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重点知识总结及热点话题—思想道德与法治重要考点预测(选择题篇)

1.德法关系:思想道德和法律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思想

道德建设为法治建设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法治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和法

律保障。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3.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决定人生态度

和价值选择,“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4.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

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

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5.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个

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个体自我完善、

全面发展的保障。

6.理想划分标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主体),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时序),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内容),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性质),崇高理想和一

般理想(层次)

7.信念体系: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信仰是最

高层次的信念。

8.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9.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0.爱国主义的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领土完整、统一;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试金石;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是灵魂、精神基因、摇篮;④爱自己的国家。

11.做新时代的爱国者: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

度统一。

1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①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②要牢固树立正

确的祖国观、民族观,③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要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

习惯和宗教信仰。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

最大公约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道德专题

14.道德起源:①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②社会关系

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③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意识是道德产生的

思想认识前提。

15.社会主义道德: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

16.社会公德:遵纪守法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最基本行为准则。

17.职业道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幸福源自奋斗,

成功在于奉献,平凡孕育伟大。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18.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

态和行为习惯。

法治专题

19.法律: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国家强制性是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一

个重要特征。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法律是统

治阶级意识的体现,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20.法律运行:法律制定(立法)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龙头环节),法律执

行(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法律适用(司法)是最后防线,法律遵守(守法)

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建设法治中国,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体系为总抓手。(2)构成内容: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的前提和制度基础,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③严密

的法治监督体系,是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全面依法治

国的重要依托,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

容。

23.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

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24.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是始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障,是实现国家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个

人发展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纽带。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

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5.权利与义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不可分割,相互依存。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

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依据。有些法律权

利与法律义务具有复合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二者相一致

的情况下,一个人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THE END
1.2026考研政治思修备考法律的本质考研点击下载>考研政治思修100个必备知识点 法律的本质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以上为“2026考研政治思修备考法律的本质”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https://kaoyan.koolearn.com/20241213/1789196.html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自由我们倡导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形式上的、虚伪的自由,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实质上的、真实的自由;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不是超越发展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自由,而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社会主义的自由,不只是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更http://gdfg.wenming.cn/shzy/202412/t20241213_3515803.html
3.道德与法则人生的深刻见解法律虽然严厉,但它背后的意义却更为深远,即保护弱小、促进正义。 法律如同河流,每一次冲刷都是为了净化水域,使其更加清澈透明。 我们应该尊重法律,因为它代表了集体智慧和人类文明的成果。 实践中的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情况,这些情况可能会让我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规定发生冲突。这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自https://www.4lv8y93zr.cn/shi-ren/447788.html
4.宪法宣传周宪法和我们的生活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M3Mjk2MA==&mid=2651172055&idx=3&sn=bdbdf63af0c86bc9d2e6d19c2c3a21ec&chksm=8175c9bfabc0b73a27fa8accd55917001f5c14eb3cfcbbbfb0be86be80ecbb4ff4596f0d5587&scene=27
5.环境道德是指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环境道德是指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对自己所依存的生态环境的一种自觉的反映形式和所持的态度,是人类与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之间、人们相互之间或者说是人类与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以下是对环境道德的详细解析:www.hzqs.com.cn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C8K1J105567AQ8.html
6.道德与法治的看法与认识模板(10篇)而这门课程,是一门道德与法律的相结合的课程。“法治是对道德的支撑,道德是最高的法律,道德在人们心中,离不开道德的滋养。”我对成老师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感触,这句话我的见解是:法治是道德的保障,如果没有法治,道德会被随意破坏与践踏,法治约束着我们的行为,朝着道德的方向发展,而法治本身就是最基本的道德。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48937.html
7.20春中医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奥鹏百分答案2020年春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A.新时代 B.新时期 C.新阶段 D.新起点 2.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http://www.aopen255.com/show/14086.html
8.道德与法治辩论大全11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考试课程,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根据职业学校的现状、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职业https://www.fabiao.com.cn/haowen/41214.html
9.王旭:宪法上的尊严理论及其体系化这样一种人的属性要充分实现必然在逻辑上预设多重具体要求。由此,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尊严”一词指称不同的含义,服务于不同的价值,这并非意味着它的缺陷,相反,这种多元根源于生活本身以及人类对生活理解的多样性、丰富性,它反而揭示出人类“可能的道德生活”的广度与深度,避免了一种绝对主义的价值专制。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6/4713.htm
10.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反思三篇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反思三篇.doc,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反思 篇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12/8001035016005141.shtm
11.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2.头条文章年干的「偏财」庚金,对于月柱地支寅来说属于“引”,庚金“绝”在地支寅,那么就可以理解为「偏财」在月柱地支的时限内,是属于败的状态或者是不和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受小人拖累而自己失败,这里也是要把「偏财」具体到六亲中的,「偏财」可以是父亲,在月柱的时限内也可以是女性朋友。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735776943636938
1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优质课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法律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便于学生从具体生活中进行思考的感悟。板书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1、法律保护权利2、法律规范行为3、法律与道德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教学https://www.zsdocx.com/p-6901760.html
14.《法律的概念》阅读笔记2、自然法的最低限度内容:(1)人的脆弱; (2)近乎平等; (3)有限的利他主义; (4)有限的资源; (5)有限的理解和意志的力量。 3、道德价值判断与法律效力:法实证主义认为法的效力优先于其是否正义的价值判断,是否正义需要个体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判断,而不能将其作为普遍性的违法理由。 https://m.douban.com/note/77679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