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亮点解读

福州市律师协会婚姻家事与财富传承法律专业委员会

佘春香、林明星、黄晓锋供稿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九章132条。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亮点一:强化各方的强制报告义务

问:1、赵某是一名小学老师,他发现班上的女生小丽(12岁)身上常有各种新旧伤痕,疑似被虐打,他应该怎么办?2、林某是一名医生,接诊中发现某13岁女生怀孕,疑似遭性侵,他应该怎么办?

答:赵某、林某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

解析: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创设了强制报告制度,要求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未履行报告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此外,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强化了住宿经营者的报告义务,要求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在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57、58条

亮点二:细化家庭的监护职责

问:林某跟妻子开了一家公司,平常生意繁忙,无瑕顾及儿子林小某的生活,常常让6岁的林小某独自一人在家,长久以往,林小某出现自闭症状,产生厌烦父母情绪,其不仅不愿跟父母讲话,也拒绝跟其他小朋友来往。林小某的父母是否尽到法定监护职责?

解析: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10项监护人要履行的具体职责和11项不得具有的行为,明确了监护人在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监护、抚养、教育、保护等方面要履行的职责。同时,还细化父母委托照护的规定,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问题,如实践中父母离异时抢夺、藏匿未成年人争夺扶养权的情形予以明确规定,即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24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的十项监护职责:

1、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3、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4、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7、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

8、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9、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

10、其他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

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的十一项行为:

(一)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三)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参与邪教、迷信活动或者接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侵害;

(四)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下同)、饮酒、赌博、流浪乞讨或者欺凌他人;

(五)放任或者迫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

(六)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

(七)放任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八)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从事国家规定以外的劳动;

(九)允许、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或者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十)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十一)其他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财产权益或者不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护义务的行为。

亮点三:完善国家监护制度

问:王小某年仅7周岁,父母双双因交通事故住院治疗,王小某没有其他亲属照料,他该怎么办?

答:可以由民政部门采取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临时安置,也可以将孩子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临时收留、抚养。

解析: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强调父母监护职责的同时,也明确了国家在未成年人监护中的责任,对于实践中出现的监护人缺位、不履行监护职责等情况,明确规定由民政部门代理国家进行临时和长期监护,避免孩子处于无人监护局面。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2条规定了7项民政部门应当给予临时监护的情形,第94条规定了5项民政部门应当予长期监护的情形,目的就是让因特殊情况导致孩子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回的时侯能有一个监护主体及安全的栖身之所,充分体现了国家保障的原则。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2、93、94条

亮点四:强化校园防线,杜绝校园霸凌及性侵害行为

问:小李在学校经常受小孙的欺侮,而且小孙还号召其他同学孤立、嘲笑、漫骂、甚至动手殴打小李,小李很害怕,该怎么办?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40条

亮点五:增设准入资格制度

问:赵某曾因故意殴打一未成年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去参加学校的保安竞聘,学校能录用赵某吗?

答:不能录用。学校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赵某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赵某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2条

亮点六:新增网络安全规定

问:小吴是三年级学生,经常带着手机去学校打“王者荣耀”,学校能制止吗?

答:未经学校允许,小吴不得将手机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学校发现小吴沉迷网格后,应及时告知其父母,共同对小吴进行教育和引异,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0、71、76条

亮点七:强化法律责任,增加可操作性

问:有一天放学,明明看到小卖部里有售卖香烟,当即买了一包,躲在街边小巷的角落学起大人模样抽起烟来。小卖部行为违法吗?

答: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上述小卖部的行为,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THE END
1.校园欺凌法律法规有哪些?专家导读 校园欺凌最新法律法规有这些:学生受到校园欺凌,因年龄不够,不能对其处罚的,受《未成年保护法》保护,学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年龄可以受处罚的,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年龄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还可以受到《刑法》的保护。 一、校园欺凌最新法律法规有哪些 校园欺凌最新法律法规有:《未成年保护法》、https://m.64365.com/zs/1380902.aspx
2.校园霸凌法律条文律师普法校园霸凌法律条文 普法内容 目前,我国并未设立专门调整校园霸凌的法律,处理校园霸凌只能援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处理,者则将校园霸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一般认为是霸凌者(一个或一群人)对被霸凌者进行重复的伤害行为。https://www.110ask.com/tuwen/10679845604001279304.html
3.校园霸凌数据减少的原因分析怎么写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一、加强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严格执行在减少校园霸凌数据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各种形式的校园霸凌行为及其处罚措施,形成强有力的法律震慑力。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推动相关法律的实施,使得学校和家庭在处理霸凌事件时有法可依。同时,法律还提供了受害者及其家长在遭遇霸凌时的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428627/
4.中国法院网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少年的你》将校园霸凌事件的讨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在学校生活中,校园霸凌是危害未成年人人身、心理健康的一大“杀手”。 [14:23:51] [赵艳雪]: 在今年2月28日下午15时至晚22时之间,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的一名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0/10/id/52613.shtml
5.对惩罚校园霸凌,有哪些法律条文以下是一些与惩罚校园霸凌相关的法律条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行为,可能会受到相应的治安处罚,包括罚款、拘留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如果霸凌行为构成犯罪,如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侮辱罪、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等,将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19/08/8780898_1129132342.shtml
6.最高检核准初中生埋尸案3嫌犯应追刑责法律人士:年龄不再是挡箭牌谭敏涛表示,对于该案件,3个未成年人的犯罪手段极其残忍、性质极为恶劣,有预谋、有毁灭证据等,法律规定12周岁以下未成年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以追究3个未成年的刑事责任。 >>>减轻不是不处罚 “要树立起面对校园霸凌,全社会‘喊打’的姿态” https://news.hsw.cn/system/2024/0408/1734701.shtml
7.“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从电影《第二十条》看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反校园霸凌机制,明确规定什么是校园霸凌、如何处理和预防。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校园霸凌的认知和抵制能力。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明白尊重他人、保护自己的重要性。此外,还需要政府、法律机构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https://www.cbbn.net/folder34/folder131/folder132/folder205/2024-02-19/4X7kRQYInULaDuQx.html
8.有关校园暴力法律有哪些规定有关校园暴力法律规定如下: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 无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438533.html
9.结伙斗殴?校园霸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海这部法想听您的建议校园霸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海这部法想听您的建议 摘要: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1月14日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为进一步发扬立法民主,现将条例草案及相关说明在解放日报、上海法治报、东方网(www.eastday.com)、新民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3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