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细化惩治标准,“未成年”不是作恶的保护伞

9月12日,重庆酉阳自治县麻旺初级中学校通报:9月1日,我校七年级女生孙某(现年12周岁),在校园内被八年级女生万某某(又名冉某某,现年13周岁)殴打,这是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事发后,麻旺镇党委政府、县公安局、县教委开展调查处理。最终,学校给予万某某留校察看处分,同公安机关对万某某及其围观学生批评教育。而因施暴女生未满14岁,系未成年人,公安机关作出了不予处罚的决定。(9月12日九派新闻)

校园欺凌,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每3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曾遭受过欺凌。

近几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一次次挑战法制社会的尊严,刺痛公众的敏感神经。不久前,海南13岁女生遭受多人多次霸凌导致左耳鼓膜穿孔,眼睛有异物插入造成不可逆损伤。由于施暴者均为未成年人,警方仅对其中已满十四周岁的违法未成年人给予行政处罚。分析当下的校园欺凌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显著特点:校园欺凌低龄化趋势。当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法律对双方的权益保障如何自洽?

现如今,随着社会和互联网的发展,未成年人的心智往往比我们预想的更加早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们稍不注意就会“走歪路”,但是“年龄”不能是犯法的借口,更不可能用一句“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他还是个孩子”解决。

法律对未成年人施暴者的“保护”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与此同时,也加深了各界人士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思考。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在两会上拟提交《关于校园霸凌立法建议》,建议制定校园霸凌专项法律法规要明确校园霸凌的界定标准、重新划分责任年龄、更加细化惩治“量”的标准等等。2023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赵允、苏良碧等联合提交了《关于将校园霸凌入法的建议》。提案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治理条例做了进一步的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

校园从来不是法外之地,未成年人的“善”由我们来守护,小孩子的“恶”更需要我们去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治理不能只依靠传统的教育、调解等手段,更需要法律来保障被霸凌者的权益。而校园欺凌的法制化需要司法、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共同解决治理校园欺凌法律层级不高、法律职责不明确等难题,还未成年人一片成长的净地!

THE END
1.以案释法校园霸凌现象,刑法怎么管?对小雨要钱、伤害,也都不是他的目的,他仍然是想借这种欺凌行为耍威风,展示自己不可冒犯的霸道作派,属于典型的“随意殴打他人”。 虽然小钟是在校学生,但实施校园暴力时已经年满16周岁,达到了法定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但他案发后有悔罪表现,且犯罪时未满18周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U0MTk2Ng==&mid=2650970569&idx=1&sn=ec75a8e489eb0005c048f8a155308ac9&chksm=8bc1e868bcb6617e43dd0b84d7fb0b03e02534b4b6dd961ccef09c9def224083ec81d69c5cc3&scene=27
2.校园欺凌的处罚标准是什么律师普法校园欺凌的处罚标准有以下三点: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https://www.110ask.com/tuwen/3247418667271795901.html
3.法律会怎样处罚不满14周岁的校园欺凌者?()若经干髓术治疗后2个月,患牙再次发生剧烈自发痛,强冷刺激出现迟缓痛。叩诊(+),去除原补物根管深处有探诊疼痛。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B.逆行性牙髓炎 C.残髓炎 D.牙髓坏死 E.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https://www.shuashuati.com/ti/1f96420ca17242d399c1b220c0203042.html?fm=bdbdsaca230530766b5c281cb806a7f6dbf73
4.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五)研究生拟转入学校、专业的录取控制标准高于其所在学校、专业的; (六)无正当转学理由的。 学生因学校培养条件改变等非本人原因需要转学的,学校应当出具证明,由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转学到同层次学校。 第二十三条 学生转学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说明理由,经所在学校和拟转入学校同意,由转入学校负责审核转学条件https://www.jscfa.edu.cn/gggl/2017/1224/c872a9919/page.htm
5.涉“校园欺凌”法律依据典型案例汇总第33条:未成年学生偷窃少量财物,或者有殴打、辱骂、恐吓、强行索要财物等学生欺凌行为,情节轻微的,可以由学校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措施。 第38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 https://www.douban.com/note/862818038/
6.校园欺凌的处罚标准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校园欺凌行为可受到以下处罚:严重者将面临5日至10日的拘留,并需支付200元至500元的罚款;若情节较轻,则可能被处以5日以下的拘留或500元以下的罚款。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要求学校制定防止学生欺凌的具体措施,包括对教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00369482414434364.html
7.法学核心期刊2019年总目录盘点(第三期)法宝盘点1632019年已近尾声,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将推出法学专刊、高校学报(法学文章)及社科类综合刊(法学文章)2019年总目录盘点。核心范围参考CLSCI、CSSCI(含扩展版)及北大中文核心评价标准。因篇幅所限,分期推送。、已推送,现推送第三期9家期刊的总目录。按照核心类型排序,同一核心类型的按照刊物名称拼音降序。 https://3g.163.com/dy/article/F0SQJDHO0530W1M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