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分享:追加被执行人,给执行的死胡同打开一条路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2.10

本文作者:张春光律师【锦天城律所】

个人专著:《<民法典>背景下房产纠纷与执行异议之诉疑难问题全解与典型案例裁判规则》、《执行与执行异议疑难问题全解与典型案例裁判规则》、《二手房买卖疑难问题全解与典型案例裁判规则》,均为法律出版社出版

2024年11月14日我收到一份浦东法院的胜诉判决:追加公司(被执行人)的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是一个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的案例。

执行难,尤其是当被执行人是公司的时候,被执行人公司往往就是一个空壳,啥都没有,执行进入死胡同。

一、追加被执行人必须符合《变更追加规定》规定的情形:严格法定主义

最高院(2021)最高法执监387号执行裁定认为,执行程序中追加被执行人意味着直接通过执行程序确定由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承担实体责任,对第三人的实体和程序权利将产生极大影响,因此追加被执行人应严格遵循法定原则,即必须符合《变更追加规定》规定的情形。

不得以执代审是执行的基本原则,这是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的需要,也是防止执行权(含执行实施和执行审查)无限扩张的需要。

《变更追加规定》中的很多规定和《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很像,且这些相似条款法理相通,但是,《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是用于一般民商事审判的,是法院裁判案件的依据,而非跳过审判阶段,直接变更、追加被执行人的法律依据。

变更、追加被执行人只能依据《变更追加规定》,符合《变更追加规定》规定的可以追加,不符合的就不可以追加。当然,在对《变更追加规定》中某些概念和条款进行解释的时候,可以引用《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解释。

二、追加一人公司的股东为被执行人“很容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第二十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根据该规定,举证责任在股东,且该举证很难(在此不展开),因此,追加一人公司的股东为被执行人“很容易”。

参考案例: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9)京民终51号民事判决认为,在自然人独资公司(一人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情况下,该公司唯一的股东未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相互独立,依法可以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

三、夫妻二人以夫妻共同财产所开公司为一人公司?

浙江高院(2022)浙民终869号民事判决认为,申请执行人仅以被执行人(公司)仅有两个股东且系夫妻关系为由,主张被执行人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进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要求两个股东承担被执行人财产独立于股东财产的举证责任,缺乏法律依据。

《变更追加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那么,夫妻二人出资设立的公司是否算一人公司?可否追加夫妻二人为被执行人?

(一)不同的司法裁判观点

1、夫妻二人出资设立的公司不是一人公司

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民申6688号民事裁定认为,夫妻二人以夫妻共同财产设立的公司不能认定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2、夫妻二人出资设立的公司可认定为一人公司

(二)思考:取舍

任何一个法律制度的设计,主要考虑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即如何最周全的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的设计也是如此:在保护股东有限责任,以鼓励其投资,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同时,防范其利用公司的有限责任胡作非为侵害第三人和社会利益。

回到本文探讨的问题,即夫妻二人出资设立的公司是否算一人公司?回答这个问题要考虑如下问题:

1、成文法的优劣

2、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公司与股东人格混同举证责任的分配不同,即前者的举证责任在股东,后者的举证责任在债权人。举证责任不光是个辛苦活,更是个高风险的活,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可能因无法举证而败诉。因此,举证责任的分配对于双方当事人利益影响甚巨。而认定夫妻二人出资设立的公司是否算一人公司,就会导致举证责任分配的不同。

3、法院裁判时,有多大的法律解释权合适?

夫妻二人出资设立的公司是否算一人公司?两个股东,根据文义解释,这自然不是一人公司。法院可否通过对一人公司内涵和立法价值的解释而将此两个股东的公司解释成一人公司?法院裁判时,有多大的法律解释权合适?禁锢法院个案裁判时对法律的解释权自然不利于公平公正的裁判,但是法院个案裁判时对法律的解释权过大导致法律条文被架空导致同案不同判的危害也不小(某电视剧的一句台词“法律条文的解释权在我这儿”吓得人瑟瑟发抖)。

在一定前提下,这是个案正义与法律稳定之间选择的问题。

4、要避免法律被利用,也要避免有罪推定

夫妻二人出资设立的公司,两个股东可能会一个意思表示,和一人公司无异。但是两个股东是否一定只有一个意思表示?是否一定没有内部监督和制衡,是否一定股东和公司人格混同?是否一定股东利用公司有限责任侵害第三人的利益?

