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公基法律知识:常见法的渊源及其效力层次

【导语】:在选调生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不易记忆,中公网校为大家整理了大量公共基础知识、公基备考资料供广大考生复习备考。

在各类公职类考试中,法律也是占到了一定的比例。法律部分主要考察法学理论、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题量不多,分值占比例不大,题目整体也难度不大,更多的是考察记忆知识点。但法律相对来说逻辑性较强,各类法律法规的效力“高低”通常取决于制定主体在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法律基础理论中法的渊源及其效力层次这个知识点,捋一捋常见的几种法的渊源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各级人大之间的关系

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大都必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首先,法律上的监督关系。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等。其次,业务上的指导关系。在选举工作中,全国人大要对地方人大进行工作指导,如发布如何搞好选举的有关通知和要求,解答法律问题等。在日常工作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通过发布文件、讲话,对地方人大立法、监督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等方式指导地方人大的工作。

二、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行政机关之间的纵向关系,是指在行政组织系统中基于隶属性所形成的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的各级政府机关的关系中,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一般是命令与服从关系。在领导关系中,上级行政机关享有命令、指挥和监督等项权力,有权对下级机关违法或不当的决定等行为予以改变或撤销。下级行政机关服从、执行上级行政机关决定、命令的义务,不得违背或拒绝,否则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三、人大与政府之间关系

在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等国家机关都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因此,人大和政府之间关系是:

1、决定与执行的关系。人大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行使立法、重大事项决定、选举和任免、监督等国家权力。人大制定的法律、作出的决定,行政机关必须执行。

2、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大代表人民拥有对政府两工作的监督权。政府必须依法对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的监督。

四、我国常见的法的渊源及其效力层次

由于各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等关系决定了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层次。

1.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效力次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3.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4.由省级和设区市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与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对主要的法的渊源之间的效力层次可用用一图简化。

讲课时可边讲解边画图,或先制作好图,再结合关系图讲解,以加深学员印象,并为讲解宪法中国家机关职权理清各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THE END
1.2024公安招警笔试备考之当代中国法的渊源特指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协定。凡是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与协定在我国具有法律效力,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之一。 二、非正式渊源 1.习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认可个别习惯。 2.政策。国家的基本政策确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体现宪法的基本精神或直接在宪法和法律之中加以确认,是当代中国法的重要渊源。 https://m.sd.huatu.com/2024/1206/1569187.html
2.论科学立法及其实现这就是立法体系上的和谐,是法的纵向关系上的和谐。在我国,法的渊源有宪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委规章和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等[35]。其中,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一切立法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据。现行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rdlt/fzjs/2015-04/22/content_1896086.htm
3.我国法的渊源有哪些?我国法的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特别行政区法律、国际条约。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的渊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地方性法规 五、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六、规章 七、特别行政区的法 八、军事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b527ab43cf84b9d528ea7a42&fr=search
4.我国法的渊源主要包括我国法的渊源主要包括 我国法的渊源主要包括 我国法的渊源主要包括()。 A、单行条例 B、行政规章 C、国家政策 D、国际条约 正确答案:ABD 下列属于法律事实中法律事件的有()。 A、签订合同 B、社会革命 C、人的死亡 D、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BCDhttp://www.sulaixue.com/sfks/fd/39067.html
5.我国法的主要渊源是。我国法的主要渊源是。A.制定法B.习惯法C.判例法D.条约https://www.netkao.com/shiti/70708/35129683366.html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律师普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国务院的部门规章; 5、军事法规和地方规章; 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7、特别行政区的单行经济法规; 8、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9、经济特区的单行经济法规; 10、国家认可的习惯; https://www.110ask.com/tuwen/12885217223087029483.html
7.我国民法的渊源有哪些我国民法的正式渊源包括:1、宪法中的民法规范;2、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以及民事单行法;3、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民事法规;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规章;6、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解释规范性文件;7、国际条约中的民法规范。另外,还包括非正式渊源:习惯法、判例和法理。https://lvshi.sogou.com/audio/detail/875ATACQV41T.html
8.我国行政法的渊源及历史发展法治视角作为法律学科的一部分,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组织及其活动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总称。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行政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国家权力机关的行使和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行政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将从行政法的渊源和历史发展入手,对我国行政法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概述。 https://m.jzcmfw.com/zixun/1790739.html
9.《法理学》第五章法的渊源效力与分类(1)《物权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文件,从法律渊源角度分析,该法属于我国的根本法。 (2)《物权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因此该法属于民商法部分。 (3)《物权法》第10条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从法律规则的角度理解,该条规定http://m.tianrenedu.com.cn/bkzl/4268.html
10.第七章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制定法是由国家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法律。 2、我国法的渊源的特点 ? 在当代,我国法的渊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 (1)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 ? (2)特别行政区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 ? (3)习惯在特定条件下也可成为我国法的渊源。习惯是人们长时期逐渐养成的行为模式https://www.jianshu.com/p/1b465405b7df
11.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2.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渊源的含义和我国法的渊源的内容范围。 【考点分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在法的渊源中的法律采用狭义的法律概念。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法律效力仅仅次于宪法。分类:(1)基本法。(2)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由全国人大制定和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
13.(完整word版)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效力位阶.doc(三)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效力位阶: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效力位阶法源制定主体效力位阶宪法全国人大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低于宪法,高于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低于宪法、法律,高于其他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1)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2)与部门规章具同等效力;(3)高于其他省会市、较大市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19/520120422001033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