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致力普法的奉法尚贤收录于合集#奉法为民8个
在法院打官司,当事人不便亲自进行诉讼,或者虽然能亲自诉讼,但需要他人提供法律帮助时,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诉讼。
问题一
哪些人可以担任委托诉讼代理人?
第一类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其中,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经司法行政机关核准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与律师相比,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业务范围、执业地域范围等有所限制。
第二类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近亲属是指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工作人员是指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职工,公司委托股东起诉的,股东应以该公司职工身份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三类是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由社会团体推荐的,需符合下列条件:社会团体属于依法登记设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记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被代理人属于该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位于该社会团体的活动地域;代理事务属于该社会团体章程载明的业务范围;被推荐的公民是该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或者与该社会团体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
01
法官提示
不是所有“兄弟”都可以代你参与诉讼活动,诸如朋友、同事、同学这样的身份,不可以成为诉讼代理人。
02
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第八十五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可以当事人近亲属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八十六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职工,可以当事人工作人员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八十七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有关社会团体推荐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社会团体属于依法登记设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记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
(二)被代理人属于该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位于该社会团体的活动地域;
(三)代理事务属于该社会团体章程载明的业务范围;
(四)被推荐的公民是该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或者与该社会团体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
专利代理人经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推荐,可以在专利纠纷案件中担任诉讼代理人。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的业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至少有一方当事人的住所位于其执业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辖区或者直辖市的区(县)行政区划辖区内。
(二)案件由其执业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辖区或者直辖市的区(县)行政区划辖区内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该案进入二审、审判监督程序的,可以继续接受原当事人的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根据本地实际,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适当调整前款第一项规定的条件。
问题二
民商事案件都可以委托诉讼代理吗?
除离婚诉讼须当事人本人出庭发表意见以外,其他民事纠纷一般当事人均可委托他人。
离婚诉讼直接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关系,而且审理离婚案件的核心问题是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对于该问题,诉讼代理人难以替当事人决定。
第六十五条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
问题三
委托诉讼代理人需要哪些手续?
委托诉讼代理人不同,需提交的手续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第一类: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第二类:当事人的近亲属、工作人员
第三类: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
(一)律师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材料;
(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
(三)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
(四)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
(五)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
(六)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符合本解释第八十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问题四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有哪些?
委托人系公民:
委托人系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六十二条......
问题五
可以委托几个诉讼代理人?
1-2名。
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问题六
诉讼过程中,可以变更或者解除委托关系吗?
可以。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变更或代理关系解除,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法院。
第六十三条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如果变更或者解除,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
问题七
涉外案件如何委托诉讼代理?
一、涉外案件可以委托哪些诉讼代理人?
涉外案件在我国诉讼,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必须委托我国的律师。也可以委托当事人本国公民、本国律师以公民代理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还可以委托本国驻华使领馆官员以个人名义担任诉讼代理人。
涉外案件主要包括,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经常居所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案件的其他情形。
第二百七十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需要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
第五百二十六条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外籍当事人,可以委托本国人为诉讼代理人,也可以委托本国律师以非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受本国公民的委托,可以以个人名义担任诉讼代理人,但在诉讼中不享有外交或者领事特权和豁免。
二、如何准备委托手续?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面向跨境诉讼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指引、查询、委托代理视频见证、登记立案服务。
跨境诉讼当事人可以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上,通过视频见证的方式委托诉讼代理人,取代了原先较为复杂的公证认证手续。跨境诉讼当事人,具体包括外国人、港澳特区和台湾地区居民、经常居所地位于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的我国内地公民以及在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登记注册的企业和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第五百二十二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一条以及本解释第五百二十一条规定,需要办理公证、认证手续,而外国当事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可以经该国公证机关公证,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认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跨境诉讼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服务的若干规定》第六条通过身份验证的跨境诉讼当事人委托我国内地律师代理诉讼,可以向受诉法院申请线上视频见证。线上视频见证由法官在线发起,法官、跨境诉讼当事人和受委托律师三方同时视频在线。跨境诉讼当事人应当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或者配备翻译人员,法官应当确认受委托律师和其所在律师事务所以及委托行为是否确为跨境诉讼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在法官视频见证下,跨境诉讼当事人、受委托律师签署有关委托代理文件,无需再办理公证、认证、转递等手续。线上视频见证后,受委托律师可以代为开展网上立案、网上交费等事项。线上视频见证的过程将由系统自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