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百科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于1804年公布施行。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经过多次修订,现在仍在法国施行。它的名称曾经几次变更。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1870年以后,在习惯上一直沿用《民法典》的名称。

法国在大革命之后所以亟需制定民法典,主要由于:

(1)在此以前,法国的民法是不统一的,南部是成文法地区,施行罗马法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北部是习惯法地区,施行渊源于法国人民的法律传统而经官方文件认可的一般习惯和地方习惯。由于当时的民法分歧,适用不便,因此,法国1791年的宪法明文规定,要制定一部适用于整个王国的民法典。

(2)取得革命胜利的资产阶级需要一部新的民法典巩固其胜利并发展资本主义。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样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变革不可能不伴随着法律的变革。虽然法国在《法国民法典》制定前已公布施行了一些进行重要改革的法律和法令,如1791年制宪议会废除长子的一切特权和废除指定世袭财产补充继承人制度的法令,但还远远不够,为了巩固革命成果,发展资本主义,还须制定一部内容广泛的新的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除总则外,分为3编,共2281条。第1编是人法,包含关于个人和亲属法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2编是物法,包含关于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在静态中的民事权利客体的规定。第3编称为“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编。内容颇为庞杂:首先规定了继承、赠与、遗嘱和夫妻财产制;其次规定了债法,附以质权和抵押权法;最后还规定了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见民事时效)。实际上,该编是关于民事权利客体从一个权利主体转移于另一个权利主体的各种可能性的规定。

这部法典可以用3项原则予以概括:自由和平等原则、所有权原则、契约自治原则。

(1)就自由和平等原则来说,该法典包括两条基本的规定。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指非政治性权利,包括关于个人的权利、亲属的权利和财产的权利。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成年(1974年改为18岁),到达此年龄后,除结婚章规定的例外外,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这就是说,在原则上,每个人从成年之日起,都享有平等的民事行为能力,虽然关于这种能力的享有在法律上定有某些限制。

(2)就所有权原则来说,该法典第544~546条给与动产和不动产所有人以充分广泛的权利和保障。所有权的定义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国家征收私人财产只能根据公益的理由,并以给予所有人以公正和事先的补偿为条件。不论是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人,都有权得到该财产所生产以及添附于该财产的一切物。这一规定使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可以自由地使用、收益和出售,同时农民的私有土地也得到了保障。该法典还规定了对他人财产的用益物权和地役权,这对小农经济是重要的。

(3)契约自治,或称契约自由原则,规定在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除非该契约违反了该法典第6条所说的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才不具有法律效力。契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的一致,其目的在于产生某种法律上的效果:或者将所有权从一人移转于他人,或者产生某些债务,或者解除当事人先前缔结的债务,或者只是改变已经存在的一些约定。该法典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意思表示的一致以等于法律的效力,来使他们以自己的行为产生相互间的权利义务,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法律地位。所以,契约自治,也称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契约一经合法成立,当事人必须按照约定,善意履行,非经共同同意,不得修改或废除。契约当事人的财产,甚至人身(该法典原来规定了对违约债务人的民事拘留),都作为履行契约的保证。基于这些观念,立法者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契约义务的强制履行、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履行迟延、债务人的破产程序,等等。

在《法国民法典》中用1000多条条文来规定契约之债,可见契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性。契约自治也是在形式上平等和自由的名义下实行的,并且是自由和平等原则的逻辑结果。对于这个原则,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予以深刻的批判。

《法国民法典》在不少资产阶级国家里有颇大的影响。首先,在1804年原属法国因而自该法典施行之日起即属于它的效力范围的一些国家中适用,比利时和卢森堡现在仍然把它作为自己的法典。该法典在法国的某些前殖民地中也仍在施行。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现行的民法典,部分以该法典为基础,部分以《巴黎习惯法》为基础。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自1825年起采用了该法典,不过作了若干修改和补充。其次,有些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例如,1838年的《丹麦民法典》是依据该法典制定的,1940年的《希腊民法典》也是以该法典为范本的。最后,还有很多国家的民法典在编纂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该法典的影响,如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1867年的《葡萄牙民法典》、1889年的《西班牙民法典》、1855年的《智利民法典》、1869年的《阿根廷民法典》、1916年的《巴西民法典》等。

THE END
1.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什么?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法国民法典》,也称《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1804年法国颁布的,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法国民法典》,也称《拿破仑法典》(Napoleonic Code) 或《民法典》(Civil Code)。《拿破仑法典》总共分为三大部https://www.coozhi.com/shenghuojiaju/shenghuochangshi/144657.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的基础性法律。()A.固根本B.稳预期C.利长远D.促和谐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https://www.shuashuati.com/ti/bd714a1e85dc47c482b2aa650c3e03b9a2.html
3.以“民”命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法典”《民法典》的颁布,实现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我国法治建设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保障书”,市场经济的“基本法”。https://hhrb.dbw.cn/Html/szbz/20211026/szbz85915.Html
4.普法宣传《民法典》知识学习一、民法典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此同时,它也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利,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ODcyOTQ5Mg==&mid=2247500106&idx=3&sn=bcefaea8f591b00538d6c0d69edda628&chksm=fc3899c565325fdc5dea24d05486d18010218369a7920c6298a03b866fc570e0812f9367e6a9&scene=27
5.欧洲:多部民法典的大陆,或者走向单一民法典的大陆?欧洲是个有着多部法典的大陆。除了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诸司法区域外(后者自从17世纪以来就从未修订过其成文法典,因此其残余的内容虽然今天仍然有效,但实际上已经完全不相关了),每个欧洲国家都有一部民法典,而且其中很多都对其它大陆立法的结构和具体内容产生了影响。《拿破仑法典》是欧洲仍然完全有效的成文http://iolaw.cssn.cn/flxw/200407/t20040728_4591878.shtml
6.民法后面多了一个「典」意味着什么?这部法典为什么对每个人都比如《法国民法典》的编撰,是由书面习惯法、自然法、罗马法、大革命之前的王室法令、大革命时期衍生出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884606/answer/1242896125
7.法国民法典中文全文(全文)罗芹法国民法典拥有许多值得骄傲的“第一”和“之最”: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最典型的资本主义民法典,是近代欧洲法典编纂运动的集大成者,是迄今为止施行时间最长的民法典。[]《法国民法典》至今已经实施200 多个年头了。在这200 多年中间,许多国家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了这部法典,加入了大陆法系法国家族https://www.99xueshu.com/w/m5dtoy39eqjb.html
8.法国民法典(中文).pdf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法国民法典(中文).pdf 汉译世 界学术名著丛 书 拿破仑法典 (法国民法典) 李浩培 吴传颐 孙鸣岗 译 译者序 1804年公布的 《法国民法典》,也称 《拿破仑法典》,是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 的一部民法典;经过一些修正后,它现在仍然施行于法国。 法国在大革命后之所以亟欲制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919/2573518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