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B)A、党的先进性B、执政为民C、社会主义国家D、党章13、总结党八十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围绕党的(B)来展开。
A、党章B、中心任务C、改革任务D、主要任务14、始终做到(A),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根,力量之源。
A、三个代表B、以人民利益为中心C、经济建设为中心D、国家利益为中心15、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B)A、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B、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C、基本普及高等教育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三、简答题。
1、《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义务教育目标是什么?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2、新课程应如何重建学生生活?课程目标设计应着眼于建构学生的可能生活。
课程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应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情。
3、“三个代表”的涵义及精神实质是什么?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其内容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论述题。
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教师之间应怎样团结协作,有哪些经验教训。
1、担任统一学科的教师要从教好学生这一目标出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实际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不应该过分抬高自己的地位,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新老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应主动地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他们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可以使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
3、优秀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学习。
在教学工作中,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是全体教师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应当虚心向他们学习,防止产生嫉妒心理或求全倾向。
4、不同学科的老师,特别是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要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互相配合。
在实际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长处,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要互相理解。
在工作中,我们要尊重和服从学校的领导,认真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努力。
6、教师与辅导人员、后勤工作人员也要相互尊重,互相支持。
在工作中,要尊重他们的劳动,以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办好学校是十分重要的。
2021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二)一、[判断题]a正确b错误1.人格的形成一方面是特定文化对个体的直接影响,使特定的人接受一定的伦理文化,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道德主体自身不断从客观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追求价值与人格的理想,从而实现其人格的改造和提升的过程。
a2.教师公正实际上就是要在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处理上实现某种中度。
a4.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素养的希望在师德的养成。
a5.广义的师德范畴就是指可以纳入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并需要专门研究的基本概念。
b8.教师劳动关系的丰富性和这一关系调整所具有的自由度决定着必须有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
a10.幸福就是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自然性、即时性的快感。
b11.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
a12.教师公正,教育必然公正,所以二者是一回事。
b18.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这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a19.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
b20.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人性质和自由性,在某种意义上,教师的劳动就表现为“良心活”的特点。
a21.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可见,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a22.一个教师的举止既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又表现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意。
a23.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b24.现代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在人们的相互联系中进行的。
a25.团结协作与相互激励公平竞争是矛盾的。
b2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
a27.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处于“知识爆炸”时代,所以多读书毫无用处。
b28.教师热爱学生,一定要做到对学生公平公正,不分优劣,不分好坏,不分美丑,一视同仁。
a29.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矛盾的。
b330.教育是一种感化人心、塑造灵魂的工作,而"感人者莫先于情"。
a31.当前的在校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主体,由于家庭生活空间与心理空间的狭小,在很大程序上促成他们的"自我专注",教育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基本不可能。
b32.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a33.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实现。
b34.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a35.依法执教是教师的责任,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毫无关系b。
a37.家长们有的"望子成龙",有的"望女成凤",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思想。
b38.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各级行政机关。
b39.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b40.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
b二、单项选择题1.依法治教的重点是.[c]A.教育法学教育和研究B.教育法律的遵守C.各个教育部门按照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来治理教育,依法指挥、组织、管理、实施、监督、参与教育活动D.教育立法2.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c]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C.教师和学生D.教育领导和教师3.伦、理二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古人之伦主要是指.[d]A.音乐的节奏或旋律的适当安排B.“伦者,轮也”C.亲戚关系D.人际关系4.“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句话出自.[b]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5.在《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孔子“仁”的中心是.[a]A.爱人B.人心C.诚信D.谦让6.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
这就是.[a]A.依法执教B.爱岗敬业C.热爱学生D.严谨治学16.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大法的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a]A.教师B.学生C.学校D.学习21.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教师应该.[c]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22.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a]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23.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b]A.表美B.道美C.风格美D.形体美24.教师、学生合法权益集中体现是.[a]A.学校合法权益B.教育行政部门合法权益C.学校领导的合法权益D.社区的合法权益25.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d]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26.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27.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就是.[a]A.依法执教B.爱岗敬业C.热爱学生D.严谨治学36.教师要成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最好采取哪种策略.[c]A.“取法乎下”B.“取法乎中”C.“取法乎上”D.“无法即法”37.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从公正的性质上看,公正可以分为.[cd]A.“我—我”公正B.“我—你”公正C.报偿性公正D.惩罚性公正24.要作到教育公正,教师在实践教育公正目标上应当注意.[abcd]A.自觉进行人生修养B.提高教育素养C.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D.作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25.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两个方面前提条件,即.[ab]A.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B.广义幸福能力的培养C.自我幸福能力的培养D.给予他人幸福能力的培养26.教师公正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十分重要。
这一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cd]A.对学生心理B.对学生生理C.对学生个体D.对学生集体3.[判断题]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A.正确B.错误请选择答案:B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A.正确B.错误请选择答案:B5.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各级行政机关。
A.正确B.错误请选择答案:B6.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
A.正确B.错误请选择答案:A8.伦理学与心理学对人格的解释是一样的。
A.正确B.错误请选择答案:B9.[单项选择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教师应该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请选择答案:C10.[单项选择题]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C.教师和学生D.教育领导和教师请选择答案:C11.[单项选择题]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请选择答案:D24.[单项选择题]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A.依法执教B.教书育人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请选择答案:B2021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三)一、填空(40分每题2分)1、师德修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2、以德兴教的根本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3、(民主、平等、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4、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的权利,此项权利称为(管教权)。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的要求。
6、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书育人原则、乐教勤业原则和人格示范原则)。
7、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政府(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并且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9、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布资格证书。
10、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1、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授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12、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策略有(积极的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13、现代课堂教学的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教科书及教学参考提供的知识),二是(教师个人的知识),三是(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14、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每门课程都对三个目标进行了有机整合,这三个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5、学生的道德活动是建立在(意志活动)基础上的思想品德内化活动。
16、学生的审美活动是建立在(情感活动)基础上的。
二、选择。
(15分每题2分)1、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师德规范(A)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为人师表D、以法执教2、教师自我修养应该是(B)A、坐而论道B、知行统一C、养成习惯D、闭门造车3、为帮助接受义务教育的贫困生就学,国家的措施是(D)A、为其免去全部费用B、为其免去杂费C、减少杂费D、设立助学金4、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由当地(B)批准。
A、教育局B、人民政府C、人大D、学校5、《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未满(C)周岁的公民。
A、10B、16C、18D、201、《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义务教育目标是什么?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3、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是什么?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论述题。
(15分)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教师之间应怎样团结协作,有哪些经验教训。
五、教育案例分析(10分)例:河南省某镇一所小学,为了迎接上级教育部门教学检查,该校三(3)班班主任李老师受校长委托通知王大军同学不准到校上课,理由是王大军同学平时调皮倒蛋,不遵守课堂纪律,成绩很差。
为了达到评价好印象,故勒令该生停课一周。
这位班主任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评析。
2021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四)一、填空题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