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以上都是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B.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C.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D.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3.以下哪项不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A.爱国守法B.诚实守信C.追求享乐D.团结友善二、填空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________意识、________意识、________意识和________意识。

3.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爱国守法、________、________、团结友善等。

三、简答题1.简述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阐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3.举例说明大学生如何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如何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论述大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五、案例分析题1.阅读以下案例:某大学生在校园内捡到一部手机,他选择将手机交给学校失物招领处。

请分析该行为体现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谈谈你的看法。

2.某大学生因违反校规被学校处分,他认识到错误并积极改正。

请分析该案例中大学生的行为对其他同学的启示,并提出你的建议。

六、实践题1.设计一个关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校园活动方案,并说明该活动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2.假设你是学生会主席,你将如何组织一次法律知识竞赛,以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七、结束语通过本复习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成为新时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第一部分:选择题1.思修课的目标是什么?–A.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B.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C.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所有选项都正确2.《共产党宣言》是谁写的?–A.马克思和恩格斯–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3.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B.无产阶级的革命性–C.社会主义的科学性–D.共产主义的理论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理论依据是什么?–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B.《共产党宣言》–C.马克思主义–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E.所有选项都正确第二部分:简答题1.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举例说明。

2.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4.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简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选取以下两个问题中的一个进行论述:1.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思修课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结束语以上是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题库,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做好充分准备。

祝各位取得好成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概念辨析(6`*3)1、理想信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理想的特征:实践性时代性阶级性超前性可能性差异性信念的特征:稳定性与时俱进现实性多样性层次性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理想信念指引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坚定大学生的意志品质2、理想、空想与幻想理想与空想幻想不同。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空想纯粹是人们一种主观的臆想。

幻想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想象;另一种是科学幻想。

3、道德与法律道德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的手段者。

4、国体与政体国体亦称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二是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

政体是指政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对国体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我国的国体为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思修资料普通字体的为书中各章节的大标题和黑体字部分(即总括),以下红色字体的为要背的内容。

思修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现实性、预见性、超越性、时代性、阶级性、实践性。

理想的类型:按性质划分: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按时序划分:长远理想、近期理想;按主体划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按内容划分: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的科学含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中华民族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原因: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如何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人生价值的评价: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一项选择1、人们称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B)A公共生活B公共秩序C公共场所D公共领域2、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C)A.职业道德B.家庭道德C.社会公德D.公共秩序3、某公司的职工在三亚旅游时,主动把吃剩的瓜子壳、果皮等收拾干净,放到垃圾箱里。

他们的这种行为是(D)A.可有可无的B.职业要求的C.多余的,因有专人打扫D.应该的,是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4、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

这是社会公德中(A)A.爱护公物的要求B.助人为乐的要求C.文明礼貌的要求D.保护环境的要求5、在公共场所人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溺水、意外病痛等,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

这体现的是社会公德中(C)A.文明礼貌的要求B.保护环境的要求C.助人为乐的要求D.爱护公物的要求6、学生在课堂看手机、吃早饭不仅违反了课堂纪律,这属于(B)行为。

A.违法行为B.违反社会公德行为C.违反职业道德行为D.以上都不是,这是学生的权利7、“干一行,爱一行。

”这是职业道德中(B)A.办事公道的要求B.爱岗敬业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D.服务群众的要求8、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C)A.尊老爱幼B.助人为乐C.服务群众D.文明礼貌9、国家公务员履行公务应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

这是(B)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10、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待顾客热情,尽心尽力为顾客办事。

这是职业道德中(D)A.爱岗敬业的要求B.诚实守信的要求C.办事公道的要求D.服务群众的要求11、青年马克思在谈到选择职业的理想和价值时曾经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思修期末复习材料一、思修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思修,全称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特点:1.思修注重学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思修课程贯穿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公正等各个层面。

3.思修强调实践,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世界观:指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认识。

人们的世界观会对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2.人生观:指人们对人生价值目标和人生意义的根本观念。

人生观反映了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态度、价值追求和幸福感的主观体验。

3.价值观: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评价和认识的根本观念和标准。

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喜好与厌恶,对行为的导向和选择,是人们思想道德行为的灵魂。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世界是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三个基本特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2.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统一过程。