如果夫妻二人设立的公司被推定为一人公司,那么,父子、兄弟等有特殊关系的人设立的公司呢?要求一个公司的两个或多个股东是陌生人?是仇人?这与有限公司的人合性是矛盾的。

(三)建议

1、保守的解释

夫妻二人出资设立公司,是两个股东,在解释的时候不宜直接将之解释为一人公司。

2、积极的调查

前文说过,一人公司和一般有限公司的主要区别之一是举证责任的分配。应通过积极的调查取证,查清被执行人和股东是否存在人格混同,是否存在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情形。

四、自然人与其一人公司作为股东设立的公司本质系个人独资企业,出资人欠债可执行企业财产

最高院(2018)最高法民申178号民事裁定认为,自然人与其一人公司作为股东设立的公司实质系个人独资企业,如果出资人系被执行人的,且该企业不能举证证明企业财产与出资人财产不存在财产混同,则可直接执行企业财产。

《变更追加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个人独资企业,不能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其出资人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个人独资企业出资人作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该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

《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自然人设立一个一人公司,然后该自然人再与该一人公司共同作为股东设立一个有两个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这个有两个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否算作个人独资企业?这关键是要看该有两个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否符合“一个自然人投资”这个核心内涵。

跳出“教条主义”,一人公司完全受其唯一股东控制,一人公司与其唯一股东两个主体本质即一个主体,一个意志,一个意思表示,一人公司与其唯一股东两个主体作为股东设立的有两个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本质即“一个自然人投资”的公司。因此,自然人与其一人公司作为股东设立的公司本质即个人独资企业。对于这样的“个人独资企业”,参考《变更追加规定》第二十条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出资人系被执行人的,且该企业不能举证证明企业财产与出资人财产不存在财产混同,则可以依据《变更追加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执行企业财产。

五、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为被执行人,不得直接追加公司为被执行人

最高院(2021)最高法执监527号执行裁定认为,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为被执行人,不得直接追加公司为被执行人,不得以执代审。

《变更追加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根据该规定,如果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被执行人,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且该公司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但是,该规定不能反过来理解,即如果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被执行人的,不论是否符合“被执行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证明股东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这两个要件,申请执行人均不能直接申请追加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为被执行人。因为,《变更、追加规定》所作的未经审判即直接追加被执行人的规定是综合考虑申请执行人的权利保护、执行效率、案外人(被追加为被执行人者)权利保护、诉讼程序和执行程序权限分配等各种因素而作出的一个折中的规定,是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的结果,法院不能通过扩大解释《变更、追加规定》来追加被执行人,否则就侵害了案外人的程序权利,也违背了立法本意。

如果申请执行人认为一人有限公司与其股东存在人格混同,或者股东转移财产给一人公司规避执行,则申请执行人应当通过另案诉讼来确定一人有限公司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承担什么责任,然后申请执行人再依据另案生效判决另行申请执行。

