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总称。那么你对法律制度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来给你科普一下什么是法律制度。

定义

法律所指的是一个国家用来规范国家各方管理的一个政策。在法律制度里,包含很多的法规和政策。如何使法律制度能执行到位,主要不是强制性的执行,而是法律制度对自己国家的可行性,也就是说符合人性化的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总称。法律制度从宏观角度来说,与法系的概念比较接近。

①一国的立法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总称,即通常所称的“法制”。

②法律制度是指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的各种制度。

③法律制度是指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各种制度。

它调整了多少社会关系就包含有多少种具体的法律制度如行政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婚姻家庭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教育文化法律制度及狭义的法律制度等。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构成法律部门。一国的立法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总称,即通常所称的“法制”。法律制度从宏观角度来说,与法系的概念比较接近,我们不能把制度等同于法律条文。

广义

则是指在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体现社会制度的各种法律制度、它调整了多少社会关系就包含有多少种具体的法律制度如政治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家庭法律制度、文化法律制度及狭义的法律制度等。

一种良好的法律制度有着3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是法律的权威,

第二是良好的司法官员,

第三是简单易行的诉讼程序。

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以书面证照和其他方式允许其从事某种行为,确认某种权利,授予某种资格和能力的行为。

行政许可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法律制度,也是国家为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利等而设立的具有多方面功能的制度,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重视和广泛运用。

许可的本意是禁止的解除。对一般人都限制或禁止,但对符合条件者解除限制或禁止。如对一般人都禁止驾驶汽车,但对取得驾驶执照者却允许开车,就是一种许可。驾驶汽车需经许可,其原因在于,驾驶汽车可以大大提高行动效率,因而给汽车驾驶者带来利益;但驾车有潜在的危险性。许可的目的就是控制其危险性。

许可因其控制程度的不同而有特别许可,如佩枪许可;一般许可,如采矿许可;以及符合公开、法定条件即可登记的许可等,还有各种专业资格的设立和取得制度等等。几乎所有的法律、法规、规章都无不规定各种批准和审批制度。

很多许可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许可法,因而各个领域许可制度的建立显得无序,甚至出现某些混乱。一些并不需要许可的事项,纷纷被规定必须经某些行政机关“批准”。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可与收费的联系,一项许可、批准、年检,就要收费若干,成为某些行政机关创收的手段之一。也许这正是出现乱设许可的关键原因。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许可的设定与程序。一方面,许可没有设定权的限制,一些无设定权的政府或政府的各部门、部门内的各机构都纷纷自设许可制度,百姓办事有盖不完的章,走不完的程序,以致背离了效率与便民的原则,并且潜伏着许多引发腐败的危机。另一方面,诸如许可的听证制度、不得单方面接触的制度、时限制度、效力制度、许可标准和条件的公布制度等等,都尚未建立。

因此,制定统一的行政许可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许可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制定行政许可法已经列入九届全国人大会立法规划,希望这一至关重要的法律能早日出台。

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予以制裁的制度。它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属于国家三大法律责任,即行政、刑事、民事法律责任中的行政法律责任。全国人大已于1996年通过了行政处罚法,它所建立的主要原则和制度是:

第一,行政处罚法确立了几项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行政法原则。

1、处罚法定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法无明文规定不得处罚,它与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公民只有在实施为法律所明文禁,并规定要给予惩罚的违法行为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受到惩罚。

2、处罚适当原则。行政处罚应与公民违法的事实、情节和社会危害相适应,不能过重过轻。这也就是在

处罚领域里的公正原则,这一原则在行政机关作出不利于公民的决定时,应该普遍适用。

3、听取意见原则。行政处罚法规定,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必须听取对方的陈述和申辩,否则,行政处罚无效。

其后,在行政处罚的程序中又规定了听证程序,即当作出严重的处罚决定时,当事人可以要求听证的制度。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正在逐步完善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在行政机关作出影响公民权利的决定时,必须充分听取对方的意见,不能不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固有含义。听证制度把这一民主原则法律化、制度化了。

第二,行政处罚的设定。设定或称创设,是指对何种行为可以给予处罚,以及给予何种处罚的法律确认。行政处罚法第一次将处罚的设定权与规定权分开。规定是指已有上位阶法律规范规定了行政处罚的情况下,下位阶规范就只能在上位阶规范所规定的行为、种类、幅度以内作具体化规定。行政处罚是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依法给予损害的制裁措施,而人身权、财产权又是公民诸多基本权利中最为重要的权利,因此,行政处罚的设定权只能属于法律。但由于实际情况的需要,不可能由法律包揽一切行政处罚的设定,这就需通过法律将部分设定权授予其他国家机关。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授予行政法规的