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而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存在是与意识相对立的,而唯心主义认为客观存在是意识的产物。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7.生态文明建设。

五、思修教育的实践方法1.示范引导:教师和优秀的思修学生做出表率行为,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

思修期末复习资料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的变化二.更新学习理念:自主、全面、创新、合作、终身学习的理念三.确立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及基本方法: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五.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特征:理想是一种社会关系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理想不仅具有实践性而且具有预见性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理想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与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就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现实性、多样性、预见性二、信念的含义?信念就是认知、情感与意志的有机统一体,就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强烈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与精神状态。

三、理想信念的作用?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四、如何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

树立必胜的新年,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到与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迸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不要悲观失望,要勇于战胜逆境五、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2、坚定的信念就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就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六、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的主旨?大学生如何艰苦奋斗?1、艰苦奋斗,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

思修复习资料一、绪言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层次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二、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①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②特征:带有时代烙印,在阶级社会中,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源于现实,超越现实(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①含义: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

理想是人们追求理想和目标的强大动力.②特征: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同一个人,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

2、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三、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1、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2、民族精神1)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2)时代价值①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③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四、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1)人生目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标准。

思修复习资料1.大学学习概念①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②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③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13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3.简述理想信念的作用P24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4.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P40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P50-P51①爱国主义(核心)②团结统一③爱好和平④勤劳勇敢⑤自强不息6.大学生如何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

P36当我们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7.简述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P80-P81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③合理调控情绪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8.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P85人生的内容是由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构成的。

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

个人与社会既是对立的乂是统的。

只有科学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生的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①正确认识个体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②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③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④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思修考试期末复习资料汇总思修1、为什么说价值是社会价值与我价值的统?答:价值是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具体体现在:先,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我价值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没有我价值。

其次,的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个只有把同社会和他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作贡献,才能实现我价值。

也就是说,当们在追求我需要满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了起来。

2、实现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先,选择正确的价值标,这是们追求价值的精神柱。

其次,觉提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化素质、体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段,也是实现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是什么?答:理想的作有:第,是的指路明灯。

第,是的精神柱。

第三,是的量源泉。

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般可依据三标准: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向;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多数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第,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标准。

第,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单项选择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C)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2、所谓人生观是指(C)。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科学的人生态度3、(A)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A世界观B人生态度C人生观D价值观4.(B)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价值。

A人生的自我价值B人生的社会价值C价值观D价值标准5.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A)。

A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发展B一个人的能力大小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D一个人动机的善恶6.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机会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选择7.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关系是(B)。

A.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无关B.人生态度既受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决定,又影响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实现C.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D.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目的8.下列属于正确的人生目的的是(C)。

A.人生在世,吃穿二字B.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C.为人民群众利益服务D.人生要进取9.下列属于正确的人生观是(C)A.人不为己,天诛地灭B.我选择,我喜欢C.奉献社会D.人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10.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D)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

A.索取与享受B.自我与他人C.劳动与创造D.贡献与索取11.科学的人生观是(C)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12、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往往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

思修期末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是()–A.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B.主客观问题–C.“唯物辩证法”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D.理论联系实际问题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哪位哲学家的重要观点()–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列宁–D.孟德斯鸠3.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是()–A.实事求是–B.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C.批判性思维–D.深刻改革二、问答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2.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

3.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哪些方面?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包括社会主义事业、人民民主专政、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等方面。

三、简答题1.什么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通过实践活动,人们能够不断地测试和验证自己的理论观点,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事物普遍规律的哲学方法,它以物质和运动为起点,研究事物的矛盾、发展和变化规律,揭示客观世界的真理。

3.请谈谈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

答: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它强调以辩证思维方式对待事物,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发展和变化规律,从而认识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实事求是,贴近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

四、论述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革命性,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以现实社会的变革为目标,通过对社会历史和经济规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制度变革和人类解放的理论观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资料注明:本次考试题型为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四大类。

加*为除填空外的所有题型范围,填空题可能超出*范围。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P68*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值得终生尊奉和践行。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值得终生尊奉和践行。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a.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的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人民着想,助人为乐;b.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c.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拜金主义的人生观①含义: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

