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3《善用法律》电子课本+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正当防卫

初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3《善用法律》电子课本+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

电子课本

视频讲解

知识点

5.3《善用法律》

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么做?

要积极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提供法律服务和救助的机构有哪些?

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法律援助中心。

3、寻求法律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的含义、地位、类型:

(2)途径: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行使诉讼。

5、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必要性: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6、怎样应对违法犯罪?

(1)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到找到法、解决问题靠法。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青少年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要讲究智斗。对歹徒行凶,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2.初中生小李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诉讼费用,可小李一定要为爸爸讨回公道。这时小李应该懂得()

A.采用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B.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维权

C.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D.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维权

3.七年级学生小涵在网上连载自己的原创小说时,无意中发现有人抄袭了自己的作品并在某著名文学网站上以原创名义进行发表,对此,小涵可以采取的行动是()

A.与朋友一起对抄袭者进行人身攻击

B.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C.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D.与抄袭者直接争吵

4.作为青少年,面对不正义的行为,你的正确做法是()

A.我们是未成年人,可以不管

B.讲究智斗,如拨打“110”报警

C.上前制止,如不听对其严惩

D.喊几个朋友来将施暴者揍一顿

5.小李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竟以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不还。万般无奈,小李要用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讨回工资,该手段是()

A.请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B.到当地人民法院状告工地负责人

C.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D.通过媒体曝光工地负责人的行为

A.不应该,给爸爸添麻烦

B.是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C.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

D.不履行公民义务,纵容违法犯罪行为

7.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A.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8.正当防卫不仅是免除正当防卫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而且是公民与不法侵害作斗争的法律武器。下列不属于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是()

A.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B.针对不法侵害者亲属

C.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D.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9.八年级学生王枫的父母因车祸去世。王枫的姑姑以王枫年纪还小为由,把王枫父母的遗产全部据为己有。王枫要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可以()

①本着和睦团结的精神,通过与姑姑协商处理

②以死相威胁,要求姑姑返还父母的遗产

③协商不成时,可以通过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来维权

④寻求法律救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0.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如图,电动车被盗),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①忍气吞声,任其侵害

②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③到执法机关控告

④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近年来,大连法援机构受案数量逐年上升,每年为贫弱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均在1000件以上,大连法律援助机构5年来共办理法援案件逾5000件,无一例投诉。对此,大连市法律援助中心表示,大连法援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加强非诉案件的参与力度,为民事纠纷中的贫弱群体提供帮助。法援对象不再要求必须具有大连户籍。外地来大连的打工人员、外地来大连上学的大学生、甚至来大连的旅游者,都有可能成为法律援助对象。

(1)我们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2)列举你所知道的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3)为什么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2.在武汉,有一个10岁女孩被3名歹徒劫持后,利用歹徒吃夜宵之机,趁歹徒不备,一面向饭店老板暗指3名歹徒,一面表情痛苦地用双手卡自己的脖子,老板明白后立即设法报警。几分钟后,3名歹徒被民警抓获。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面对歹徒行凶,你会怎么做?

1

答案解析

1.【答案】D

2.【答案】D

【解析】本题中属于民事纠纷。故A、B不选。C为错误选项,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合法权益。

3.【答案】C

【解析】公民应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的做法错误,会导致新的违法行为出现;B的做法是法律意识薄弱的表现,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的做法错误,既不利于维护自身的权益,也有可能损害自己的名誉。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维护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面对不正义的行为,我们要见义智为,可以求助于他人或者报警,其中A、C、D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B。

5.【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权手段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中诉讼手段是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所以正确答案选B。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内容。面对不法侵害,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勇气,而且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所以B正确,A、C、D说法是错误的。小丽的做法是积极履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表现,巧妙地借助他人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值得提倡,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

7.【答案】A

【解析】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机智又要勇敢。据题干,未成年人受到伤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寻求法律服务和帮助;故选C。

8.【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当防卫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能力。根据所学,正当防卫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对不法侵害者本人,采取的不超过必要限度的措施,所以A、C、D观点正确;B观点错误,此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B。

9.【答案】C

【解析】王枫可以通过协商、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做法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排除,故选C。

10.【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受到非法侵害时,①忍气吞声助长违法行为,不利于维权;②非法手段报复,是违法行为,不可取。③④是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题干要求选择错误的,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11.【答案】(1)法律。

(2)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劳动仲裁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3)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解析】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能力。根据所学,法律是我们维护权利的最有力武器。第(2)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能力。根据所学,从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等方面回答即可。第(3)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为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运用能力。只要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和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2.【答案】(1)作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解析】本题考查“防范侵害保护自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内容。第(1)问,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由题干描述可知小女孩面对不法侵害很勇敢,也很机智,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借助他人的力量保护自己。回答时围绕“机智”“借助他人的力量”来作答。第(2)问,考查未成年人面对不法侵害时采取自救的方法。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可以围绕“观察分析双方的力量对比,不宜与犯罪分子硬碰硬,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来作答。”

THE END
1.法律途径有哪些法律途径有哪些 律师语音内容: 法律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与非诉途径,非诉讼途径主要包括调解、申诉、仲裁,诉讼又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https://www.64365.com/answer/10713.aspx
2.法律途径和方式有哪些法律途径和方式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1-17 13:19 2.09万人浏览 法律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李保忠 辽宁轩信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 法律途径和方式有以下几种: 1、诉讼途径。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 2、非诉途径。主要包括调解、申诉、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23558.html
3.法律救济途径有哪些(精选5篇)篇1:法律救济途径有哪些 教师任用纠纷与法律救济途径概述 中小学教师与任用单位发生争议,应当通过何种法律救济途径去解决,首先要看教师的身份及教师与任用单位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什么性质,是行政隶属关系、行政合同关系还是劳动合同关系?法律关系不同,发生纠纷后的法律救济途径也是不同的。合理的中小学教师任用制度,能减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its271d.html
4.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李娟律师法律短视频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 1、卫生行政复议; 2、卫生行政诉讼; 3、国家赔偿。 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予以补救,有关国家机关受理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权利救济旨在通过https://www.110ask.com/video/5867765186354070248.html
5.普法强基丨“六进+N”新模式,让普法宣传接地气受欢迎入人心景罕镇积极组织普法小分队深入乡村,以街天和新米节此类少数民族特色节日为契机,通过以案释法、“送法下乡”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推进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全年不中断,无论是土地纠纷、邻里矛盾,还是家庭财产分配等问题,普法小分队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MDYzNTYwMg==&mid=2247517637&idx=3&sn=8e2c5723a9f97dad61c547c060c6acdb&chksm=ce8804f8f9ff8deebb20432ce1c88c6f5550caf82af60c54e47c51373af36308b0f27997139d&scene=27
6.常见的性病种类性病的常见典型症状性病传播途径有哪些一、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做到自尊、自爱和自重,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及家庭问题,不*,不*,自觉抵制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和其它不正当性行为。 二、了解性病的知识 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应通过相关的科普宣传,了解性病发生的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病态表现、危害性、治疗及预防措施等,从而预防性病发生。 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75299.html
7.中国人民警察常用法律法规100条网络42、治安案件被处罚人的法律救济途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二条) 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4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https://shenzhen.huatu.com/2021/0925/2248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