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刑弼教”,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省委政法委联合南方网推出《“典”亮法治文化》栏目,生动讲述中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故事,推动法治文化与广东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典故:

“明刑弼教”最早出自《尚书·大禹谟》,该篇中记载,禹帝对皋陶说道:“你掌管着国家的刑狱之事,以五刑作为辅助,教化民众懂得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伦理道德,这才是治理国家之道。”后世将这句话归纳为“明刑弼教”。古代的“刑”不仅指刑罚,也指法律,因此“明刑弼教”的意思是以法律晓谕民众,辅助教化。

“明刑弼教”的司法理念在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广受认同,常常用于裁判文书的说理。《名公书判清明集》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宋代时,有一个名叫邹应龙的人因扭断兄长的手臂、打落兄长的牙齿而被状告。后来,其兄长担心母亲难过,想要撤回诉讼。负责裁判的司法官员认为,尽管原告不打算再追究,官府仍应当对邹应龙的行为予以处罚,以示惩戒,并在裁判文书中写道:“家庭内部恩情重于道义,这是兄弟间至深的情感使然;但官府应当以刑罚来辅助教化,这是朝廷制定的国法。两者都不可以偏废。”

点评: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政法机关要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同时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THE END
1.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这表明( )A. 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一的双方B. 道德以法律的存在为基本前提C. 法律更多反映了矛盾的特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a9ca9a97c8947612549f27f0e7d22b98.html
2.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则,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A 对 B 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 A . 法律和道德都是上https://www.diandahome.com/83847.html
3.如何理解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是指人们内心所持有的关于善恶、对错和价值观念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与个体的内心有关,涉及个人的信仰、良知和判断。道德指导着个人的行为和决策,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量。它是基于个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因此,"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表达了法律https://wen.baidu.com/question/435472529924431972.html
4.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句话说明 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 参考答案:错误 重点推荐指数: 答案解析 ()用“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这句话来表达法律与自由的一般关系。 A.康德 B.黑格尔 C.洛克 D.亚理士多德 重点推荐指数: https://www.shangxueba.cn/zj21415.html
5.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综合?高端论述?人性里面既有良知,又有欲望。面对诱惑丝毫不曾动摇的人,少之又少。每个人内心的贪欲与邪念,既要靠道德的约束,也要通过法治防范。法律的核心就是保护人的权利和尊严,而良好的道德风气又会促进法治的建设。[文稿][PPT]2015-09-27 15:07:00 来源: 宣讲家网 我要评论(3) 校对:田甜责任编辑:平晶晶 11http://www.71.cn/2015/0927/839881.shtml
6.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道题是不是很难呢,如果不知道答案,接下来看一下小编就为大家提供一下正确答案哦。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https://www.duote.com/tech/202209/260004.html
7.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思修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 );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调节的领域相同;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现方式相同;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施载体相同;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https://so.kaoshibao.com/detail/327333928.html
8.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国家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协同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对 ×错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以下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原则的有( ) A、诚实守信 B、男女平等 C、爱岗敬业 https://www.12tiku.com/newtiku/201173/12210903.html
9.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实际上强调光明日报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经验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实际上强调了法治与德治的密切关联。表现在(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强化道德对法律建设的促进作用③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2185220
10.法律职业道德(精选十篇)职业法律人必须拥有的道德标准, 如何让职业法律人更形象地理解法律职业道德, 更深刻地体会法律职业道德, 发自内心地接受法律职业道德, 这是笔者在学习法律职业道德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将法律看成是一种信仰, 这就是笔者思考之后的答案, 通过对以下的分析, 笔者相信大家会对这种法律信仰下的法律职业道德有一个更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wtj974.html
11.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是否正确律师普法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是正确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https://www.110ask.com/tuwen/6641390689127463445.html
12.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