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曾被霸凌”上热搜!未成年人,要关注这个“狂飙期”新闻频道

校园霸凌能否受到法律有效制约?未成年人若遭校园霸凌,该如何辨别处理?

校园霸凌法律法规怎么管?

早在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就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中职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一定程度上对打击校园霸凌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中国社科院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昌松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涉及校园霸凌的案件,一般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以责令监护人进行教育、赔礼道歉及赔偿受害者损失为主,严重情况下会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拘留。他提醒,要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以及监护人的法律宣传和教育,让每一位未成年人及监护人知道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但不可否认的是,针对校园霸凌等施虐案件我国法律中还存在一定空白,存在及时发现干预难、有效处置惩戒难、二次伤害阻断难等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青联副主席魏新就提出,要规范专门矫治机制并推动其发挥实效。针对低龄未成年人实施欺凌的行为,建议教育部门切实承担起专门学校牵头管理职责,会同公安部门细化明确适用专门矫治的校外欺凌情形,提炼发布可复制的典型案例,在法律框架内确保专门矫治机制落地落实。针对不适用专门矫治但情形较为严重的欺凌行径,在家庭教育、法治教育外,细化明确更加具有惩戒意义的措施。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卷入校园霸凌?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从部分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处了解到,12岁至15岁年龄段之间的学生群体相对更容易发生校园霸凌。其中,父母离异、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性格内向、身体瘦弱、人际孤立和缺乏有效沟通的学生中,产生校园霸凌受害者和施暴者概率较高。

一些家长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自己的孩子曾受到过不同程度校园霸凌,但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告知,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那么,家长如何及时发现孩子是否卷入校园霸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祝卓宏接受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认为,被霸凌的孩子相对施暴的孩子,行为举止会比较明显。例如,心理和人际霸凌现象(起外号、被嘲弄、被侮辱等)行为发生后,被霸凌的孩子行为举止直观体现在情绪上,会出现行为退缩、心情低落、不愿与家长交流、不愿意吃饭、不愿意去学校等表现。

对待校园霸凌施暴者,有心理学家给出建议:12岁左右的孩子如果暴躁易怒好“动手”,往往与即将进入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有关,不能简单压制,可通过开展与其兴趣匹配的体育运动项目来疏解孩子需要宣泄的体能和情绪。

孩子心理发展“狂飙期”

日前,教育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多措并举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工作,支持社会力量、专业医疗机构参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行动,用好家校社协同心理关爱平台,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源开发和培训,提升教师发现并有效处置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有观点表示,《行动计划》的发布将助推“家校社协同心理关爱平台”在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积极探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发挥更大效用。

刘昌松认为,学校老师除了教书之外,也应定期给孩子们讲一堂“生动的普法课”,在课堂上应针对校园霸凌等违法行为进行定期普法教育,加强学生们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

不光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也同样重要。

祝卓宏直言,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家长、老师往往过分重视学习成绩,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许多学校往往更看重升学率,很少注意到每个孩子的具体心理状况。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狂飙期”,伙伴认同、自我认同是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和发展任务,各方需要携手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校社”协同环境。

祝卓宏指出,学校方有责任和义务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形成学校、老师、家长多方联动,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THE END
1.让法治教育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有力盾牌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反校园欺凌工作坊,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法律法规及干预策略。教师应学会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校园欺凌迹象,并建立学生互助小组,形成师生共防的网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应当制定详细的校园欺凌事件处理指南,确保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教师能迅速、公正地介入,保护受害者,教育欺凌者,同时http://m.jyb.cn/rmtzgjyb/202412/t20241213_2111282693_wap.html
2.让法治教育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有力盾牌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反校园欺凌工作坊,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法律法规及干预策略。教师应学会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校园欺凌迹象,并建立学生互助小组,形成师生共防的网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应当制定详细的校园欺凌事件处理指南,确保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教师能迅速、公正地介入,保护受害者,教育欺凌者,同时http://www.eduno1.net/hydt/shownews.asp?id=21421
3.以案释法校园霸凌现象,刑法怎么管?校园霸凌现象 刑法怎么管 案 件 回 顾 刚过完16岁生日的小钟,在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中专一年级。因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小钟觉得比别人条件差,害怕被同学看不起,于是就想找茬惹事借机表现自己强悍难惹的性格。住校就读期间,他多次强行向小雨、小光等4名同学索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U0MTk2Ng==&mid=2650970569&idx=1&sn=ec75a8e489eb0005c048f8a155308ac9&chksm=8bc1e868bcb6617e43dd0b84d7fb0b03e02534b4b6dd961ccef09c9def224083ec81d69c5cc3&scene=27
4.校园霸凌行为现状及法律规制问题研究关键词校园霸凌 现状 法律规制 未成年人 一、我国校园霸凌行为的现状及其分析 (一)我国校园霸凌行为發生的现状 根据2017年5月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约有25.80%的中小学生遭遇校园霸凌的危害。而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青少年和儿童“早熟化”的成长趋势,我国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424/6600695.shtml
5.校园霸凌事例分析报告.pptx校园霸凌事例分析报告目录CONTENTS引言校园霸凌现象概述校园霸凌事例分析应对校园霸凌的策略与建议结论01引言 背景介绍校园霸凌现象日益严重近年来,校园霸凌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对受害者和家庭造成严重伤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校园霸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3685502.html
6.防校园欺凌实践活动报告(通用7篇)防校园欺凌实践活动报告 (辅导教师:张小林 张丽) 一、活动背景 1、社会背景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并不时有校园学生欺凌暴力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案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在中国,校园暴力一般要到非常严重,甚至已经触犯刑法的程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wb82z4b.html
7.关于校园霸凌的法律法规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鲜花]亲亲,你好,您具体是需要哪方面的呢[鲜花]亲亲,你好:校园欺凌涉及的法律有:1、《未成年人保护法》;2、《民法典》;https://wen.baidu.com/question/507344861074786484.html
8.以法律威严拒校园霸凌——新野县上庄乡初级中学举行法制报告会南阳网讯(通讯员罗玉红 樊晓峰)4月10日上午,新野县上庄乡初级中学邀请司法、公安、法庭的相关法官,围绕“敬畏法律威严,拒绝校园霸凌”为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法制教育课。 张亚飞法官结合近期大家比较关注的校园霸凌案例,联系实际,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希望同学们积极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https://wap.01ny.cn/html/news/2024/04/11/show-427040.html
9.高层动态首页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为契机,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强化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救助,深化http://www.sxzf.gov.cn/html/13/132685.html
10.结伙斗殴?校园霸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海这部法想听您的建议校园霸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海这部法想听您的建议 摘要: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1月14日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为进一步发扬立法民主,现将条例草案及相关说明在解放日报、上海法治报、东方网(www.eastday.com)、新民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37261
11.校园霸凌的个人感想6篇校园霸凌的个人感想篇1 校园欺凌最直接的危害是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我们的学生都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享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保护。校园欺凌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欺负弱小、欺软怕硬,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我们每一位老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https://www.newsipay.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3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