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霞●《民法典》实施对民事诉讼的影响——从人格权为视角(上)

摘要:《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形式命名,誉为百科全书,与时俱进,是一部保护民众的良法,关系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方方面面。民法典作为实体法,如何更好的实施及落实,则需要民事诉讼法的融合及对接。民法典的实施必将对民事诉讼法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将从人格权为视角简要论述一下《民法典》实施对民事诉讼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对接及融合。

关键词:民法典人格权完善

一、民法典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民法典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民事立法的法典化、体系化

我国已经制定了很多部法律,这些都是单行法,可以说在不同的时期不同阶段不同需求有不同的用处,但是都不体系化,由于时代的快速发生,相互之间难免存在表述不一致,概念不一致、相互冲突、矛盾等问题,因此,需要一部民法典。

(二)有效提升我国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我国是依法治国,也就是以法律的手段管理国家、管理社会。法治是核心内容,法治就是规范公权、保障私权。民法典就是一部保障私权的法,因此,颁布民法典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基础,也为规范公权确定标准及依据。

(三)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的法治、为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民法典规范的各种制度、规则等,都是植根于市场经济;可以有效的调整市场经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如民法典物权制度及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

(四)有利于公正司法、依法行政

民法典方便找法,利于司法统一裁判,尽量同案同判、公平公正。

二、民法典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最大亮点,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人格权是一种非财产权,因而与财产权相区别。人格权是一种支配权,因而具有排他的效力。人格权是一种绝对权,因而任何他人都不得妨碍其行使。最后,人格权还是一种专属权,即他人不得代位行使。人格权是社会和个体生存发展的基础,属于整个法律体系中一种基础性权利。现在世界各国宪法均将人格权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人格权编是整部民法典的最大亮点,不仅使民法典能够鲜明地体现尊重人格尊严和保护人格权的人文主义立场,而且紧跟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实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要求。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在世界人格权法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其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在民法典分则专设人格权编是对人格权法立法体例的创新。

(二)对人格权权利性质的创新。民法典没有采纳将人格权作为特殊的民事权利规定在民法典总则编中,而是将其作为基本民事权利类型,与其他民事权利类型一道规定,构成民法典规定的基本民事权利体系。

(三)对人格权权利体系的创新。民法典人格权编创造了抽象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的体系结构,独具特色。

(四)对具体人格权权利类型的创新。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了几乎应当规定的那些具体人格权,对声音权这样的人格权都作了明确规定。

(五)对人格权权利内容的创新。

(六)对人格权行使规则的创新。民法典人格权编不仅规定了人格权的消极行使方式,而且也规定了诸如肖像许可使用合同之类的公开权积极行使方式。

(七)对人格权保护方式的创新。民法典人格权编第一次将人格权请求权作为人格权保护方法作出了规定,使人格权保护请求权从理论成为现实,使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一道,发挥全面保护好人格权的功能。

(八)对人格权具体保护方法的创新。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了对侵害人格权违法行为适用禁令等新规则,以及违约造成他方人格利益严重损害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等独具特色的权利救济规则,具有重要价值。

三、民法典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民法典是实体法,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民法典是规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那些义务和权利,而民事诉讼法则是规定公民用怎样的手段、方法、程序去保障权利的实现、义务的履行。民法典只能落地实施才能真正的具有生命力,发挥保障公民权益的价值。

民法典作为实体法,规定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要启动民法典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要有民事诉讼法与之衔接。民事实体法要通过民事诉讼法设计的诉讼程序得以落实。民事诉讼法的首要功能仍在于为实体法的实现提供程序保障。民事诉讼自身的秩序价值,秩序是指人们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相对稳定有序的结构、过程或模式,它在某种程度上能保持社会生活的稳定形式。

民法典不是一蹴而就的,既然民法典已经面世,那么民事诉讼法就一定要结合民法典与时俱进,作出调整。无法实现的实体法,即便再完美,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无法将权利落实到现实生活。

四、民法典实施对民事诉讼的影响及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于人格权保护的缺陷与不足【3】

(一)民诉法对人格权编对接的程序上存在空白

人格权编独立成编,是我国的首创,最初有关人格的类似规定零散的出现在法律、法规中,独立成编后具有宣示、指引,适应时代、便于裁判等重要作用。因此,人格权编可以说是最新的法律规定,也因此,对我国民事诉讼产生一定的冲击,导致一些程序上对接空白,有关人格权的侵权救济暂时无法落实。

THE END
1.[新闻直播间]打开民法典草案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草案[新闻30分]英国央行宣布今年第二次降息 [共同关注]关注黎以局势·专家分析 以色列首次承认制造黎通信设备爆炸事件 [今日亚洲]特朗普将重塑俄乌冲突格局?欧洲焦虑了 [今日环球]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宣布胜选 [中国舆论场]专家:国际事务成“回旋镖” 压力已给到特朗普一方 换一批央视https://tv.cctv.com/v/v2/VIDEtNfA16tNc3UcpmMGKPXR200518.html
2.普法宣传《民法典》知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此同时,它也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利,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TMwOTM0NA==&mid=2247714845&idx=4&sn=3406836fd283308fd25169064a7988df&chksm=ed98eafd6d5ceac3ee6db605686d1945e0cb3269e2cbec62fee7f9aa7d4dffe8009cde17d32b&scene=27
3.《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法典”命名的法律。A.第一部B《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以“法典”命名的法律。A.第一部B.第二部C.第三部D.第四部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c71eebd77f1922791688e811&fr=search
4.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https://www.110ask.com/video/15425842377871616128.html
5.以“民”命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法典”《民法典》的颁布,实现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我国法治建设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保障书”,市场经济的“基本法”。https://hhrb.dbw.cn/Html/szbz/20211026/szbz85915.Html
6.专题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人民日报客户端 26万 2020-05-23 17:42 网络时代的公民权利保护 民法典与九亿网民息息相关 中国青年报 30422 2020-05-23 10:57 七大看点解析民法典草案如何回应百姓关切 新华社 30万 2020-05-23 07:17 这部民法典,每一项都与你有关 央广网 71293 2020-05-19 13:51分http://w.dzwww.com/s/4405.html
7.专题说理解读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https://m.yunnan.cn/system/2020/08/04/0308562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