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事业单位招录公告什么时候出

>>>>>>扫码一对一咨询,领取资料试题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编备考技巧

判断题(正确为A,错误为B)

9.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环境建设离不开法制环境的保障。()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

第二步,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环境建设离不开法制环境的保障。为贯彻这一基本理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用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因此,本题正确。

10.非洲国家喀麦隆比亚洲国家日本的经济差。那么喀麦隆的恩格尔系数比日本的恩格尔系数大。()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经济知识。

第二步,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拓展】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4.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

A.没有选举权

B.停止行使选举权

C.可以行使选举权

D.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所以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可以行使选举权。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不是《宪法》明文规定的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6.下列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是: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总理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因而有权提出修改宪法是主体有两个,分别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我国宪法的制定机关是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大;解释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我国古代诗文创作中常以“杨柳”这一意象表现离别。()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杨柳最早就是柳树的意思,因为一到春天,柳树就会飞絮,很容易引起古人的伤感。“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思念。

2.李白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答案】错误

第二步,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诗史”是指杜甫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善陈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明代的《杜臆》作者王嗣爽,他在《梦少陵作》一诗里写道:“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李白被称为“诗仙”。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THE END
1.得法2单选题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是( )。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 )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单选题 青春是用来( )的。 单选题 没有崇高的( ),就会导致精神上的“软骨病”。 单选题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 ) 单选题 法律和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https://www.kaoshibao.com/online/paper/detail/?paperid=18735337
2.自学考试《思修》精华考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自学考试万题库整理了“自学考试《思修》精华考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更多关于自学考试资料请加微信“万题库自考”。 2025年自学考试考试精选考点资料下载 自考精选高频试题每日练 点击加入>>> 2025年自考报名答疑群已开放!专业老师答疑,速进~ 2025年自学考试备考进行中,考试吧推荐“自考《思修》精华考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https://www.exam8.com/xueli/zikao/dianbo/202412/4937607.html
3.齐参与宪法宣传周答题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 ),不受法律追究。 A.发言和表决 B.一切行为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倡导( ),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A.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I3NzcwNQ==&mid=2649480647&idx=5&sn=5f01030936f6886ebd9415b67cd1de98&chksm=823b833d44d795e21ccf274b34d44fd210b224bebe7ebd0169abc7ad327ba7f7fcd999e3ac48&scene=27
4.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 ) A.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B. 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现方式相同 C.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7677474640698330&fr=search
5.“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法律和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A.调节的领域相同B.实现的方式相同C.实施的载体相同D.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作用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https://www.shuashuati.com/ti/bd6309311bac4f44a380580b4f6b09c8.html?fm=bdbds3d73df7776c78346a8bca19c83d72e16
6.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和法律虽然是不同的管理方式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和法律虽然是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道德和法律也是相辅相成的。这句话是强调 A、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调节领域相同 B、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现方式相同 C、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施载体相同 D、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https://wenda.so.com/q/1679373311215660
7.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实际上强调光明日报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经验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实际上强调了法治与德治的密切关联。表现在(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强化道德对法律建设的促进作用③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2185220
8.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A. 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一的双方 B. 道德以法律的存在为基本前提 C. 法律更多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D. 道德集中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A符合题意,“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表明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a9ca9a97c8947612549f27f0e7d22b98.html
9.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则,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 A.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调节的领域相同 B.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现方式相同 C.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的实现载体相同 D.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https://www.diandahome.com/8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