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家长热议:我们该怎么帮孩子?

据韩国《亚洲日报》4月5日消息,为从根源上扼杀校园暴力的苗头,韩国执政党及政府计划将校园暴力施暴者不良记录与高考挂钩,并伴随至其就业。

韩国拟将重大校园暴力不良记录与高考挂钩

据《亚洲日报》报道,韩国国民力量党5日在国会举行会议,就延长施暴者学校生活记录簿(学生档案)中有关重大校园暴力不良记录的保存期限,并与高考挂钩的方案达成共识。

报道称,国民力量党将在由总理主持召开的校园暴力对策委员会上敲定及公布最终方案,并尽快推进《预防及应对校园暴力法》等有关立法。

3月23日,《亚洲日报》报道,为健全校园暴力早期预警机制,韩国教育部在推出随时随地可举报校园暴力的一站式手机应用程序,用户可下载使用这款APP进行校园暴力自我诊断、举报、咨询、求助等。

多起校园暴力事件被网友推上热搜

3月22日,海南临高一13岁女孩遭遇“校园暴力”被打至耳鼓膜穿孔的新闻登上热搜。

3月23日,有网友爆料,在河北衡水桃城中学初二学生遭遇校园暴力被捅七刀,当地教育局回复称,“孩子没有生命危险,具体情况正在调查中。”

4月初,媒体报道称,3月28日,重庆奉节一初一女生在放学路上遭遇多名同级女生打骂。

4月4日,有媒体报道称,辽宁北票一中学女厕所内发生霸凌事件,一女生被逼跪地磕头道歉。

律师:国内尚未制定专门针对反校园霸凌欺凌的法律法规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迄今为止,针对校园霸凌欺凌相继出台了以下法律法规:

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明确各地要建立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报告制度,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

2016年11月30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强调重点检查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等多项重点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情况。

2021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明确禁止欺凌行为发生。

赵良善建议,应改变对校园欺凌、暴力事件惯用的“教化大于惩罚”的原则,这一原则致使诸多校园暴力案件中,施暴者虽造成社会危害,最后却因年龄等原因逃脱刑罚。在对未成年人(施暴者)施行微罪不诉的同时,怎样提高教育与挽救的现实效果,还值得思考,亟待专门的法律法规的制定。

“现阶段,对于校园施暴者以批评教育、开除学籍的处理手段的震慑作用并不大,应加强对施暴者的追踪反馈机制并通过立法进行严惩。”赵良善说。

陕西稼轩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舒认为,对于校园暴力,事前预防大于事后惩戒,惩戒的对象不应只针对施暴的孩子,应同时追究家长和学校的行政、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也应当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且除了在行政和刑事方面加强法律规范外,在民事责任的承担上也要加大侵权的赔偿力度,使过罚相当。赔偿受害孩子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不应被忽视。”王舒说,“既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明确禁止欺凌行为发生,欺凌事件还在不断发生,就要考虑法律实施效果的问题,社会、家长、学校是否重视并贯彻实施了法律的规定。施暴的孩子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行为受到约束的最主要的不是来自法律的规定,而是来自家长和学校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既然他们有施暴的机会和空间,就证明了法律在监护人的失职之下成了一纸空文。所以一味强调从严从重惩罚施暴的孩子,不如从严从重惩罚监护孩子的父母和学校,同时通过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做好事前预防。”

并根据上述重点部位和区域的特点,制定《学校的安全防范设施配置表》,提出安装实体防护措施、视频监控系统、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等。

在学校周界,应配置实体防护屏障;宜配置入侵探测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

在学校出入口,应配置视频监控装置;宜配置出入口控制通道装置;可配置手持金属探测器和金属探测门。

但同时,因涉及隐私等,在卫生间、宿舍等不便安装的隐蔽位置,同时也是校园暴力高发区。

据媒体报道,2022年3月,湖北襄阳市大庆路小学安装了一款“声音采集实时监控校园暴力”的设备。

4月5日,记者致电襄阳市大庆路小学,一名工作人员称:“这是我们襄阳市政府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的举措,我校是其中的试点学校,安装和维护都是由政府出资。”

在此前的报道中,该校一名工作人员称:“这一设备可以通过声音的采集,如‘救命’或者‘打骂声’触及报警系统并向老师求救,老师可立即进行语音干扰如‘不许打架’等制止或及时到现场处置。”

热议:对于借助科技预防校园暴力家长们还是比较支持

多名西安家长认为对校园暴力事件应秉承“绝不容忍”的态度,并称对任何可制止及预防校园暴力的举措都值得被鼓励。

家长刘女士说:“校园暴力主要是学生、师生间的暴力,作为家长基本都是事后被告知。如果学校有这样的设备能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那很好。即使无法预防,希望在校园暴力发生时能帮我们收集证据,以便在诉讼阶段使用。”

家长张先生说:“我认为这个声音采集设备防止校园暴力还挺不错的,是对视频监控无法到达区域的一个补充。但我担心的是:会不会引发误判,同学们之间的玩笑?老师的批评教育?是不是都可能都会引发‘报警’,会不会有点浪费资源。”

对于上述担心,家长孙先生说:“我认为对于校园暴力,漏判的杀伤力更大。而且这一声音采集系统肯定是AI语音识别功能是能够学习的。通过数据的积累和学习,它准确预警校园暴力的几率肯定会越来越高。”

家长王女士很实际地说:“至少都先装起来再说。关键时刻总能起一点作用。”

也有家长提出:“不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地点都不在校园。校外怎么办?”

THE END
1.校园暴力涉及的法律有哪些?从法理的角度考虑,虽然父母是监护人,但父母把孩子送到全日制寄宿学校,就没有办法对孩子实施监护,监护权实际上转移到学校。不管学校是寄宿学校还是非寄宿学校,学校对学生的监护责任都是不容置疑的。关于校园伤害事件中学校的责任问题,迄今为止,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此调整的范围性文件内容有限。https://www.64365.com/zs/813189.aspx
2.关于校园霸凌的法律法规。第一步:录音录像取证。当孩子第一时关于校园霸凌的法律法规。第一步:录音录像取证。当孩子第一时间跟你反应被欺负、霸凌的现象,首先了解好情况,安抚孩子情绪,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暗中保护,采取录音录像等行为,保存对方霸凌、欺辱孩子的证据。如果不好取证,同时也可以继续下一步。 - 江苏德善律所-https://www.douyin.com/note/7361017562026560805
3.美国反校园霸凌法规的核心内容与启迪美国反校园霸凌法规的核心内容与启迪 文档信息 文档编号:文-051NUN(自定义文件编号) 文档名称:美国反校园霸凌法规的核心内容与启迪.doc 文档格式:Word(*.doc,可编辑) 文档字数:11904字,(不统计页头页脚及版权声明等文字) 文档主题: 这是一篇关于“管理或人力资源”中“招聘面试”的参考 范文 文档适用: 作为管理https://www.docin.com/p-2482101016.html
4.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VS教育着手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VS教育着手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参赛选手、观众朋友们:我们今天所辩论的主题是关于校园霸凌的问题。作为正方代表,我认为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和教育两方面着手。在法律方面,我们应该加强校园法规建设,制定更加明确、严格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04/6134215014005141.shtm
5.结伙斗殴?校园霸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海这部法想听您的建议校园霸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海这部法想听您的建议 摘要: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1月14日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为进一步发扬立法民主,现将条例草案及相关说明在解放日报、上海法治报、东方网(www.eastday.com)、新民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3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