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法律法规》必考点:银行风险的种类

银行从业资格《法律法规》必考点:银行风险的种类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简称CCBP。它是由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银行从业资格《法律法规》必考点:银行风险的种类,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战略风险九大类。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是银行最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可以分为由人员、系统、流程、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风险,并由此可分为七种表现形式: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性有问题,客户、产品及业务做法有问题,实物资产损坏,信息科技系统事件,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事件。

操作风险经常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其他风险交织并发,因而难以将其与其他风险严格区分开来。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包括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5、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他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通常是由债务人所在国家的行为引起的,超出了债权人的控制范围,可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

国家风险发生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在同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经济金融活动不存在国家风险。

6、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声誉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银行通常将声誉风险看做是对其市场价值最大的威胁,因为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官能够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和整个市场的信心。

管理声誉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改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并预先做好应对声誉危机的准备;确保其他主要风险被正确识别和优先排序,进而得到有效管理。

7、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日常经营和业务活动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规定,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它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罚款、罚金或进行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在风险管理实践中,商业银行通常将法律风险管理归属于操作风险管理范畴。

8、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战略风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存在缺陷;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匮乏;整个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银行风险有哪些分类

一、信用风险

这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不能遵照合约按时足额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本金风险:是指银行对某一客户的追索权不能得到落实的可能性。

潜在替代风险:即由于市场价格波动,交易对手自交易日至交收日期间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其大小根据市场走势向原先预计的相反方向发展时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来计算。

第三者保证风险:如果债务人违约不能偿还债务,而担保方或承诺方又不能代债务人偿还债务,就出现了第三者担保风险。

证券交易和包销风险:指的是证券二级市场交易和一级市场交易中的风险。

信贷集中风险:是指银行的贷款只发放给少数客户,或者给某一个客户的贷款超过其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从而使所发放的贷款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大大上升。

二、利率风险

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利率的波动通过存款,贷款,拆借等业务影响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和资产收益等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三、流动性风险

是指银行本身掌握的流动资产不能满足即时支付到期负债的需要,从而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四、汇率风险

是指本币或外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在持有或者运用过程中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五、市场风险

是指商业银行投资或者买卖动产,不动产时,由于市场价值的波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六、法律风险

是指因为对法律条文的歧义,变迁,误解,执行不力,规定不细致等原因导致无法执行双边合约,造成银行面临损失的可能性

七、经营风险

是指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发生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程序或控制失控,工作人员失误及欺诈,使银行面临的风险。

八、管理风险

是指股东,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不称职,或者不诚实,使银行面临损失的可能性。

九、国家风险

即国家信用风险,是指借款国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潜在变化,使该国不能按照合约偿还债务本息,给贷款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十、竞争风险

就是金融业同业竞争造成银行客户流失,质量下降,银行盈利减少,从而增大银行风险,威胁银行安全的可能性。

十一、声誉风险

由于操作失误、业务规则及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信息披露失误、服务缺失或保护客户利益不力、违规导致银行正常经营受到影响的可能性。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前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在以往的法律解释分类中,国内学者通常以解释方法作为其中的一种标准,现在有的教科书仍持这种分类观点。后来的发展则是强调法律解释方法的特殊地位,把法律解释的分类和法律解释的方法相区分,前者着眼于解释效力的不同,后者立足于解释方法的不同。 法律解释方法的分类有多种,在沈宗灵先生看来,民法法系的法官解释法律通常https://www.douban.com/note/811946150/
3.法硕复习指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新浪教育(二)法律部门,亦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中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调整的方法。划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10-26/115558784.html
4.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十、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哪几种?它们在我国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如何? 现阶段,我国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并不排斥其他非主体经济的合法存在,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https://dfy.hunau.edu.cn/tzgg/201709/t20170922_210409.html
5.《国际私法》笔记五、几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冲突 (一)法律的区际冲突 (二)法律的人际冲突 (三)法律的时际冲突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名称、定义和范围 一、国际私法的名称 大陆法系各国比较多地称为“国际私法”,而英美等国则更多地称为“冲突法”。就立法地来说,德国最早地把他称为“民法施行为”,而旧中国和我国台湾省的立法则https://www.hbzkw.com/exam/20051024104646.html
6.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具体说来,广义的法律解释包括三项内容:其一是在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情况下确定法律规范意义内容的作业,即狭义的法律解释 ;其二是在没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情况下的漏洞补充;其三是在法律规定因过于抽象一般而不确定情况下的价值补充[⑦b]。 以上七种定义从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学者对法律解释概念的认识。虽然学者们都把法律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739
7.国债是什么国债特点种类购买知识大全→MAIGOO知识国债有哪些分类 1、按举借债务方式分 国债可分为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国家债券:是通过发行债券形成国债法律关系。国家债券是国家内债的主要形式,中国发行的国家债券主要有国库券、国家经济建设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 国家借款: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形式,由借贷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协议或合同,形成国债法律关系。国家借款https://www.maigoo.com/goomai/21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