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年全国两会时间北大法律信息网

正义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闫昭)网约单车一夜走红,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乱停乱放也引起公众热议。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郭文圣建议,应由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参照网约车管理办法起草过程,牵头制定《共享单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当前,共享单车行业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新增共享单车的数量多,但这一发展并没有考虑到各地原本仍有较高的单车存量,包括居民自有单车及城市公租自行车。城市自行车道和停车区域总体空间有限,短期内是无法完全容纳新增单车。郭文圣在建议中表示,应在《办法》中设立专门条款,鼓励共享单车企业“科学增量,盘活存量,优化总量”,即倡导公司在投放新车的同时,将城市弃置无主单车、居民自愿共享单车、城市公租自行车连接入平台,真正实现“城市大共享”,避免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

同时,郭文圣指出,目前共享单车普遍采取无桩模式,在便利居民的同时,乱停乱放等问题随之产生。加之,共享单车企业线下运维能力不足,此类问题愈演愈烈,侵占公共空间的同时极大加重了交通管理部门的负担。“建议《办法》着重强调共享单车地面运维、线下运营的重要性,就单车数量与运维人员配比等给出指导意见,以期实现‘共享单车运维团队为主、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监督、广大居民用户配合’的线下业态,保障公共空间利用效率和公共交通安全。”郭文圣说。

按照共享单车的要求,用户需缴纳押金后方可用车,押金额度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全行业押金总额不可小觑。为切实保障用户权益和资金安全,打击挪用押金等不法行为,预防兑付风险,郭文圣建议《办法》对于用户押金的存管模式进行明确规定,要求各共享单车企业采取第三方存管,保证押金与经营现金流分离。

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议案蔡宁表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现行刑法有期徒刑上限设定为十五年明显偏低,难以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根据罪行的轻重及刑事责任的大小设定,并构成一个轻重衔接、宽严相济、有机统一的刑罚体系。但由于有期徒刑上限偏低,使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之间跨度太大、无法合理衔接,影响了对某些犯罪行为的准确量刑。

二是司法中可适用的有期徒刑幅度过小,容易造成量刑失衡。例如,“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16年4月18日施行后,对于个人贪污、受贿数额在300万元以下的,贪污、受贿几万元就有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在此基础上每增加数万元、数十万元就有可能增加一年有期徒刑,而贪污、受贿数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则是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才会增加一年有期徒刑,贪污、受贿300万元到数千万元的罪犯,一般都集中在十年至十五年之间判处有期徒刑。总体看来,贪污、受贿罪犯的犯罪数额相差很大,所获刑期却差别不大,特别是对于严重贪污、受贿罪犯的处罚力度没有在刑期上得到充分体现,量刑轻重比例明显不够均衡,会造成贪贿犯罪从300万元到数千万元量刑差不多的负面效应。

三是由于有期徒刑上限偏低,造成刑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如果从立法层面适当调高有期徒刑上限,可以使死刑缓期执行和无期徒刑在减刑、假释时的标准相应提高,避免实际执行刑期过短,从而使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之间的刑期比例更为协调,刑罚结构设置更趋科学、合理。

对此,蔡宁建议将刑法中有期徒刑的上限提高到二十年。同时,对于有数罪并罚情形的,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现行刑法规定最高不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三十年(现行刑法规定最高不超过二十五年)。此外,相应提高有关犯罪追诉期限,并对各类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通过减刑、假释实际执行的最低刑期适当予以提高。(记者张辉)

新起点、新征程,历史的脚步总是在不停地超越昨天、走过今天、迈向明天。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更加广泛地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THE END
1.我国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有哪些?综上所述,《民法典》通过明确学校在不同情况下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责任,为保护学生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学校的责任,并确保学校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 我国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e864a81eb81cb9ee624a4d01
2.法律走进校园范文11篇(全文)我认为以法治校、依法立校是当前学校管理者必须要牢牢树立的根本理念,让法律贯穿于学校管理过程,让法律的阳光照耀校园。 一、在法律范围内管理学校 学校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法律是构建和谐平安学校的重要保证和前提。管理行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涉及到法律意义上的师生权利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7mn2gcv.html
3.中学生校园暴力法律问题研究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引申出完善收容教养制度、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及时出台《校园安全法》等健全法律法规的合理化建议。 一、 校园暴力行为概述 (一)校园暴力的界定 在校园暴力愈发严重、愈演愈烈的今天,对校园暴力进行有效地预防与规制,是我们必须达到的目标,而在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之前,我们要先对“何为校园暴https://zhuanlan.zhihu.com/p/633605872
4.校园法律知识(精选8篇)校园安全是校园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许多法律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校园安全。 1.校园安全法规:学校应该制定安全措施,以确保学生的安全。这可能包括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紧急警报系统等。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5v5ti0q.html
5.你真的了解校园暴力吗?这才是真正的校园暴力!5.校园欺凌的概念: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 校园暴力的现状 我国校园暴力的发生率较高。我国2014年的研究数据显示,有30%以上的中小学生身边曾发生过校园暴力;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上半年被媒体公开报道的恶性校园暴力事件多达20余起;2015https://www.jianshu.com/p/9949477eacd1
6.校园欺凌法律规制研究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逐步向低龄化、群体化、暴力化方面发展,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也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青少年提供特殊保护,但是目前我国校园欺凌法律规制却https://wap.cnki.net/lunwen-1021509957.html
7.我国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有哪些?我国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有:《民法典》、《刑法》等,具体情况下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校园欺凌是需要追究有关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来由法院来进行调查取证处理,构成犯罪的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温馨提示】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https://m.66law.cn/v/wenda/2051008.aspx
8.我国校园暴力事件的反思与法律防控体系的构建http://www.hanspub.org/journal/ds https://doi.org/10.12677/ds.2022.82038 我国校园暴力事件的反思与法律防控体系的 构建 韦姿伊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收稿日期:2022年5月5日;录用日期:2022年6月3日;发布日期:2022年6月13日 摘要 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毒瘤",长期以来国内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Download.aspx?paperID=5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