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法律法规》大纲内容:资本管理银行专业资格考试

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所有者权益。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资本构成:普通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会计资本反映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水平,与银行面对的实际风险无关联。

(二)监管资本

涉及两个层次的概念:一是银行实际持有的符合监管规定的合格资本:二是银行按照监管要求应当持有的最低资本量或最低资本要求。

合格资本是指按照监管规定,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计算得出的资本数量。

最低资本要求则是监管规定的,用于覆盖银行面临主要风险损失所必须持有的资本数量。

合格资本应能够覆盖银行所面l临的风险水平,即应大于最低资本要求。

(三)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是描述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下(如99%),为了应对未来一定期限内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而应该持有或需要的资本金。其不是银行实实在在拥有的资本。经济资本本质上是一个风险概念,因而又称为风险资本。从银行审慎、稳健经营的角度而言,银行持有的资本数量应大于经济资本。

(四)三种资本之间的关系

在资本功能方面,账面资本与监管资本(银行持有的合格资本)具有交叉,可以用于吸收损失。

从数量角度而言,账面资本经过一定的调整,可以得到符合监管要求的合格资本,合格资本的数额应大于最低监管资本要求;银行要稳健、审慎经营,持有的账面资本还应大于经济资本。

就银行管理角度来看,相对于监管资本,经济资本更好地反映了银行的风险状况和资本需求,对银行风险变动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目前已经成为先进银行广泛应用的管理工具。

二、资本的作用

1.为银行提供融资

2.吸收和消化损失

3.限制银行业务过度扩张

4.维持市场信心

第二节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

一、巴塞尔资本协议

(一)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定》(即《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银行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信用风险水平持有一定数量的资本。

第一次在国际上明确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三个要素,即监管资本定义、风险加权资产计算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1.统一了监管资本定义

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了两个层次的资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公开储备(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留存利润、股票发行溢价);附属资本主要包括非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务等。

2.建立了资产风险的衡量体系

3.确定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

资本充足率为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值。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二)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也称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新提议:构建了“三大支柱”的监管框架,扩大了资本覆盖风险的种类,改革了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方法。

1.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

明确商业银行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资本要全面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允许商业银行采用比较粗略的方法计量资本要求,同时鼓励银行采用更加精细、更加敏感的计量方法,并要求将计量结果充分应用于业务管理之中。

第二支柱:监督检查

监管当局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程序,采取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等方式,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和战略,以及它们监管资本达标的能力;对资本不足的银行,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

3.第三支柱:市场纪律

第三支柱又称市场约束、信息披露,是对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补充。第三支柱要求银行通过建立一套披露机制,以便于股东、存款人、债权人等市场参与者了解和评价银行有关资本、风险、风险评估程序以及资本充足率等重要信息,通过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行为,驱动银行不断强化自身管理。

(三)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

2009年以来,基于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2月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也称“巴塞尔协议Ⅲ”)。

1.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全面强化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三个要素:

(1)提升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能力

强调资本数量与资本质量同等重要,大幅度提高了各类资本工具的标准,提高各类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界定并区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功能:一级资本应能够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其中普通股(含留存收益)应在一级资本中占主导地位;二级资本仅在银行破产清算条件下承担损失。

(2)增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的审慎性

提高了资产证券化交易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大幅度提高了内部模型法下市场风险资本要求和定性标准,大幅度提高源自场外衍生品和证券融资交易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

(3)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明确了三个层次的最低资本要求

核心一级资本

一级资本

总资本

最低资本要求

4.5%

6%

8%

储备资本要求

2.5%

最低资本要求+储备资本要求

7%

8.5%

10.5%

逆周期资本要求

0-2.5%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

1%-3.5%

2.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

杠杆率监管指标基于规模计算(该指标采用普通股或核心资本作为分子,所有表内外风险暴露作为分母),与具体资产风险无关的,以此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过度扩张,并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指标。杠杆率不能低于3%,要求银行自2015年开始披露杠杆率信息,2018年正式纳入第一支柱框架。

3.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

二、我国银行资本监管

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这标志着我国资本监管制度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

(一)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

资本充足率=(总资本一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l00%

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一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l00%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一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Xl00%

其中,商业银行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包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参考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将资本监管要求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我国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高于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为4.5%)。

第二层次为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储备资本要求为2.5%,逆周期资本要求为0~2.5%,均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第三层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若国内银行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所适用的附加资本要求不得低于巴塞尔委员会的统一规定。

第四层次为第二支柱资本要求。确保资本充分覆盖所有实质性风险。

根据《资本办法》的规定,正常时期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11.5%和10.5%。

