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2882—2016)

协会小编黄岛区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协会2019-07-0314:20发表于山东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2016-12-07发布

2017-01-08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总体结构

6工作程序和内容

7文件管理

8分级管控的效果

9持续改进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国军、张省军、刘晓威、孙宁、贾国庆、李有臣、高发虎、彭爱田、孙延瑞、赵华、张秀文、王红国、谢家宣、朱殿卿、赵俊峰、赵一。

引言

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山东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全过程,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内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各行业领域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实施指南的编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694—2013风险管理术语

GB/T23694—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risk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改写GB/T23694—2013,定义2.1。

3.2

可接受风险acceptablerisk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3

重大风险majorrisk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4

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3.5

风险点risksite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6

危险源辨识hazard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3.7

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8

风险分级riskclassification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3.9

风险分级管控riskclassificationmanagementandcontrol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3.10

风险控制措施riskcontrolmeasure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11

风险信息riskinformation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3.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riskclassificationcontrollist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3.11)的集合。

4.1组织有力、制度保障

企业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4.2全员参与、分级负责

企业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企业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单位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工作目标。

4.3自主建设、持续改进

4.4系统规范、融合深化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4.5注重实际、强化过程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安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的小微企业,应找准关键风险点,合理确定管控层级,完善控制措施,确保重大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4.6激励约束、重在落实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应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5.1标准层级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5.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应规定本行业领域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原则要求、任务目标、基本程序和建设内容。

5.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应规定本行业领域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目标,应对确定风险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等工作程序提出具体要求,应确定本行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与实施。

5.4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6.1风险判定准则

应结合企业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严从高原则。

6.2风险点确定

6.2.1风险点划分原则

6.2.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示例: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

6.2.1.2操作及作业活动

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示例: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

6.2.2风险点排查

6.2.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6.2.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6.3危险源辨识

6.3.1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企业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

6.3.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等方法,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对于复杂的工艺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或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6.4风险评价

6.4.1评价方法

企业应选择以下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危险指数方法(RR);

——职业病危害分级法等。

6.4.2重大风险确定原则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6.4.3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6.5风险控制措施

6.5.1风险控制措施类别

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6.5.2风险控制措施确定的要求

6.5.2.1基本原则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可行性;

——安全性;

——可靠性;

——重点突出人的因素。

6.5.2.2评审

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

——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6.5.3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或)技术改造才能控制的风险,应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

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不需要通过工程技术措施,但需要制定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措施。

对于某些重大风险,可同时采取6.5.3.1和6.5.3.2规定的措施。

6.6风险分级管控

6.6.1风险分级

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6.6.2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6.7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

——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改善;

——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

——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9.1评审

企业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企业应当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9.2更新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THE END
1.学习进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M2NzAxNA==&mid=2651038811&idx=4&sn=7559f3bf4955b5d0ca49b520d59ccb85&chksm=81cc1d3561fccf02c67abf1b644fa6092f3dc44bf4364b686fb2e75ee9a67ca38b30cdd5239d&scene=27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是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本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核心,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技术规程、技术标准为依托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www.dg-kj.com/newsshow/anquanshengchanfalvfaguitixishishime.html
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点: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重点)国际劳工安全公约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在中国生效。 以上是法律界普遍认可的按照层级划分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但是,实践中还有一些规范性文件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规范性文件是指具有一定约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其数量远远多于立法性文件。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联合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https://www.jianshe99.com/anquan/ziliao/jx1901231775.shtml
4.我国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总体形式是什么样的?爱问知识人律 ,它适用于所有生产 经营单位,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专门法律,是规范某一专业领域安全生 https://iask.sina.com.cn/b/enbWZy0iI9.html
5.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安全生产行政法规_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医学猫-国家医学考试题库网,提供执业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执业药师、医学三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高、正副高级职称考试、卫生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全部免费,【医学猫】APP与贺银成医考、张博士医考并列为国内三大医考平台http://www.jkjxw.com/Chapter/index/4/973/2333
6.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备考考点:安全生产立法及生产法基本框架不同的安全生产立法对同一类或者同一个安全生产行为做出不同的法律规定的,以上位法的规定为准,适用上位法的规定。 上位法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下位法。 下位法的数量一般要多于上位法。 1.法律 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的上位法,居于整个体系的最高层级,其法律地位和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https://www.zkjan.com/exam/detail-8088693.html
7.安全生产培训知识点第一篇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 P12 法律体系基本框架 从法的不同层级上,可以分为上位法和下位法。按照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法从上位法到下位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P13 单行法律: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有《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消防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hm0awln.html
8.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中级安全工程师1.宪法(是安全生产法法律体系框架的最高层级,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2.法律 专门法律:如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相关法律:如劳动法,建筑法,煤炭法,工会法,矿产资源法,铁路法等。 3.法规 行政法规:如《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https://www.233.com/aq/law/fudao/20080123/132339980.html
9.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教材(PPT63页)学习安全法规 強化安全管理 一、安全生产概述 2009年6月27日凌晨5:30分,位于上海闵行区淀浦河南岸的 “莲花河畔景苑”的一幢十三层在建居民楼整体向河道一侧倾 倒,造成现场一名工人死亡。 6月29日2时34分,黑龙江省哈伊公路铁力市呼兰河大桥突然 塌掉, 8辆机动车下水。这次事故共落水21人,其中4人死亡, 该桥https://doc.mbalib.com/view/0ff1c3cf3e4dfd407067d68746e0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