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学法时习之丨以宪为纲知法守法一起学习宪法知识

学法时习之丨以宪为纲知法守法一起学习宪法知识

梁秋坪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的地位是什么?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现行宪法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一起来学习。

我国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通过四部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

现行宪法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现在共有1个序言、4章、143条。其结构为:序言,共13个自然段;第一章“总纲”,共32条;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24条;第三章“国家机构”,分为8节,共84条;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3条。

有权修改宪法的主体是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

宪法由谁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宪法的修改需要多少人表决通过?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进行宪法宣誓吗?

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对公共财产及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是如何规定的?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THE END
1.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zhanseog.com/ke-yan-jin-zhan/439609.html
2.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与作用在一个社会中,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基石。100条法律法规不仅仅是一系列条文,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百条法律法规背后的意义 法律基础:100条法律法规为整个国家立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没有这些基本规范,其他更具体的法律将无法得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wen-xian/441.html
3.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而制定的命令性文件。它们不仅体现了国家意志,也是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法律法规的分类 根据其内容和功能,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大类: 宪法层面:包括宪法本身以及关于宪法解释、修正等方面的规定。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7962.html
4.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 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 基本 法律: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系统,包括宪法、国籍法等。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5.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之间的区别②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二位的是法律,然后是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排在最后的是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下位法不能与上位法相冲突,否则无效。③内容不同。狭义的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当中最重要、基本的的社会关系;广义的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要广泛复杂的多。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37596447305103580.html
6.普法宣传知法懂法与法同行!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jI3MDQ4Ng==&mid=2247548188&idx=2&sn=c17730aa1efa1a1a72ef613f5fccb4c3&chksm=ed118636e71480b10678faf2740732c1c5ddf9096722742f574dc50ef8a0ca67b7fb1818b649&scene=27
7.黄金荣:“规范性文件”的法律界定及其效力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是一类《立法法》没有规定却在法律实践中会对公民权利和义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文件,其效力是不言而喻的,根本的问题是其效力位阶问题。 文章来源:《法学》2014年第7期。 摘要:“规范性文件”的含义在法律领域存在狭义化使用的趋势。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应该高于相应主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204033.html
8.国研财经观察双周刊推动依托公路超限检测站,由交通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消除违法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单独实施处罚记分的治超联合执法模式常态化、制度化。年内将货运车辆年检(安全技术检验)和年审(综合性能检测)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合并。精简快递企业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备案手续。年内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http://vocationaledu.drcnet.com.cn/www/maillist/5540/n-2017Y08M31D13.html
9.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6篇(全文)法律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是1987年9月5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公布的,其解释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d78n23c.html
10.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七章 代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委托代理 第三节 代理终止 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十章 期间计算 “北大法宝”法律法规库已第一时间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点击【详细】查阅全文 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11.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https://baike.sogou.com/v7620931.htm
12.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中的先后顺序宪法是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规范,任何法律都不能与之冲突,因此需要运用合宪性解释的方法验证解释结论的合宪性。之所以将其作为狭义解释的最后一种方法,是因为这种解释方法将部门法置于宪法条文的审视之下,是在法律条文出现重大争议而难以通过其他狭义解释方法判断的情况下才能运用的解释方法。在各种解释方法中,有学者认为,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334
13::政府立法的几个理论问题按理说,国务院代表国家处理对内、对外的行政事务,其制定的行政法规对外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广义的)的一部分,对内是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行政法规的效力范围与法律适用的时间、空间和主体别无二致;在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限关系和效力等级上,行政法规又在地方性法规之上,属于中央一级的立法。为什么国务院http://iolaw.cssn.cn/zxzp/200412/t20041214_4594482.shtml
14.法律法规条例办法意见实施细则这些法律属于怎么区分条例多见于国务院极其各部委依照法律法规来作出的实施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 办法、意见多是对某部法律法规在适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规则和建议。 实施细则顾名思义就是实施某些法律法规的具体操作办法和流程等。 这里面法律法规的效力大于其他 法律:这里是指狭义的法律,即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全国http://tt.ye-su.cn/yy/eyey2ssyaae9a2et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