THE END
1.不成文法造句好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5年的不成文法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13条不成文法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不成文法的解释(永远地;无例外地)、近反义词和组词。 不成文法造句 1、在这种不成文法底下,人们就不愿意去动脑筋了。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ae0d543ac9ae0d5/
2.1988年大批神仙下凡的秦代罪名反复探究秦朝罪名之谜秦代财产与人身安全的侵犯罪名,以“盗”为主。盗窃分轻重,从数额定刑。而共盗五人以上,群盗更是对抗统治秩序的大逆。 渎职罪有多面向。一是经济损失失职,一是军事渎职;还有司法官吏渎职,如见知不举或纵囚等行为皆属犯罪。在律文中,“不直”、“纵囚”及“失刑”,均指量刑过差或过轻。 https://www.dhhtort.com/ye-shi-qu-wen/602545.html
3.从法“科”学到法“诗”学正因如此,在古希腊初期,法律与习惯是不分的。也正因如此,最早产生的是习惯法。只是到了后来,有了人定法之后,特别是有了成文制定法之后,法律才从其中分化出来,也才有专门的用语和其他表现形式。但在成文法中仍然不缺少“诗”的语言。至于司法和守法活动中更是充满着感人的“史诗”般的戏剧性故事。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11/content_9096664.html
4.我国的不成文法有哪些我国的不成文法有哪些 58分钟前 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是习惯法或判例法,主要包括习惯法和判例法两种形式.在我国,不成文法主要指的是 习惯法 ,而判例并不属于我国的法律渊源. 具体来说: 习惯法:是指经有权的国家机关以一定方式认可,赋予其规范效力的习惯或者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714599985798645380.html
5.有哪些经典的法律漏洞?一个人把哑弹扔水里犯啥法?最多批评教育。爆炸的是过失杀人,怎么也得蹲3年。无法确定谁扔的爆炸弹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746774/answer/52922907117
6.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区别是什么范围有哪些不同含义不同:成文法指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表现为条文形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成文法是指国家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条文形式的习惯。习惯法是不成文法中常见的一种。由于它不是经国家机关制定的,所以也称为非制定法。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区别 http://m.chusan.com/gaokao/332114.html
7.下列有关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哪些不正确?D、中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没有不成文法 参考答案 C、D 文字解析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按照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的不同,法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成文法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和公布,以文字形式表现的法,故又称制定法。判例虽然以文字形式表现,但并非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和公布,因而不https://s.kaoyaya.com/detail/MTYwNTU3
8.下列有关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哪些不正确?A不成文法大多为习惯下列有关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哪些不正确? A.不成文法大多为习惯法 B.判例法尽管以文字表述,但不能视为成文法 C.不成文法从来就不构成国家的正式法源 D.中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没有不成文法 该题目是多项选择题,请记得选择多个答案! 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19/27620341.html
9.不成文法是由国家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表现形式。不成文法是由国家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对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判断题 外国法属于当代中国主要的法的渊源之一。 参考答案:对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多项选择题 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包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7406029.html
10.下列关于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不成文法从来就不是法律的398法硕专业基础(非法学) 307中医综合 308护理综合 313历史学基础 题目题型:多选题来源: A.不成文法从来就不是法律的正式渊源 B.我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没有不成文法 C.判例法尽管以文字表述,但不能视为成文法 D.习惯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属于不成文法 答案 CDhttps://www.koolearn.com/shiti/dx-st-8002.html
11.不成文法是指没有书面的文字形式的法。B. 不完全分流制 C. 完全分流制 D. 战流式合流制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在页式存储管理中,完成页式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的是() A. CPU B. 工具软件 C. 特殊外设 D. 操作系统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生产现场涉及人、机、料、法、()、五大要素。 A. 听 B. 打 C. 环 查看完整题目与https://www.shuashuati.com/ti/db72eaa1582243bba8dba55c291f007c.html
12.薪酬设计有4个不成文法则,80%的HR还不知道!(附:5类18种薪酬设计拿10万元年薪的员工,需要用鞭子抽打才能达到组织想要的绩效水平。而拿55万元年薪的员工,更有可能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会想方设法达成目标(但这样的人需要跟老板的思想高度一致,要有职业道德和操守)。 还有学员提出方案5:在方案3(招5位年薪20万元的员工)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使这5个人各自组建团队,或在这五个人里提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509960.html
13.“七五”普法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一本通(一)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以不同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规范,故又称“制定法”。不成文法是由国家机关以一定形式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现为成文的法律规范,一般是指习惯法。英美法系的判例法是典型的不成文法。 (二)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规定的权利和义https://ikan.qq.com/house-a011825-b02164/read.html?bid=32679156&uuid=3
14.新时代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功能研究学术期刊(已归档)●新时代行政规范性文件仍有较大的发挥功能的空间,表现在:一是明确和细化立法上不确定法律概念和行政裁量权、弥补成文法局限的功能;二是行政日益专业化背景下补充立法所需专业标准的功能;三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安全的功能;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进行改革探索和提高民生福祉的功能。 https://sfj.sh.gov.cn/ztzl_xsqk/20201126/c28a21c3b2d9458cb2aa238bcf3a1cb5.html
15.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关于“不为刑辟”的含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不制定https://www.100xuexi.com/question/questiondetail.aspx?qid=0fe9cb7b-e793-4e8d-a466-dc5872e83c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