,更是对我国宪法的一次重大修订。作为这一伟大成就的象征,《民法典正式全文2022电子版》已经为公众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查询和学习方式。 一、婚姻家庭权利保障 1.1 婚姻自由 在《民法典》https://www.qbsinawlr.cn/jun-lei-wen-xian/408665.html
17.民法典2021全文解读新时代中国法律体系的重大变革与实践指南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法律体系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不仅为人民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人身权利保护,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 二、民法典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 《民法典》对婚姻家庭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规范和调整,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制度,提出了离婚审理程序改革,以及子女抚养权等方面的问题https://www.mefyxql8a.cn/te-zhong-yang-zhi-zi-xun/219942.html
18.解读新时代民事法治2022年版民法典全文解析与实务应用解读新时代民事法治:2022年版民法典全文解析与实务应用 全面更新的法律体系构建 2022年版民法典是对传统的个人权利保护进行了重大修订,确立了更加全面和完善的法律体系。 人格尊严与人身自由保障 在《2022民法典》中,对于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保护得到加强,明确规定了个https://www.f3kg3td6j.cn/xing-ye-dong-tai/452800.html
19.民法典2021全文解读新时代个人权利与义务的全面规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为个人权利与义务提供了更加明确、具体和全面的规范。以下是对其几个关键方面的解读: 一、人格尊严与身体健康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保护公民人格尊严和身体健康的法律责任。在处理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或身体健康事件时,应当依法追究侵害方责任,并给予相应赔偿。这对于保障公众安全和维护https://www.boaasbnvx.cn/jun-lei-yang-sheng/110421.html
20.民法典正式全文2022电子版解读新时代民事法律:深度剖析2022年最新民法典电子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2022年的民法典正式全文电子版发布,不仅是对现有法律的修订,也是对未来的预见与规划。在这一系列背景下,我们将通过几个真实案例,来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https://www.gntpr.com/ke-yan-cheng-guo/79280.html
21.2022年民法典全文解读新时代中国民事法律体系的重大变革与实践2022年民法典全文解读:新时代中国民事法律体系的重大变革与实践指南 全面提升民事主体权利保护水平 通过完善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方面的规定,增强了各类民事主体在法律面前的地位和权益保障,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强化婚姻家庭关系制度改革 2022年民法典对婚姻自由、离婚条件等进行了调整,使得夫妻双方能够更加平等地享有https://www.dhgn9oxo5.cn/niu-yang-yang-zhi-ji-shu/285173.html
22.民法典解读全文新时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基石民法典解读全文新时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基石 一、全面覆盖生活各个方面 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所有的民事法律规范集中编纂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家庭、继承等领域,还扩展到了合同、债权债务以及侵权责任等多个方面。这意味着,民法典将成为解决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的重要工具。https://www.atqlinnvf.cn/xue-shu-jiao-liu/340974.html
23.民法典全文解读全面掌握新时代法律规范民法典全文解读:全面掌握新时代法律规范 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民法典的制定意义 法律体系内的地位和作用 与国际法和其他国内法的关系 人格权利保护机制 基本人格权利的定义与范围 侵犯人格权利的责任认定标准 对于侵犯人格权利行为处理措施 合同法律规则及其应用实践 合同https://www.tndhlikuz.cn/nong-ye-zi-xun/458597.html
24.民法典解读深入剖析2023新版民法典完整版:法律变革与实践应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旧的民法典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发布了2023新版民法典完整版。这部法律不仅对个人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51902.html
25.民法典完整版解读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民事法律体系民法典完整版解读: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民事法律体系 民法典的历史演变与重要性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法律体系。《民法典》作为现代中国最为全面的民事法律规范,其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法律治理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民法典》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之处,更融合了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元素,使其https://www.yebtzbalg.cn/xue-shu-bao-gao/356806.html
26.民法典解读深入剖析2023新版民法典完整版:法律变革与实践应用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需求,2023年新版民法典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这一重要修订不仅体现了对现有法律的继承,更是在保护个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 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bao-gao/55811.html
27.民法典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法典作为国家法律体系中最为基础的一部,承载着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任。2023年新版民法典的出台,不仅是对旧版本的一次全面修订,也是对现有法律体系进行重要调整的一次重大事件。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来详细阐述2023新版民法典完整版在个人权利保护、合同关系以及继承https://www.lboclvlct.cn/ke-yan-jin-zhan/43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