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法律职业伦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1、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密封线浙大城市学院法律职业伦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班级_学号_姓名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A.地方性法规B.经国家认可的习惯C.社会公德D.国家政策2、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A.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实行限定继承原则B.对于需要清偿的遗产债务,既有遗嘱继承,又有遗赠的,应当首先由遗嘱继承人清偿债务,不足部分由受遗赠人清偿C.既有遗嘱继承和

2、遗赠,又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应当按照遗赠扶养协议执行D.受遗赠人先于立遗嘱人死亡的,则受遗赠人的受遗赠权消灭3、关于法律规则的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观念认为,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B.法律后果在法律条文中可以省略C.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分为: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不得为模式D.在立法实践中,法律条文一般不明确表述合法的后果,因为根据行为模式,人们可以直接推知该法律后果4、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合同的是()。A.定金合同B.赠与合同C.商业借款合同D.互易合同5、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A.只能是合法行为B.只能是民事法律行

3、为C.只能是表意行为D.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6、刑法第133条规定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第285条规定的“违反国家规定”属于()罪状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7、关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规定了苏维埃国家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B.它规定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C.它规定并保障了苏维埃国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D.它严格区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界限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A.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公民应积极报名参军,保卫国家B.公民在知悉国家秘密时,应保守国家秘密C.公民不

4、得借检举之名,对国家工作人员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陷害D.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参加劳动9、中国近代正式废除凌迟刑的法典是()。A.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暂行新刑律10、元朝兼掌军法审判的机关是()。A大宗正府B.枢密院C.御史台D.刑部11、“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B.1215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C.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D.1679年英国的人权保护法12、下列机构中,属于社团法人的是()。A.基金会B.寺院C.红十字会D.公司13、宪法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下列关于宪法附则的表述

5、哪一项是错误的?()A.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与一般条款相同B.附则是宪法的特定条款,因而仅对特定事项具有法律效力C.附则是宪法的临时条款,因而仅在特定的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D.附则是宪法的特别条款,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其法律效力高于宪法一般条款14、甲将房屋出租给乙。租赁期间甲将房屋卖给了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双方约定剩余租期的租金由丙收取。其后甲将上述事实告知乙。租期届满后,乙继续占有该房屋。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丙只能请求乙向甲返还房屋B.丙既可以请求甲交付房屋,也可以请求乙返还房屋C.丙只能请求甲交付房屋D.丙只能请求乙返还房屋15、在精神病院住院接受

6、治疗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给他人造成人身擅害,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是()。A.精神病院、精神病人的监护人B.精神病院C.精神病人本人D.精神病人的监护人16、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A.不承担责任B.应承担按份责任C.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D.应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17、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乡镇行政区域界限变更的审批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18、南京国民政府解释法律的机关是()。A.立法院B.国民大会常务委员会C.司法院大法官会议D.国民党最高法

8、C.丙进行传销活动,非法获利达10万元,丙构成非法经营罪D.丁为了能够破格提拔,买了一辆假冒某名牌的摩托车送给教育局长印某。丁的行为构成诈骗罪22、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A兄终弟及制B.父死子继制C.嫡长子继承制D.嫡庶继承制23、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法律”一词应作()。A.扩充解释B.限制解释C.字面解释D.逻辑解释24、指引作用的对象是()。A.违法者的行为B.每个人本人的行为C.一般人D.他人的行为25、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财产应当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的是()。A.一方的婚前财产B.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残疾人生活补

9、助费C.一方的经营收益D.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26、甲意图毒死年迈的父亲,在其饭菜中掺入“毒鼠强”。甲父觉得饭菜有异味就没吃,在将饭菜倒掉时,不慎摔倒,引发脑血管破裂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A.故意杀人罪(既遂)B.故意杀人罪(未遂)C.过失致人死亡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27、债权人王某伙同他人将债务人甲关在办公室长达十几个小时并持续辱骂,甲求救未果后持水果刀将王某刺成重伤,甲的行为应认定:A.防卫过当B.假想防卫C.偶然防卫D.正当防卫28、甲向乙银行贷款,以其别墅设定抵押。之后,甲在别墅院内建造了独立车库。贷款到期,甲无力偿还。乙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的财产()。A.仅限于别墅B.包括别墅、车库

10、C.包括别墅、建设用地使用权D.包括别墅、车库及建设用地使用权29、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公民享有的监督权的核心是()。A.批评权B.罢免权C.言论自由D.政治自由30、某选区共有选民14000人,王某是数位候选人之一.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王某可以当选的情形是()。A.加投票的人数为6995人,获得选票6990张B.参加投票的人数为8200人,获得选票4500张C.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00人,获得选票6500张D.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4500人,获得选票13000张31、我国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的活动始于()。A.1979年B.1982年C.1988年D.1993年

11、32、甲乘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跑了50米之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A.抢夺罪(未遂)B.抢夺罪(中止)C.抢夺罪(既遂)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33、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两大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大法系在经济基础、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总的指导思想方面都是一致的B.在大陆法系国家,制定法占有重要地位,而判例一般不是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C.英美法系的立法都不采用法典形式,其制定法是单行的法律、法规D.就哲学倾向而言,

