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未成年人,线上线下都是主战场,尤其应对网络霸凌的新动向保持高度警觉。
千夫所指的校园霸凌,居然转战到了网上。
从法律上来看,涉案人员所作所为,确有违法犯罪之嫌。在网络上虚构事实进行诬陷,在他人要求删帖时收取高额费用获利,不仅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也符合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考虑到两个罪名存在竞合,可以从一重罪论处,即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追究刑责。如查证属实,根据两高司法解释,近半年流水就达五十余万元,已达到“数额特别巨大”标准,有关人员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
虽然案件尚未完结,但此案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对个人来说,遭遇校园欺凌、网上霸凌的未成年人佳佳,可以长舒一口气,而那些在网络上虚构事实对其进行诬陷、让其不堪其扰,甚至产生厌学等情绪的不法之徒,将为其卑劣行径付出高昂的违法代价。
而对于那些尚未浮出水面、企图将网络霸凌作为发财之道的不法之徒,警方的这次重拳打击也是一记警钟,释放出保护未成年人的强烈信号,有助于警示他们规范自身行为,及时悬崖勒马。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不仅要打赢线下战,也要打赢线上战。针对近年来网络霸凌未成年人案件呈高发之势,英国在加强执法的同时,成立反霸凌联盟,致力于为广大青少年儿童争取安全的网络环境,通过采用一些高科技公司的软件技术,有效地防止了网络霸凌案件的发生。这些经验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山之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