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法治立法法律合宪性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首先要坚持“两个不动摇”。坚持“两个不动摇”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基石。同时,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还意味着宪法文本内容的全部实施,即现行宪法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内容全部得到实施,也即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全面得到实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需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就宪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首先要坚持“两个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坚持“两个不动摇”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基石。同时,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还意味着宪法文本内容的全部实施,即现行宪法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内容全部得到实施,也即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全面得到实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需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

第二,坚持以宪法引领改革、规范改革。1982年宪法是一部与改革同行的宪法,忠实记录了4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进入新时代,在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的首要前提是坚持依宪治国,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的基础要义是坚持在宪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发挥宪法在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和规范作用,通过宪法为改革提供合法性基础,引领改革方向,规范改革进程。

第三,通过法律实施宪法是宪法实施的主要方式。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宪法实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是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只有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坚决维护和贯彻宪法规定、原则、精神,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依宪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切实把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贯彻到立法中,确保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此外,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完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五,宪法监督是保障宪法全面实施的重要制度。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同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职责问题的决定》,宪法监督日渐从制度设计阶段走向具体实践阶段。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要强化宪法监督,稳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立法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的合宪性审查,依法对所有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和决定决议草案进行合宪性审查,完善法律草案的合宪性审查程序机制,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不断提高合宪性审查工作的质量,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把好宪法关。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坚持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司法解释、特别行政区本地法律等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研究和妥善处理其中的合宪性、涉宪性问题。

第六,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是宪法实施的基础性工作。201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8年,宪法宣誓制度写入宪法修正案。同年,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能够切实提升全党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增强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要持续深入开展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塑造宪法文化。要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构建中国特色宪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讲好中国宪法故事。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颁布70周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宪法在坚持党的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把宪法实施贯穿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THE END
1.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 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 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 基本 法律: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系统,包括宪法、国籍法等。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2.法律法规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范围。 首先,从顶层结构来看,我们有宪法。宪法是最高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基本权利与义务等。这一层次最为核心,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https://www.qtleqzhor.cn/nong-ye-zong-he/400023.html
3.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探索规范性文本的多维度关系简介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探索规范性文本的多维度关系 一、法律法规系统概述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确保社会秩序和公民权利,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各种规定。它们在不同层次、领域内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宪法、行政 法律、刑事法律以及特别保护措施等。 二、宪法及其地位 作为最高规范,它对整个国家的政治体https://www.ontdhjbdb.com/ke-pu-dong-tai/380049.html
4.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 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功能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而制定的命令性文件。它们不仅体现了国家意志,也是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法律法规的分类 根据其内容和功能,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大类: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7962.html
5.以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实施,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得到落实。以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最主要的途径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要在宪法的统领和指引下形成统一的国家治理规则http://ycxs.jsjc.gov.cn/tslm/yufang/202412/t20241209_1682738.shtml
6.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 法律基本知识的重要性 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通过规范行为,维护权利,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法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796.html
7.法律常识问答:你知道现在有多少部法律吗?你知道我国现行有效法律有多少部吗? 2024年11月12日,中国人大网公布了最新版《法律部门进行分类》,截至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闭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计305件。同时按照法律部门进行分类,并详细列出了各部法律的颁布及最新修订时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OTMzNDg3Ng==&mid=2247531797&idx=2&sn=61b46fd7e52a636025db552a5e2347f4&chksm=c0533982504fb4490d7407e02814e4e54c5565b3b8e958d2497baeabc49d02fc31e1f8aad1be&scene=27
8.根据本讲,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根据本讲,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A.法律实施的环境B.基本遵循C.监督约束公权力D.备案https://www.netkao.com/shiti/828468/218j8y514itfi.html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框架。A.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B.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C.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https://www.shuashuati.com/ti/3bc322c33a404900bc5adcee36818aad.html?fm=bdc9935c5dbc582c53a003774d41d92989
10.公安部法制司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安法规体系的意见早在1990年,第一次全国公安法制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公安法制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安法规体系,改善执法活动,提高执法水平,健全公安执法监督机制,保障公安机关依法有效地行使职权,努力实现公安工作的制度化、法律化,把各项公安工作逐步纳入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在1991年第十八https://www.66law.cn/tiaoli/13113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