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精选5篇)

紫苏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好,但是最适合的土壤还是排水性好的沙性土,在粘重土壤里生长的比较差。种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疏松一点的土壤,最好是土壤质量好且肥沃的。

二、水分

它在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每天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它需要的空气湿度也是比较大的,在75%-80%的环境下长势会很好。如果说空气和生长的环境太过于干燥的情况下,是会导致它枝干和叶子变硬的,品质大大的下降。

三、光照

它比较喜欢阳光,多接受阳光照射对其生长也很有帮助,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尽量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果是在夏天阳光酷烈的时候,还是需要遮阳的,否则会把它晒伤的。

四、注意事项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法律素质的提升显得特别重要。为真实了解高校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笔者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等20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调查问卷》3000份,回收2640份,有效率100%。希望本次调研结果能够为更好地探索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一)法律知识略显不足

(二)法律意识明显欠缺

(三)法律能力参差不齐

二、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不足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

首先,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的等级制、特权思想根深蒂固,自由和民主在普通人眼中很难实现,限制了人们追求平等的思想。其次,儒家的“仁义”思想、中庸的“礼德”思想、“以德服人”的人治理念已经深深地嵌入人们的头脑中,压抑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权利的意识,同时也阻碍了中国法制化进程。最后,中国传统的人治思想对法律移植产生冲突,虽然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打破了封建法律体系,建立了现代化法治体系,但是传统的人治思想和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法律理念仍起到不小影响,阻碍了现代化法治化建设的进程[1]。

(二)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违法乱纪行为、执法不严现象、贪赃枉法事件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各种违法犯罪的现象,让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受到影响,致使大学生对法的感知、信任和敬畏降低,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实效和同学们对法律的认可度。

(三)高校对法律知识的普及传播投入不足

调查显示,76%的高校较为注重大学生法律知识的科普和宣传,但有14%的高校仅通过开设法律课程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还有10%的高校没有相应的法律普及途径(见右图)。受学校对大学生法律知识传授的方法和途径所限,同学们很难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部分同学受眼界所限,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法律知识上,单纯地认为学习法律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影响法律学习的效果和法律素养的培育。

(四)高校大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扩招以来,部分学生个人素质有所下降,很多学生忽视法律教育,对提高法律素养认识不足。尤其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同学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语、计算机和专业知识上,忽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认为法律知识仅仅是为了考试需要。这种思想影响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效果以及法律素养的培育。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一)优化社会环境,提高社会法律意识

(二)浓厚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为普及同学们的法律知识,让更多的同学深入了解法律和法治观念,高校应充分利用多个教育平台和各种新媒体手段,积极开展法律、法治宣传,真正让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和主题报告会对法律知识进行普及。举办同学们感兴趣的法制栏目,让同学们在娱乐中接收法律知识。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指导学生成立各种法律协会、法律社F,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高法律素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法律知识竞赛、法治话题讨论等活动,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治观念,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三)加强高校法律教育的投入力度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教育和法律素养状况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要充分意识到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将法治教育放到与德育、专业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法律课程设置的投入力度。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法律知识及法律素养的培训,努力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让老师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不断充电,使自己具备充足的法律知识,以便达到以身示范,依法执教、依法育人的目的。建立合法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完善优秀人才引进、奖励机制,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设施,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到法律教育中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规范以辅导员为主的兼职法治教师,让辅导员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充分了解学生学法、用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

【关键词】法制教育高校目标

党的十报告首次将“全民守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相提并论。要求“深入展开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学生既属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又是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教育的对象,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目的是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进而“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I卫者。”大学生既属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又是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教育的对象,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高校法制教育是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这对大学生今后的事业、工作、生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高校非法学专业普法教育的现状

二、高校法制教育应该突出宣传的方面

第一,法律规范的认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国家法律规范来治理国家,所以必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法律规范的意义和内容。一是要让大学生认识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告诉你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是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第二,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法治意识的树立在现实中表现为处理问题的法治思维方式上,所以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就是人们用法律家意志,而道德的或情感等其他处理、解决问题的方式,由于缺少法律的规范、原则、理念作为标准,来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还包括法律处理问题的过程要讲程序,违背程序也会使法律的权威受到挑战。

第三,坚定法治信仰。要使法治落到实处,除了法律规范的理性认知和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外,还必须要有坚定的法治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对大学生来说,首先要知道信仰是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建议

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应当时时处处进行,注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等结合起来,全方位、全过程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第一,加强法律课程的时效性,真正发挥法制课堂作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才能满足大学生执法守法的需要,实现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根本母的。

