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沦丧的终点就是法律的严惩声音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顾名思义,行善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作恶也会受到惩罚。但可能有人会质疑,有些人做了一辈子好事还是贫困潦倒,有的人坏事做尽却依然过得潇洒风光。但笔者认为,我们不能以世俗的得失利弊来看所谓的“报”。行善者获得的善报至少有内心的丰盈和受助者的感激,以及街坊邻里的一句“这人靠谱”;而作恶者的“报”,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因为一个人道德沦丧到一定程度时肯定会不同程度的触犯法律。法律源自道德,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它以强制力维护着社会的公序良俗。

所以,即使你身边某个大家公认的大恶人依然名利双收、平步青云时。请不要以为他会一辈子高枕无忧、稳如泰山,他很有可能过一段日子就会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因为即使道德谴责、千夫所指都不能把他怎么样,最后还有法律来治他。

中式快餐连锁“真功夫”前董事长蔡达标就是因道德沦丧到极点,最终被法律严惩的例子。

1991年,蔡达标和潘敏峰喜结良缘。结婚后,夫妻两开了一家五金店,不久后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此时潘敏峰的弟弟潘宇海在经营一家甜品店,生意非常红火。潘宇海见姐姐姐夫日子过得很拮据,又还没有找到未来的方向,就让蔡达标两口子入股一同经营甜品店。从1994年到2003年,甜品店先后改名为“168蒸品餐厅”、“双种子”,连开了几十家分店,蔡达标也跟着小舅子走上了一发不可收拾的致富之路。

2004年,“双种子”改名“真功夫”。第一家改头换面的“真功夫”餐厅在广州开业,主打营养、健康的理念,和当时的洋快餐品牌贴身肉搏。“真功夫”还大胆启用形象酷似李小龙的“功夫龙”做自己的品牌形象。虽然没有给李小龙的后人一分钱,却在无形之中赚足了名人效应。仅仅第二年,真功夫的门店数量就超过了一百家,成了中式快餐连锁的第一品牌。

2003年,蔡达标和潘宇海口头约定,轮流做董事长,五年一换。从那以后,蔡达标作为“真功夫”的董事长,在各大媒体上抛头露面,成了公司的代言人。

事业风光的同时,蔡达标在情场上也甚是得意,从1996年第一次被发现出轨之后,接下来的几年里,蔡达标的婚外情频频曝光,什么小三小四小五小六,一个个地冒了出来。即使在妻子潘敏峰怀孕期间,蔡达标也没有停下他不断尝鲜不断猎艳的脚步。而潘敏峰为了给两个孩子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一直在忍气吞声。

2006年,心灰意冷的潘敏峰最终还是忍无可忍决定离婚,但是她的底线是两个孩子得归她养。蔡达标趁机揪住潘敏峰的母爱心理,恬不知耻地提出要拿她手里的股权来换抚养权。就这样,蔡达标得逞了,他从潘敏峰手里拿到了25%的股权,加上自己的25%,一共拥有了“真功夫”一半的股权,终于能够和潘宇海平分秋色、分庭抗礼。

在从前妻手里拿到股份以后,蔡达标就对真功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入了风险投资机构,引进了职业经理人,在管理机制上“去家族化”,为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做准备。名义上他是“去家族化”,实际上他想去掉的只是潘家。至于他蔡家的兄弟姐妹,那是一个个地安插进公司委以重任。慢慢地,蔡达标把真功夫的经营大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而一样拥有50%股权的潘宇海却被架空,被排挤出了日常的管理工作,甚至连财务资料都无权查看。

潘宇海一直忍到了2008年。按照蔡达标和潘宇海当初的约定,到这一年,董事长该轮到潘宇海来当了。没成想,蔡达标非但没有遵守约定,还停掉了前妻潘敏峰还有潘宇海妻子在公司的工资和社保。

尤其让潘家感到气愤的是,当初潘敏峰甘愿放弃25%的股权,是为了拿到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谁知道,蔡达标拿到了股权以后,对孩子也不放手。2009年,潘敏潘敏峰一纸诉状,把蔡达标告上法庭,要求索回当初让给蔡达标的那25%股份,而她弟弟潘宇海也开始谋求重新掌控公司。蔡达标则注销了潘宇海的门禁卡,让他进不了公司的大门,还以“妨碍公司经营”为由,起诉了潘宇海和潘敏峰。

