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关于宪法的这些知识点你知道吗?辽东学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我国现行宪法包含哪些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共143条,分为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明确了我国国家根本任务以及指导思想;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政体以及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基本社会制度;进一步强化公民基本权利;充实国家机构的规定;规定了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强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等方面。

三、谁有权对宪法进行修改解释

宪法的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的解释权主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

宪法的监督实施主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四、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实施后经历了几次修改

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先后5次对1982年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十分重要的修正,形成了52条宪法修正案,使宪法更加完善。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颁布过几部宪法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先后通过了4部成文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通过并公布施行。

六、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议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

(2)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

(3)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

(4)保障妇女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保护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正当权利等。

七、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有哪些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THE END
1.尊宪崇法以宪为纲知法守法一起学习宪法知识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的地位是什么?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现行宪法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一起来学习。 我国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https://www.ynrd.gov.cn/html/2024/fazhixuanchuan_1205/4030805.html
2.在我国,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是指法律的整体在我国,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是指法律的整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狭义的法律是指( ) A. 宪法 B. 法律 C. 行政法规 D. 地方性法规 题目标签: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行政法规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https://www.shuashuati.com/ti/42d07aed682e49639a2995e803eda07c.html?fm=bde3925d326e3dc5fc9ea92f0613389821
3::论宪法与其他法律形式的关系摘要宪法作为根本法, 它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制定的, 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等其他法律形式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特性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一切法律形式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法律依据, " 合宪性" 是宪法时其他一切法律形式的正当性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宪法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在一个国家的法律形式体系中, 宪法是居http://iolaw.cssn.cn/zxzp/200807/t20080717_4601225.shtml
4.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法律指的是律师普法广义上的法律(指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章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还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狭义上的法律,仅指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称。包括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制定)、普通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https://m.110ask.com/tuwen/15263325816861655063.html
5.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中的先后顺序之所以将其作为狭义解释的最后一种方法,是因为这种解释方法将部门法置于宪法条文的审视之下,是在法律条文出现重大争议而难以通过其他狭义解释方法判断的情况下才能运用的解释方法。在各种解释方法中,有学者认为,在进行了文义解释之后,就应该进行合宪性解释,因为各种解释的重点是考察其是否符合宪法。但笔者认为,合宪性解释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334
6.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区别(为什么不用宪法作为判案的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区别? 1、概念含义不同: (1)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3)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https://www.tscdq.com/falv/1704.html
7.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法理基础的澄清与重构宪法研究[37]德国学者因此说,这样理解的基本权利从“公民—国家关系中的原则与保障转型为整个法秩序的最高原则”[38],即“不再只具有针对国家的单一维度,而是……发挥全面效力”[39]。换言之,宪法不再只是规范国家权力的、狭义的“国家的法律基本秩序”,而是包括国家与社会在内的整个“共同体的法律基本秩序”。[40]http://www.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15050
8.2020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法的渊源即为宪法赋予国务院的18种职权。 试题回顾: 以下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有哪些?:() A.民法总则 B.行政法规 C.判例 D.习惯 【答案】AB。解释:A选项,民法属于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属于正式渊源中狭义的法律。而CD选项中属于属于非正式渊源的范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https://m.offcn.com/jzg/2020/0608/48623.html
9.第一节志书编纂要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章从狭义的法的概念来说,法包括宪法、法律和法规。按照法的功能排序,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次是法律,再次是法规。志书编纂,必须严格遵守,依法修志。 (一)符合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https://www.difangzhi.cn/ztzl/zs/zsbz/202105/t20210525_5335824.shtml
10.解析我国法律位阶等级高低之分普通法律和基本法律都统称为法律(狭义),法律的效力仅次于宪法。普通法律和基本法律的区别在于,普通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 在现实生活中,基本法律与普通法律一般不会发生相抵触的情况,故而也可以将基本法律与普通法律视为同一位阶,具有同一效力。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70450406_1070450406.html
11.滕祥志:公法视域的涉税“举报首先,行政机关作为义务的来源分为三种:法律规定、先前的行为、合同的约定。但“法律”是作广义宽泛的理解还是作狭义的理解?广义上,法律既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狭义上,法律只能是宪法和立法机关制定的其他法律文本。判定行政机关的作为义务来源只能是立法机关的制定法。因为,我国国家权力可以http://www.naes.org.cn/cj_zwz/xsyj/czjjzlyj/ssyjs/201303/t20130318_42769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