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过率,一直存在着很多种算法,因为官方很少公布客观通过人数,因此主观二战的人数只能靠推断,而推断就意味着估计,估计就意味着不精准,存在误差。
虽然数值的细微之处不同,同一种计算方法算出的数值,都能够代表趋势。
但是!厚厚是一只有数据强迫症的厚,总想寻求一种简单粗暴没有推算的精确数值。
于是统计了自2018年-2022年,法考客观题的报名人数和主观题通过的人数,来排除主观二战对通过率计算的干扰。
(因为2023应届过儿的数据还没有公布,因此不包含23数据)
2018-2022五年通过率
简单粗暴地用总通过人数÷总报名人数,可以得知,2018年-2022年这五年间——
总体通过率=73.8÷345.26≈21%
2016-2020五年通过率
官方媒体曾经公布数据2016年-2020年的数据
(图源:光明日报)
根据光明日报2021年3月25日的报道:2016至2020年,共有313万余人报名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已有42万余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官方公布的通过率为13%。
但是!
这个数据有着明显的问题,当厚厚试图以18年为分界线,拆出司考和法考平均通过率做对比(即2016+2017vs2018-2020)时,发现根据官方数据存在bug。
2016+2017报名人数=313-60.4-66.66-70.8=121.14(万人)
2016+2017领证人数=42-12-12.9-16.2=0.9(万人)
16和17年的通过率低到算不出来。
很明显是卡到bug了。
因此2016-2020年真实的领证人数,应该在42万人的基础上,加上20年领证的16.2万人
2016-2020整体通过率=58.2÷313=18.6%
2016-2017年通过率=17.1÷121=14.1%
2018-2020年通过率=41÷192=21%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与司考时代相比,平均21%的法考通过率是显著上升的,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或者可以称之为时代红利。
红利期还能持续多久?
2020年,司法部出台了一个文件《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
关于律师人数,文件中提到:“到2025年,全国执业律师达到75万名。”;
截至2024年1月26日,全国律师共有70.7万人。
距离75万人的小目标还有4.3万人的空间。
而一个过了法考的过儿想成为一名执业律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实习律师,经历一年的实习。
也就是说,这个数据公布的时候,一部分22过儿们还在实习中,和23的过儿们还没领证。
领证人数不能说明什么,那执业律师的增长速度是怎样的呢?
2022年底执业律师65万
也就是说2023年增长5万左右。
厚厚目测,到2025年会超额完成任务。
之后呢?
除了律师数量之外,《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中还提到“实现法律职业人才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未来官方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好不好”。也许有可能是转向注重质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