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自考

摘要:本文整理了2018年4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以供考生们在学习后用真题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得到更好地复习效果。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试题及答案,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

A.生态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生态的重大问题

B.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C.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

D.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

2.人在社会中生活,总要担当各种各样的任务和责任。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责任是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

A.谋求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

B.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个人需要

C.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信念是人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B.信念反映了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C.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D.信念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4.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贯穿于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入,这属于

A.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C.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5.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是

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B.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

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的关系

A.付诸行动

B.坚定信念

C.提升境界

D.展望未来

7.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无论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还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无论破解发展难题,还是释放改革红利,都需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保障人权

B.艰苦朴素

C.爱好和平

D.改革创新

8.司马迁写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当今社会,也有成千上万的英模人物,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曲折,以坚定的信心在逆境中奋起,最后赢得了成功,成为了新时期学习的榜样。这启示我们,对于人生旅途中的逆境,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大胆正视,积极应对

B.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C.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9.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的内容。下列关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

B.一个人实现的自我价值越大,他创造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

C.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D.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彼此隔绝、互不相干的

A.人独立于自然

B.人消极地依赖自然

C.人有意识地掠夺自然

D.人有目的地利用和保护自然

1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不尊重别人的人,是很难获得别人尊重的。这启示我们,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12.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入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只是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与法律不同,如果有人不遵守道德,通常只是受到舆论的批评和良心的谴责。这体现了道德对人行为的调节具有

A.广泛性

B.先进性

C.非强制性

D.相对稳定性

13.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

A.人文主义

B.集体主义

C.功利主义

D.个人主义

14.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

A.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B.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C.生态道德的主要内容

D.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5.一般来说,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有心理上或行为习惯上多种成分的相应发展。其中,人们在抉择道德行为时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称为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规范

D.道德行为

16.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中

A.学思并重的要求

B.积善成德的要求

C.择善而从的要求

D.慎独自律的要求

17.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为人民群众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自主地从事各种正当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合理地追求生存和生活状态的改善,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与保护。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

A.公平正义的要求

B.执法为民的要求

C.依法治国的要求D.服务大局的要求

18.在我国,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是指法律的整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狭义的法律仅指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19.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作用,主要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通过法的实施而对一般人或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指的是法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20.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关于我国法的渊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判例是我国重要的法律渊源

B.习惯在我国法的渊源中意义重大

C.特别行政区法律不属于我国法的渊源

D.我国法的渊源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

22.我国宪法以专章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等,这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中

A.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

B.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体现

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体现

23.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行政相对人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行政行为具有不同的类别,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是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行政执法行为

D.行政裁决行为

24.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法这个法律部门的是

A.合同法

B.物权法

C.劳动法

D.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25.刑罚指的是刑法规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某种权益的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的是

A.罚金

B.有期徒刑

C.没收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

非选择题部分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27.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28.简述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9.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0.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论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32.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33.论述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2.D3.C4.A5.C

6.A7.D8.A9.C10.D

11.A12.C13.B14.A15.B

16.D17.B18.B19.C20.D

21.C22.D23.A24.D25.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它能够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向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2分)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它能够给人生提供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2分)

(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它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逆境中战胜艰难险阻。(2分)

27.(1)人生目的值得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知和回答。(3分)

(2)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众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着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3分)

28.(1)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3分)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3分)

29.(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分)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分)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注意继承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又注意借鉴外国法律发展的成功经验。(2分)

30.(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1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主权利。(1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高效协调运转。(2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2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2分)

(2)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曾经不辞辛劳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最后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4分)

(3)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和进步。今日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4分)

32.(1)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德治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德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入们不失去正确的目标并有正确的行为规范。(2分)

(2)从内容上讲,社会主义道徳与社会主义法律相互渗通、相互联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凡是法律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道德为法律制定提供根据,又导向更高层次的要求。(4分)

(3)从作用上讲,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而且道德的调节更具广泛性,能够渗透到法律不作为的范围,二者共同为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服务。(4分)

33.(1)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2分)

(2)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2分)

(3)加強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2分)

(4)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2分)

(5)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扎实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2分)

THE END
1.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的重要手段。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 )的重要手段。 参考答案:调节人们思想行为 协调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2918be0ddebd40abb4f39d4663f5e4bc
2.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与一定的经济"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与一定的经济基础。其中,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了()。"这道题是不是很难呢,如果不知道答案,接下来看一下小编就为大家提供一下正确答案哦。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与一定的经济基础。其中,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了()。 https://www.duote.com/tech/tiku/277249.html
3.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4.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思想道德的共同点在于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思想道德的共同点在于( )。A.都发挥引领和教化作用B.都发挥规范和强制作用C.都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D.都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答案解析,刷https://www.shuashuati.com/ti/361a160dfaf44a23b4207208f77c125e.html
5.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B道德规范 C法律规范 D政党行为规范 正确答案:C 6.(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民商法部门的是()。 A物权法 B合同法 C公司法 D产品质量法 正确答案:D 7.(单选题)下列关于法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 B是一种社会制度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
6.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单项选择题[复制]B、道德素质 C、思想道德素质 D、法治素质 * 3、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https://www.wjx.cn/vm/rk8Li2h.aspx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贾玉红JYH^第1章^最新更新:2024“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一门课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者要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这个要求,必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其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学习人生、思考人生,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734290&chapterid=1
9.《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维护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活动规则和行为准绳。我们要在学习法律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https://www.shiganwang.com/qrCode/scanBook?bookId=4729
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电影《救赎》剧本上:唉呀呀!好学生就是废话多,让你来就来,昆哥面子都不给了?(拖袁野) 周:你们是什么意思,袁野不想去,你们怎么能强迫人家? 龙:(一脚踢开周)你谁啊,多管闲事,我看你是找打吧!(说完强拉袁野) 第四场 (龙和上强行拉袁野到星食茶) 王:哎呦,袁野同学大驾光临啊,快坐下来,好好的庆祝你教技进了决赛。 https://www.meipian.cn/1sxidegz
11.简答题与论述题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法律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如何通过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明确人生目的和价值,以及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弘扬中国精神。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对个人成长的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1.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https://blog.csdn.net/Uguang2003/article/details/137087055
12.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复习经验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1)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1思想道德为法律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法律正义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f3f4932e0bce.html
1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第一章习题及答案.doc绪论、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单选题 1.?思想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 A.上层建筑? B.经济基础? C.精神文明 D.精神财富?答案:A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 ? A.价值基础? B.前提条件? C.制度保障? D.基本依据?答案:C 3.?坚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25/5230011330004220.shtm
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https://course.zhihuishu.com/courseHome/home/2027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