就这样,围绕着真功夫的控制权,一场内斗大戏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曾经的丈夫和妻子,曾经的姐夫和小舅子,撕破脸皮、反目成仇。

最后,经过调查,法院认定蔡达标犯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因为一系列的债权纠纷案,蔡达标所持有一部分股份也将被司法拍卖。

无路可走时小舅子伸出了援手,带他走上了致富路;妻子多年来对他都是无条件的支持和忍让,忍辱负重维护着家庭的完整。可这些换来的是什么?是蔡达标对潘敏峰的始乱终弃和对潘家人的赶尽杀绝。蔡达标的心狠手辣和不择手段让他尝到了不少甜头,毫不夸张的说,他在道德的沦丧中平步青云,甚至高枕无忧。但他不知道的是,道德沦丧的终点就的是法律的制裁。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更是道德的底线”,就是要用强制手段给那些突破道德人伦底线的“恶人”以“恶报”,从而换得政通人和、民心所向。

THE END
1.“内心法”的内涵来源与实践张军院长强调要“努力使司法审判对法律条文的‘文本法’适用,符合包括当事人在内的人民群众感受的‘内心法’”“使法律法规从刚性约束的‘文本法’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的‘内心法’”。“内心法”源于社会实践,体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知与诉求,是人民群众结合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和社会主流价值观进行评价判断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158683762482488&wfr=spider&for=pc
2.法学第一课陈卫东:追寻心目中的正义陈卫东:首先,应当积累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法理学、宪法学甚至法制史的学习至关重要,刑事诉讼法的学习也离不开对刑事实体法的研究,因此学好刑法学也十分重要。其次,大学期间要做好对于法律条文的研读,这是学好刑诉法的起点和归宿。再次,要多研读相关法律专业著作,积累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wNzMwMjg0MA==&mid=2247500879&idx=2&sn=ab012b0f56fa36410f3d8f564e666571&chksm=c121ea12be845642975929f42eb369389d24ec7df4960431d657d5e68b6c9cc3b441d3754014&scene=27
3.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综合?高端论述?人性里面既有良知,又有欲望。面对诱惑丝毫不曾动摇的人,少之又少。每个人内心的贪欲与邪念,既要靠道德的约束,也要通过法治防范。法律的核心就是保护人的权利和尊严,而良好的道德风气又会促进法治的建设。[文稿][PPT]2015-09-27 15:07:00 来源: 宣讲家网 我要评论(3) 校对:田甜责任编辑:平晶晶 11http://www.71.cn/2015/0927/839881.shtml
4.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A. 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一的双方 B. 道德以法律的存在为基本前提 C. 法律更多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D. 道德集中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A符合题意,“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表明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a9ca9a97c8947612549f27f0e7d22b98.html
5.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思想道德的共同点在于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思想道德的共同点在于( )。A.都发挥引领和教化作用B.都发挥规范和强制作用C.都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D.都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答案解析,刷https://www.shuashuati.com/ti/361a160dfaf44a23b4207208f77c125e.html
6.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和法律虽然是不同的管理方式【解析】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就说明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选项ABC说法都是错误的,二者的调节领域和实现方式已经实施载体并不相同。 【干扰项】ABC。选项ABC说法错误。故选D。 00分享举报您https://wenda.so.com/q/1679373311215660
7.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句话说明 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 参考答案:错误 重点推荐指数: 答案解析 ()用“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这句话来表达法律与自由的一般关系。 A.康德 B.黑格尔 C.洛克 D.亚理士多德 重点推荐指数: https://www.shangxueba.cn/zj21415.html
8.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则,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A 对 B 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 A . 法律和道德都是上https://www.diandahome.com/83847.html
9.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B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C法律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D道德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 E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999/8893617.html
10.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是否正确律师普法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是正确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https://www.110ask.com/tuwen/6641390689127463445.html
11.豫章师范学院法律法规专题学习网站“双刃剑”,依法依规行使可以造福人民,违法违规行使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https://www.yuznu.edu.cn/html3/202212080915284470.html
12.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精选五篇)(二)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第一,法律应包含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dyrkqz0.html
13.“明刑弼教”,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政法机关要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同时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参考资料: 《尚书》| 团结出版社 《名公书判清明集改释》| 法律出版社https://culture.southcn.com/node_fa91463dd3/5a9bd725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