12、大陆法系倾向于经验主义,英美法系则倾向于理性主义34、甲持冲锋枪抢劫银行,将枪顶在银行保安的头上,命令银行职员交出现金100万,后听到警车声音,甲迅速逃跑。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构成抢劫罪(既遂)B.甲构成抢劫罪(未遂)C.甲构成抢劫罪(中止)D.甲构成绑架罪35、将流刑分为五等的封建政权是()。A.北魏B.隋朝C.北周D.唐朝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民法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有()。A查士丁尼法典B.法国民法典C.德国民法典D.中国民法典2、亚里士多德说:“凡是不凭

13、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法律恰是全没有感情的;人类的本性便是谁都难免有感情。”“我们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如果既是贤良为政,那就不会乱法;我们应该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以下运用法理学进行的分析,正确的是()。A.“既是贤良为政,那就不会乱法”说明法治与人治相比,法治并不一定优越于人治,只要有贤人B.法治国家的条件不仅需要有制定完善的法律,而且还要“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C.在法治中,良法是前提条件,遵守法律是实行法治的关键D.无论实行法治还是人治,都是按照统治者的意志进行管理,不同的是,法治是按照统治阶级整体意志进行管理,

15、担适当赔偿责任6、采用以下哪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可以认定为妨害公务罪?()A暴力方法B.威胁方法C.拖延方法D.不作为方法7、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法律关系都是合法的社会关系B.所有的法律关系都体现了国家意志C.所有的法律关系都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D.法律关系具有意志性,因此,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8、法律解释可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下列属于无权解释的是()。A.最高法院对宪法的解释B.国务院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C.自治区政府对自治条例的解释D.权威学者对选举法立法目的的解释9、甲和乙、丙依法签订合同,将甲的一套房屋以14万元的价格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3.58Gold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THE END
1.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四级理论试题6.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单选题]* A、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调节的领域相同 B、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现方式相同 C、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施载体相同 D、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7. ()是属于自律的表现。[单选题]* A、没有工作任务时就提前https://wenku.baidu.com/view/19ffb4c8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6.html
2.得法2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 )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单选题 青春是用来( )的。 单选题 没有崇高的( ),就会导致精神上的“软骨病”。 单选题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 ) 单选题 法律和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https://www.kaoshibao.com/online/paper/detail/?paperid=18735337
3.从法“科”学到法“诗”学如古希腊语的“nomos”(习惯)一词,既指法律,又指道德,还指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正因如此,在古希腊初期,法律与习惯是不分的。也正因如此,最早产生的是习惯法。只是到了后来,有了人定法之后,特别是有了成文制定法之后,法律才从其中分化出来,也才有专门的用语和其他表现形式。但在成文法中仍然不缺少“诗”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11/content_9096664.html
4.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是否正确律师普法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是正确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https://www.110ask.com/tuwen/6641390689127463445.html
5.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则,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A 对 B 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 A . 法律和道德都是上https://www.diandahome.com/83847.html
6.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思想道德的共同点在于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都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https://www.shuashuati.com/ti/361a160dfaf44a23b4207208f77c125e.html
7.2002选项A、C正确。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主要包括:(1)全国性法律优先原则;(2)特别法优先原则;(3)后法优先或新法优先原则;(4)实体法优先原则;(5)国际法优先原则;(6)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选项B是不同位阶法的适用原则。选项D讲的是https://www.51test.net/show/1766917.html
8.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实际上强调光明日报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经验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实际上强调了法治与德治的密切关联。表现在(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强化道德对法律建设的促进作用③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2185220
9.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法律法学毕业论文)(精选8篇)1、对自由裁量权进行道德控制,必须要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的水平。 2、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法律控制和制度控制,从源头上解决自由裁量权过于“自由”的问题,使之具体化、规范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浅议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 内容摘要: 提到自由裁量权,法学专业的人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在法学教材、论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1oauk0q.html
10.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 参考答案:对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多项选择题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 A.?智力因素? B.?知识因素 C.?心理环境 D.?心理素质 E.?人格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9799282.html
11.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国际经济法网2 下列有关法的起源与发展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 有社会,即有法律 B 在原始社会,习惯、道德和宗教规则往往是三位一体的 C 氏族习惯是通过制定的方式产生的 D 最早的法律是成文法 3 下列选项有关法系的概念与分类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8905.htm
12.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句话说明 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 参考答案:错误 重点推荐指数: 答案解析 ()用“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这句话来表达法律与自由的一般关系。 A.康德 B.黑格尔 C.洛克 D.亚理士多德 重点推荐指数: https://www.shangxueba.cn/zj21415.html
13.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A. 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一的双方 B. 道德以法律的存在为基本前提 C. 法律更多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D. 道德集中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A符合题意,“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表明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a9ca9a97c8947612549f27f0e7d22b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