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关紧预防校园欺凌这道“闸门”新闻频道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不容忽视。比起事后惩处,预防校园欺凌更为重要。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为未成年人打造安全、清朗的成长空间,需要社会各方合力。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名学生家长、教师及团干部,共同探讨如何合力关紧“闸门”,预防、严防校园欺凌。

——————————

一名男生被起“strong哥”(网络流行语,意为“过于夸张的炫耀”——记者注)绰号,活动课上没人和他搭档;一名女生发现自己的卡通图案铅笔被另一名女生拿走,想要回来却被对方推了一把;还有一名男生在换座位时被多名同学拒绝同桌,他们说“不想和差生坐一起”……

“这些不能简单看作孩子之间闹着玩、开玩笑,如果放任不管,有可能会变成校园欺凌。”马丽娜今年36岁,她的女儿佳佳(化名)就读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某小学四年级,听了这些佳佳跟她说起的校园生活见闻,马丽娜感到有必要提醒更多的孩子和学校注意。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不容忽视。比起事后惩处,预防校园欺凌更为重要。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名学生家长、教师及团干部,共同探讨如何合力关紧“闸门”,预防、严防校园欺凌。

营造温暖友爱的班级氛围

马丽在吴忠市某小学当六年级班主任。今年9月,她开了一次以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班会。她发现,部分学生对校园欺凌的概念不清楚,以为“只有被同学打,才是受到欺凌”。

曾有家长向她反映,自己女儿多次受到同学语言暴力和集体孤立。马丽向这名女生核实情况,女生起初“怕被打击报复”不愿说,她又找班里十几名学生了解情况,而几名欺负人的学生态度却很轻松:“我们不是故意的,就是和她开玩笑。”

马丽严肃批评了这些学生,之后又开了一次班会,提醒学生不能倚强凌弱。她意识到,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老师和学校需要区分孩子行为的性质,同时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关键。

今年37岁的银川市某小学语文教师陈琳从教12年,长期担任班主任。她说,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容易受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班级氛围影响。“孩子感受到了什么,就很容易跟着学什么”。

陈琳认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要为孩子们营造温暖友爱的班级氛围,建立相互包容、关心、理解和支持的班级文化,增强同学间的凝聚力、向心力,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减少欺凌的发生。

她在批阅学生的看图写话、作文、周记、读后感时,注意其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了解、探知学生的生活经历、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检查课后作业时,了解家校共育情况;在集体活动中,观察是否有学生出现动作不协调、行为胆怯、不敢当众表达想法的情形。

陈琳发现,有孩子在作文里只写爷爷奶奶,很少写父母,也不愿在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文;还有的孩子缺少家长督促,作业问题比较多,被其他同学笑话。对于这些孩子,陈琳在课堂问答、示范朗读、分小组学习、班会、社团活动等师生集体互动场景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建立自信心。

“要多找孩子聊天,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陈琳平时特别注意观察这样几类学生:喜欢捉弄同学,性格冲动、易与同学发生矛盾,注重自我、与人相处抢风头等。陈琳说,对这些学生要正向引导,安排他们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扫教室卫生、收发作业、领取物品、当课间领操员等,“他们为全班同学服务,是起示范引领作用,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让孩子有稳定的情绪、足够的安全感

佳佳有时提起与同学交往时感到不舒服的地方,马丽娜会和她一起探讨、分析原因,引导她与人相处时树立求同存异意识、尊重他人、有边界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她说。

“孩子拥有稳定的情绪,能避免欺凌他人或被欺凌。”马丽娜常常鼓励佳佳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比如大方说出想吃的食物、想要的玩具,勇敢拒绝不愿做的事。对于佳佳提出的正常合理需求,马丽娜会尽力满足。她认为,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大后方”的支持和肯定。

“妈妈,要是有同学欺负我,应该怎么做?”“那就离对方远点儿,别理就是了。”