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与三版巴塞尔协议对照表

中国

三版巴塞尔协议

5%

1%

(三)资本定义

1.核心一级资本

承担风险和吸收损失的能力最强。核心一级资本主要包括以下6部分: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2.其他一级资本

与核心一级资本相比,承担风险和吸收损失的能力相对差一些,主要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优先股、永续债等)及其溢价,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3.二级资本

二级资本目标是在破产清算情况下吸收损失,承担风险与吸收损失的能力相对更差,主要包括:二级资本工具(次级债、可转债)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4.资本扣除项

不具备损失吸收能力的项目,主要包括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贷款损失准备缺口等。

THE END
1.法律法规体系概览结构功能与实践应用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等目的而制定的命令性文件。根据其内容和范围,可以将法律法规分为宪法、行政 法律、刑事法律、民商事法律以及国际条约等多个层面。 二、宪法的基本特征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最高的立法规范,它规定了国家政体形式,政府组织原则,以及公民权https://www.qtleqzhor.cn/ke-pu-wen-zhang/44741.html
2.法律法规的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究法律法规是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规定,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行为准则,也为政府和市场活动提供了依据。 法律法规的分类 法律法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根据其内容、效力、适用范围等来划分。例如,从内https://www.gntpr.com/xue-shu-huo-dong/65239.html
3.教学大纲五是掌握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包括证券法、期货法、保险法等内容; 六是掌握国有经济参与法律制度,包括国有经济参与基本原理,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及基础管理等内容; 七是涉外管制法律制度,包括外汇管制等内容。 三、关联课程 1、先学课程:《宪法学》、《法学基础理论》; https://jp.ecupl.edu.cn/jrfx/p10098c10073/list.psp
4.安全法律法规课程大纲法律法务培训安全法律法规课程大纲详细内容 课程分类:法律法务安全生产 课程目标: 1、通过对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端正了思想。 2、懂安全才能执行安全,有效了解安全法和安规。 3、帮助从业人员正确树立安全管理意识,认知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法律法规观念,提升安全管理绩效。 https://www.consulting-china.cn/traning/30611.html
5.中国法律条目分类中国法律的分类主要有七大类,分别是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以及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这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是宪法的子法,如与宪法内容相违背,则无效。 民法商法:这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8e9a6bf127d776000820
6.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考试大纲(1)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权时,享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行政主体地位; (2)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并由其本身就行使职权的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3)被授权组织在执行其本身的职能(非行政职能)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3.(1)行政主体作出行政决定; (2)行政决定送达行政相对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7.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精选8篇)以食品标准与法规为例, 中国大陆地区该课程内容来源于《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相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及标准等知识;中国台湾地区主要以该地区发布的《食品卫生管理法》《食品卫生管理法试行细则》修正草案、《健康食品管理法》《食品良好卫生规范》《餐具清洗良好作业指引》等近10多部法律法规及标准为该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e90e8.html
8.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考试大纲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考试大纲 想必大家都在备考阶段,为了帮助大家在备考过程中有方向,中公医考网的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卫生法规》 一、卫生法基础知识1.卫生法的概念、分类和作用(1)卫生法的概念 (2)卫生法的分类 (3)卫生法的作用2.卫生法的形式、效力和解释(1)https://www.offcn.com/yixue/2023/0104/115067.html
9.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大纲为规范我省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及考试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制定本大纲。 一、培训目标 通过系统的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使食品安全管理员具备岗位要求https://www.360docs.net/doc/65265d4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f.html
10.《应急法律法规》课程大纲(本科).docx《应急法律法规》课程大纲(本科).docx 11页内容提供方:tuo1317 大小:53.06 KB 字数:约7.21千字 发布时间:2023-08-02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8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应急法律法规》课程大纲(本科).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31/8125031047005115.shtm
11.吸毒法律责任2016会从法律责任考试大纲 一、法律责任概述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 行政处罚的类别主要有:(1)罚款;(2)责令限期改正;(3)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 https://www.liuxue86.com/k_%E5%90%B8%E6%AF%92%E6%B3%95%E5%BE%8B%E8%B4%A3%E4%BB%BB
12.01965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自考考试大纲01965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自考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也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公共必选课。《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http://sdzkx.cn/h-nd-331.html
1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和复习知识点(4)熟悉系统集成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5)熟悉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职业道德要求; (6)了解信息安全知识与安全管理体系; (7)了解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 (8)了解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等相关体系; (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https://blog.csdn.net/woaini886353/article/details/12436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