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宣传国防关乎每个人,这些知识了解一下公民义务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我国国防的性质是什么?

我国国防的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卫祖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即我们的国防是全国人民的国防。

第二,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的国防不受外国势力的影响,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即我们的国防是独立自主的国防。

第三,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永远不做超级大国,不搞霸权主义,我们不要任何国家的一寸土地,也不允许任何国家侵占我国的一寸土地。我们的国防是积极防御的自卫型国防。

我国国防的职能有哪些?

(一)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二)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巩固国家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四)通过国防工业、国防技术、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使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公民的国防义务有哪些?

(一)履行兵役的义务:

兵役义务是公民最重要的一项国防义务。它要求公民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在军队中服役或在军队之外承担有关军事方面的责任。我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受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并对征集对象、免征对象、缓征对象、不征对象和征集方法作了原则规定;对拒不服兵役的规定了惩戒措施;还规定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民兵两种形式,其中,应征服现役是公民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服预备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普遍形式。

(二)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维护国家统一,主要是指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任何公民都不得破坏、变更和以其他各种形式分裂肢解国家领土;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不允许任何公民以各种方式分裂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的统一,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国家主权割让给外国。

(三)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国防设施包括军事设施、人民防空工程、国防交通工程设施和其他用于国防目的的设施。国防设施是国防的物质屏障。在战时,它是打击敌人、抵抗侵略的重要依托;在平时,它具有制约敌对力量的威慑作用。因此,保护国防设施,确保其效能的实现,是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具体体现。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保护国防设施,不得破坏、危害国防设施。”《军事设施保护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组织和公民都有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危害军事设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破坏、危害军事设施的行为,都有权检举、控告。”

(四)保守国家军事机密的义务: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五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不得非法持有国防方面的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秘密物品。”

(五)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公民应当接受国防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国防教育中,对于拒不履行接受国防教育义务的公民,要视情节追究法律责任。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之外,我国已有10多个省、市、自治区颁布施行了国防教育条例,这些地方性法规也对公民的国防教育权利和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

(六)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为武装力量的军事训练、战备勤务、防卫作战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公民履行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时,应正确认识国防活动的意义,明确国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国家安全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要从国家安全大局出发,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利益;在工作和生活中为武装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只要武装力量建设或作战需要,公民就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自觉提供便利和协助。

什么是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来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全民国防教育标志是什么?

全民国防教育标志自2010年1月1日启用。标志以长城、烽火台、盾牌三个要素构成“国防”的概念,外围用橄榄枝烘托、装饰,红五星高居正上方代表祖国无上的尊严与荣耀,“GFJY”为“国防教育”汉语拼音缩写。

国防教育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国防理论、爱国主义思想、国防法制、国防科技知识、国防历史和地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防常识、国防体育等等。

国防教育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通过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我国国防教育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方针: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

原则: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十一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十二

为什么要提高全民的国防观念?

牢固的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全国人民必备的素质。它不仅是保卫国家利益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军事上能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能转化为生产力,在总体上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潜力,捍卫和发展国家、民族的利益。因此,增强国防观念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

十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等。

THE END
1.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包括哪些,有没有法律规定法律分析 我国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义务包括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等。相关问答请律师一般需要花多少钱 律师一般收费标准是几千元左右,律师收费标准并没有在法律上进行统一规定https://v.66law.cn/wenda/1116084.aspx
2.说法讲理丨国家安全专题分析说法讲理5. 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四)刚才我们了解我国各个机构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那 么作为普通民众而言,我们更需要明白的是,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普通民众负有哪些义务呢?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二http://sf.nanning.gov.cn/nnpf/fzwh/sfjl/t5043745.html
3.国家安全法丨国家安全知识百问合为学堂7、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缘何紧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决定》说明时指出:“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而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https://www.jchwjt.com/read.asp?id=409
4.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九柄利剑”!以上9部法律是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部分。让我们携手同心,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法治意识,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努力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作者:安平 来源:《国家安全部》】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76&id=173411
5.涉及国家安全的相关法律有哪些法律分析:我国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9452927181482685.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密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https://www.yncjxy.com/baoweichu/falufagui/2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