听到马丽娜的回答,佳佳表现得有些失望。马丽娜意识到,孩子非常在意家长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希望能给予她安全感,做好后盾。这令她进一步思考,如果孩子被同学欺凌,自己要怎样与老师、对方家长沟通解决,维护孩子的正当权益。

35岁的雍雅丽有两个儿子,就读于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某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谈及校园欺凌现象,雍雅丽认为,未成年人实施欺凌,有些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她平时经常提醒孩子们,“和同学相处,不能打人。但被欺负了也别害怕,及时告诉老师和爸妈”。

宣讲团为青少年自护提供帮扶

“‘预防校园欺凌,青少年自护帮扶’,是团固原市委的重点工作之一。”共青团固原市委员会副书记杨洁介绍,今年,团固原市委从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西部计划志愿者、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中招募法学专业学生,组建起一支宣讲团。这些年轻人依托“七彩假期”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配合当地政法系统单位举办的“开学法治第一课”,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宣讲。

他们结合发生过的典型案例,向未成年学生宣讲什么是校园欺凌,引导树立法律意识,不做“施暴者”,遇到侵害要及时告诉老师、家长。

在固原市原州区,西部计划志愿者同步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讲。2023年,胥俐从宁夏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后,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到团固原市原州区委服务。一年多来,她主要负责联系原州区公检法等单位,定期到居民社区或辖区内学校,开展青少年普法宣讲,包括校园欺凌安全警示教育。

今年11月,胥俐和团原州区委的团干部组织原州区第十小学30多名六年级学生,到原州区人民检察院参加普法学习活动。检察官用一段动画片作开场白,向孩子们提问“什么是校园欺凌”。检察官运用投球选“对错”、用抢答器竞答等方式,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融入其中,学生们学得很起劲。

杨洁称,团固原市委计划近期联合固原市教体局,在全市中小学校增设12355校园欺凌信箱,及时掌握青少年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主动延伸团组织的服务功能。

THE END
1.普法宣传之《民法典》每日一问小学生在学校将人打伤,赔偿责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https://www.hljxfj.gov.cn/pufaketang/792.html
2.福建清流:普法讲堂进校园法治“园丁”护成长为提高未成年人预防校园欺凌的意识,进一步构建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近日,福建省清流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走进清流县实验小学,以“拒绝校园欺凌,法治护航成长”为题,为200余名学生带去一堂生动精彩的法治教育课。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欺凌呢?”……课堂上,法院干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98739.shtml
3.保障课题基金项目论文选题热点选题2021最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的国际借鉴与本土探索”(项目批准号:17YJC880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课题“弘扬工匠精神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18VSJ08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职业教育政策研究”(15FJK001) 2018年度国家https://xuantibao.com/subject/detail?sid=3&wid=4438
4.8.1《我们受特殊保护“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第5条“初步认知未成年人能够理解和常见的违法和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第7条“知道我国加入的一些重要国际https://www.zxxk.com/soft/40775914.html
5.xunjiandev.rw用竹条抽打光pg还要趴作文 52.65MB 65%好评92人) 性少妇和狗videosexfreeXXXX片 99热国产精品89.49MB 14%好评1201人) 日逼黄色片 成人AⅤ一区 娇嫩娇小粉嫩bwwbww 83.42MB 73%好评1415人国产女无套√免费校园欺凌 浪荡公主和皇上在御书房 麻豆文化传媒剪映免费网站在线 49.30MB 36%好评https://xunjian-dev.rw-brain.com/fde20683538/177369.htm
6.合力关紧预防校园欺凌这道“闸门”新闻频道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不容忽视。比起事后惩处,预防校园欺凌更为重要。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为未成年人打造安全、清朗的成长空间,需要社会各方合力。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名学生家长、教师及团干部,共同探讨如何合力关紧“闸门”,预防、严防校园欺凌。https://news.cctv.cn/2024/12/10/ARTItpRFncwCgvn8EKyF2k4N2412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