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发布

《浙江日报》(2020年06月02日01版)

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1日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这部法律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了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

THE END
1.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启了我国法 查看全文 贾宝骅律师 执业6年 资质认证 2022-12-17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314865840483154299.html
2.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https://www.110ask.com/video/15425842377871616128.html
3.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正保会计网校为您提供银行初级考试每日一练免费练习,希望对您备考银行初级有帮助!以下是银行初级考试《银行管理》每日一练,快来练习吧~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 )。 A、《民法总则》 https://www.chinaacc.com/ccbp/mryl/zh20220119090304.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 --- 参考答案: √ --- [华图教育答案解析]:此题暂无解析https://m.qingyuan.huatu.com/tiku/3243204.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的基础性法律。()A.固根本B.稳预期C.利长远D.促和谐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https://www.shuashuati.com/ti/bd714a1e85dc47c482b2aa650c3e03b9a2.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典化,意味着它的基础性、集成性;这是新中国条文最多的一部法律,1 260个法条,对应着细致入微的民生关切;这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和附则,构建起全方位的民事https://www.zujuan.com/question/detail-50023982.shtml
7.[法治深壹度]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治深壹度]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2020-07-18 18:55:38 [法治深壹度]民法典合同编新增“预约合同”制度2020-07-18 18:55:35 [法治深壹度]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有所扩大2020-07-11 19:15:58 [法治深壹度]无人继承的财产2020-07-11 18:59:57 [法治深壹度]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2020-07-11 https://tv.cctv.cn/2020/07/18/VIDEkcARfsGg7YEljz3QGNlV2007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