①含义: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

②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影响:③影响:a.拜金主义人生观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视金钱为圣物,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b.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再没有其他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再没有其他的关系。

C.拜金主义是引发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

拜金主义是引发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

*冯友兰论人生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功利境界,自然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功利境界,自然境界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P73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思修期末复习资料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才观,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C.1年D.2个月D.评价方式56、《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制或干涉”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婚姻法的(B)原则。

这是(B)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72、从本质上说,法律所体现的是(B)。

THE END
1.得法2单选题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是( )。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 )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单选题 青春是用来( )的。 单选题 没有崇高的( ),就会导致精神上的“软骨病”。 单选题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 ) 单选题 法律和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https://www.kaoshibao.com/online/paper/detail/?paperid=18735337
2.有奖答题宪法宣传周答题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 ),不受法律追究。 A.发言和表决 B.一切行为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倡导( ),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A.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 B.社会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ODU4NjI0NA==&mid=2247606793&idx=5&sn=e8096ca55eb5e0704baddbfab3b0beec&chksm=965d1a8b43d3e0201be1c95d55e3dbef16a2f4622e10a8e30c4fa53a5f5b42c2792b8d0e9d71&scene=27
3.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则,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A 对 B 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 A . 法律和道德都是上https://www.diandahome.com/83847.html
4.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A. 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一的双方 B. 道德以法律的存在为基本前提 C. 法律更多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D. 道德集中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A符合题意,“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表明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a9ca9a97c8947612549f27f0e7d22b98.html
5.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B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C法律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D道德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 E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999/8893617.html
6.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实际上强调光明日报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经验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实际上强调了法治与德治的密切关联。表现在(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强化道德对法律建设的促进作用③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2185220
7.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汇总十篇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学校教育的立足点。 https://www.xueshu.com.cn/haowen/41900.html
8.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A.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调节的领域相同B.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现方式相同C.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施载体相同D.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https://www.shuashuati.com/ti/a19cd97f6e3c4e1a8dd477a486e6f443.html?fm=bdbdsc50d363c41f0d415cf61b27461725ada
9.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a法律和百度贴吧 聊兴趣,上贴吧 立即打开 打开百度贴吧 继续访问 百度贴吧 聊兴趣 上贴吧 打开 chrome浏览器 继续 综合 贴 吧 人 直播 兰资环吧 aqua榛子84fa6 求助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对吗 分享1赞 终极boss吧 19861363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https://tieba.baidu.com/mo/q/hybrid/search?keyword=%E6%B3%95%E5%BE%8B%E6%98%AF%E6%88%90%E6%96%87%E7%9A%84%E9%81%93%E5%BE%B7,%E9%81%93%E5%BE%B7%E6%98%AF%E5%86%85%E5%BF%83%E7%9A%84%E6%B3%95%E5%BE%8B%E3%80%82%E8%BF%99%E5%8F%A5%E8%AF%9D%E6%98%AF%E8%A6%81%E5%BC%BA%E8%B0%83()%E3%80%82a%E6%B3%95%E5%BE%8B%E5%92%8C%E9%81%93%E5%BE%B7%E4%B8%A4%E7%A7%8D%E8%A7%84%E8%8C%83
10.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与法律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什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与法律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 ) A.道德规范缺乏相对稳定性 B.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比较狭小 C.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D.道德调节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而不是内心信念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考查道https://www.zikao365.com/ask/wa1905226579.shtml
11.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版(通用6篇)【关键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重视中高职学生的法律教育工作,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已经成为我国中高职教育的重任。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成为实现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目前社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5irl8x5.html
12.历年真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2年4月真题1.(单选题)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担当不同的历史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 A继往开来,发展中华传统道德文化 B努力奋斗,创造个https://www.jianshu.com/p/34fc3639db90
13.《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绪论知识点及练习题A、享受B、实践C、奋斗D、梦想 7、没有崇高的( ),就会导致精神上的“软骨病” 。 A、信仰B、精神境界C、精神追求D、理想信念 8、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 ) A、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调节的领域相同B、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现方式相同C、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施载体相同D、法律https://www.wjx.cn/xz/251720581.aspx
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32.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https://www.meipian.cn/361rg1z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