设定权比较大,除人身自由处罚外,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其他各种的处罚;授予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要小一些,除人身自由处罚外,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也不得设定;授予规章的设定权就更小,只有警告和罚款两项。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处罚。这是法律保留原则在行政处罚法中的具体体现,对其他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有普遍借鉴意义。

第三,行政处罚的程序。行政处罚法关于处罚程序的规定,是我国法律首次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程序作出最为完善的规定。行政处罚程序分为两大部分,即作出处罚决定的程序和执行程序两大部分。

1)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又分为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简易程序即当场处罚程序;一般程序即需要调查取证的程序和听证程序。行政处罚法对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的程序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这一规定对于规范行政处罚权的行使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其中关于听证程序的规定,是我国法律第一次建立的制度。此后,听证制度又为价格法所吸收。

立法法草案中关于立法程序的规定,也引进了听证制度,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法律规定听证制度。应该说明的是,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听证,属于正式听证,即审讯式听证,在形式上近似于法院的开庭审理,但听证是在行政系统内进行的,程序也较庭审简单。在实践中用得更多的是非正式听证,虽也有听证官主持和听取意见,但程序较正式听证更为简便。

2)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有两点特别引人注意:

一是建立了行政处罚的裁执分离制度,即作为处罚裁决的机关和收缴罚款的机关分离;

二是建立行政处罚的收支两条线制度,即罚没所得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与处罚单位的财政要完全脱钩。

THE END
1.什么叫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网密山市法院网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网虎林市法院网鸡西市鸡东县法院网鸡西市城子河区法院网鸡西市滴道区法院网鸡西市麻山区法院网鸡西市梨树区法院http://jxhs.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0213
2.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四、如何有效实施法律法规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渠道提高公众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在学校教育中融入法律知识,使新一代更早接触并理解这些概念。 强化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监察体系,对执行力度不足或者存在违反规定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3.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不仅包括了基本的法理学原则,还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具体法规,如民商法、刑事法、行政法等。了解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还能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提供依据。 三、合同法中的权利义务界定 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59907.html
4.狭义上的法律的执行是指法律的活动狭义上的法律的执行是指法律的活动 2 小时前 狭义上法律的执行,主要是指依据司法机关的裁判、仲裁或者行政裁决,强制性地进行规范行为或自愿地执行协议、合同等法律文书。这包括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执行法院的判决,以及民事案件中被告履行法院的判决或调解协议。在此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所规定的义务,可以向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522809453347687140.html
5.狭义的法律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称为行政执法更多“狭义的法律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称为行政执法。()”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宪法具有最高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漫长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 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4157580.html
6.狭义的法律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称为行政执法狭义的法律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称为行政执法。 狭义的法律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称为行政执法。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①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 北武汉教师信息 网微信公众号。 ②点击菜单栏“义务教师”,即可0元领取教师统招备考资料。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630251.html
7.狭义上的法律的执行是指()执行法律的活动单项选择题狭义上的法律的执行是指( )执行法律的活动 A.国家司法机关 B.国家监察机关 C.国家立法机关 D.国家行政机关 点击查看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http://www.ppkao.com/tiku/shiti/232db0be79924922b394d794c39b0e3e.html
8.狭义的法律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称为行政执法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题目 [判断题] 查看参考答案https://www.shangxueba.cn/4767446.html
9.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 ) A. 国家权力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B. 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C. 国家司法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D. 所有国家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f6e408c09fd406f8df9f5289a54a7a5.html?fm=bdbdsd37ae552cf28960b383ab7da8e2259bf
10.国家司法考试:法的运行考试答案(题库版)考试题库A.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 B.法的实施方式可分为两种:法的执行与法的适用 C.通常所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指的是狭义的执法 D.司法权专指审判权,即适用法律处理案件,作出判决和裁定 点击查看http://www.91exam.org/exam/87-2962/2962293.html
11.法理学知识点背诵合集(下)立法程序,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步骤和方法。狭义的立法程序仅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法律的程序。 法的制定作为一种国家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立法程序是法律规定的程序。立法程序法定既体现了立法活动的严肃https://www.scwanxue.cn/kyzx/zhinan/1023.html
12.考点剖析法律执行的内涵法律执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指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考点剖析】法律执行的内涵”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https://www.med66.com/yixuekaoyan/gonggongke/li2208136701.shtml
13.法律的执行和法律的适用有什么不同吗律师普法法律的执行和法律的适用区别于是否执行相关法律行为。法律执行的结果是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法律执行,广义上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适用法律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法定性,国家https://www.110ask.com/tuwen/7752908847137609194.html
14.法律运行包括哪四个主要环节(三)法律执行 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大部分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法是http://www.mfgclaw.com/chanye/zhineng/17488.html
15.(45)6.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ppt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拆除违章建筑广义上狭义上是指行政执法(二)法律执行——执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622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