第二,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教育氛围。高校是人才最集中、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努力创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法治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必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法制教育实践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现在,我国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和思想伦理观念急剧变化。为此,高校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其消除不良的心理状况,最大程度预防和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行为,从而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总之,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现实课题,需要引起大学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社会上的司法行政部门与法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使大学生对法律有科学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使得他们不仅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更能理解法的精神、法的作用,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最终逐渐使大学生犯罪现象不再频繁发生。

【参考文献】

发展经济离不开法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法律是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法治化制度引领营商环境的内在需求,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改革措施。法律制度固化下来,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进程。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应体现以下几点: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思想支撑,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必须将法治观念贯彻到位。

健全营商法规规章,为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支撑。完善的营商法律体系是促进市场主体守法经营,依靠规则和法律健康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THE END
1.新课标解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有助于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根据,指明了方向。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为背景,审视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TU5MDI2Mg==&mid=2247490624&idx=3&sn=1387b522a000fd021f70fde7bc99c9fd&chksm=e8e59b59df92124f2025498d2a68e127b04b1a6278e60139c34ac17c096662a5d8face16ec13&scene=27
2.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什么的结果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在学习中升华、内省中完善、自律中养成、实践中锤炼的结果。思想https://iask.sina.com.cn/jxwd/CDW4E1N4z8.html
3.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在()的结果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的素养和能力。 答案解析 (多选题)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的素养和能力。 答案解析 (多选题) 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社会的。”这段话表明() 答案解析 (单https://www.examk.com/p/25251946.html
4.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在()的结果思修考试宝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在()的结果 A、学习中升华 B、内省中完善 C、自律中养成 D、实践中锤炼 查看答案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是 A、科学 B、信仰 C、革命 D、知识 查看答案 单选题信仰的一个方面是信念,另一个重要方面是 A、理想https://so.kaoshibao.com/detail/68699088.html
5.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在()的结果,是新时代大学生把握关于"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在()的结果,是新时代大学生把握发展机遇、做好人生规划、书写时代华章的必备条件。"的答案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介绍一下改题答案吧。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在()的结果,是新时代大学生把握发展机遇、做好人生规划、书写时代华章的必备条件。 https://www.duote.com/tech/202209/259999.html
6.14.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是新时代大学生,把握发展机遇做好人生规14.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是新时代大学生,把握发展机遇、做好人生规划、书写时代华章的必备条件。 A. 法治素养 B. 综合能力 C. 知识基础 D. 基本技能 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 下面哪些损伤是急性损伤( )? A. 肌肉拉伤 B. 腰肌劳损 C. 关节韧带扭伤 D. 腱鞘炎 E. 网球肘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b4df7139935147c7a803e17d2fb1fdf9
7.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道德与法治学习助手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先,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这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热爱国家、关心社会等品质。这些品质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态度,也决定了他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和对他人的影响。例如,诚实守信的人会得到他人的信任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01b37e556f3ae7763615cfcc
8.lx【lx-pd】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融合。(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登录查看 解析 登录查看 华图教育 微信扫码咨询更多 热门考试 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招聘 教师资格证 银行招聘 医疗卫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公选遴选 选调生 国家公务员 农信社 军转干 军队文职 https://ha.huatu.com/question/1lu3b.html
9.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批发业、零售业等行业的销售人员、商务咨询服务人员等职业群,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 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营销推广、运营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_r/2020/0703/6462.html
10.职业道德修养与人生观11篇(全文)然而,道德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却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道德修养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在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律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p2a7p5k.html
11.素质与能力提升方案范文(通用17篇)(一)破除思想禁锢,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适应园区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克服自满、畏难情绪,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坚持实事求是。在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的大框架下,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对标定位,每年制订本部门学习目标和执行计划,报送领导审批,提升学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2592875.html
12.《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全册知识点练习题库及《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全册知识点练习题库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绪论知识点及练习题绪论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重要知识点 1.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2.新时代呼唤什么样的时代新人 3.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4.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练习题 一、选择https://www.yxfsz.com/view/1562270073292427265
13.良好的()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备条件。良好的( )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备条件。 A. 思想政治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道德素质 D. 个人修养 题目标签:时代大学法治条件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德法>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 举一反三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可污染肿瘤,影响https://www.shuashuati.com/ti/aadb1d84a0264ba88e84bc5d1b6d42ac.html
14.大学生应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精选10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l72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