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商法》修改的基本思路探析

摘要: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简称《海商法》)亟须修改的学界、业界共识,本文从《海商法》修改过程中所应坚持的五个平衡出发,简要论述我国《海商法》修改的基本思路。具体包括英美法系制度与大陆法系制度的平衡、国内制度和国际制度的平衡、不同利益主体权益的平衡、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的平衡以及海商法和一般法的平衡。

一、引言

二、坚持英美法系制度与大陆法系制度的平衡

当前,我国《海商法》存在着因条文措辞、用语不准确而大量出现法律解释上的偏差等诸多问题,使得《海商法》的制度规定在航运和司法实践中频繁产生歧义,造成法律适用上的不一致。这主要是我国与英美法系国家间的法律文化差异、中英文间的语言差异、法律移植过程中“断章取义”的情形以及对国际公约、国际民间规则或者国际标准合同格式含义理解上的偏差等原因导致的。[⑦]

我国的法律传统传承于大陆法系,特别是民商法律制度受大陆法系影响巨大。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法律体系和概念制度上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如在英美法系中,“lien”的含义不仅包括大陆法系法律制度中的留置权,还包括不以对物的占有为条件,而对物或者其他财产行使的某种物的权利。这显然不同于大陆法系关于留置权的内涵和外延规定,扩大了我国对于留置权的范围规定。《海商法》第l4l条将“lien”简单译为留置权,并规定出租人对转租承租人应当向承租人支付的租金或者运费有留置权,属于用词不够准确。[⑧]因此,在未来《海商法》的修改过程中,应在学习英美法律制度和理论研究的原有基础上,结合我国航运和海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大陆法系的海商法理念和制度,达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理念和制度的融合,以完善和补充我国的海商法制度,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海商法体系。

三、坚持国内制度和国际制度的平衡

在修法过程中,我们应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脱离本国实际,过于重视国际公约和他国经验;二是过分注重本土化,而忽视对国际公约和他国经验的学习。因此,在《海商法》修改过程中,应当做到如下两方面:

其一,修法应立足于本国实际。当前我国航运业发展迅猛,世界航运界地位显著提升。截止2009年,我国船队运力规模已跃升至世界排名第4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首位。这一方面使我国具备了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进行海商立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在国际海事立法中拥有更有力的发言权;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海事司法和航运实务中涌现出诸多新的法律问题,而现行《海商法》对其未作规范调整,导致海事司法实践中争议不断。如《海商法》不适用于国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简称《合同法》)不能满足沿海货物运输的特殊要求,成为《海商法》最大的漏洞;[⑨]再如《海商法》未规定船舶或船载货物造成水域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属于行政法范畴,不能解决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民事赔偿责任问题。

四、坚持不同利益主体权益的平衡

法律是利益的平衡,立法本质上是利益博弈和分配的过程。法律的修改,应综合研究、统筹考虑各层面问题,既应考其全貌,又应究其细微,以寻求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平衡。在海商法领域,坚持不同利益主体权益的平衡,就是研究《海商法》的合理性问题。在现阶段,衡量其合理性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其是否积极地、公平地调动并调整航运市场中船方、货方和有关的各方,有利于促进我国航运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长。[18]在未来《海商法》的修改,应明确《海商法》修改的价值取向,坚持不同利益主体权益的平衡。具体来说,我们应当从航行业内部审视海商法,从调整范围和服务对象的角度审视海商法,从国际角度审视海商法,以探究《海商法》的合理性问题。

其次,应从调整范围和服务对象的角度审视海商法。传统《海商法》主要平衡船货双方的利益关系。随着航运业规模的扩大和外贸经济的发展,参与海商活动的主体日益增多,新时期《海商法》的调整范围逐步扩大,需要考虑的利益格局也更加复杂。海商活动中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不仅包括了船货双方,也包括了保险人、货运代理人、港口经营人、金融从业人员、船员等多方。这些利益主体的出现,特别是船货方以外的他方力量的增强,要求《海商法》在平衡船货双方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利益主体的权益关系。如当前国际社会日益加强对海员权益的保护。突出表现是《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已于2013年8月20日生效,其在维护船员劳动安全、工作环境及劳动报酬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定。另外,《海商法》近年来出现了公法扩大化的趋势,[20]《海商法》已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私法。随着我国对海洋环境保护力度的逐步加强,加之国际海事组织为防止海洋污染制定了如1971年《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等国际公约,我国《海商法》不能仅调整海上货运、船舶碰撞等传统的民事争议,还要规范船舶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新生问题,以促进我国对海洋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最后,还应当从国际角度审视海商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走上了国际海事立法舞台,他们迫切希望重新分配船货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另外,国际海事立法也正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以海上货物运输法为例,2008年12月联合国通过的《鹿特丹规则》,就废除了承运人的航海过失和火灾过失免责,使得船货双方在新的形势下,达到权利和义务新的平衡。[21]

五、坚持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的平衡

《海商法》的修改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指导。自《海商法》实施以来,我国海商法理论研究取得许多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海商法理论界为推动《海商法》的修改,以论文研讨和课题研究等形式设计了多种《海商法》修改思路和方案,产生了大量的海商法理论研究成果,涉及船舶物权、承运人责任制度、防止海洋污染及船舶油污损害责任与赔偿制度等方面。同时,我国海商法学者的学术水平也逐步向世界水平靠近。自上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海商法专家开始活跃在国际海事立法舞台,参与了包括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等多部国际公约的起草与研讨工作。[25]不可否认,海商法理论界的努力为未来《海商法》的修改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也为将来的修法做着大量的准备工作。然而,我国海商法的理论研究成果、修法思路方案总体上处于分散、随机、无序的粗放状态,一直缺乏全面、系统的汇集、梳理。因此,在未来《海商法》的修改过程中,应加强对已有海商法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并注重对海商法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吸收,为未来《海商法》的修改做好理论准备。[26]

六、坚持海商法和一般法的平衡

在《海商法》立法的当时,我国民商法体系尚未成形,因此《海商法》的制定,是在结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更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海事海商法律制度规定、海运国际公约和航运贸易惯例,从而形成的既适应我国需要又同国际接轨的海商法律制度。然而,自《海商法》1993年7月1日生效以来,我国民商事立法取得飞速发展,现已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民商事法律体系。其中与《海商法》有密切关系的民商事立法主要有《中国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简称《担保法》)、《中国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合同法》、《中国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简称《物权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简称《侵权责任法》)等。

按照法律规范的协调和统一性的立法技术的要求,整个法律体系应当协调一致。[29]作为调整某一领域特定社会关系的特别法,应当与一般法之间相互协调:一般法应当规定适用于某一领域所有社会关系的带有普遍性的原则性规定,特别法应当针对其所调整的特定社会关系的特殊性,作出适用于该种特定社会关系的具体性规定。作为法的效力层次的特殊规则,特别法效力优于一般法。[30]因此,最符合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协调性要求和法律逻辑思维的立法应是先制定一般法,再根据某些领域的特殊需要制定专门调整该领域的特别法。而我国是先制定作为民商法特别法的《海商法》,后形成作为海商法一般法的民商事法律体系,导致我国现行《海商法》与一般的民商法制度存在大量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规定。例如《物权法》将船舶归为动产而《海商法》将其视为不动产,产生了船舶买卖合同中物权变动认定的问题;又如我国《海商法》采用的国际海上货物承运人责任制度是“不完全过失责任制”,而《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制度是“严格责任制”。

海商法和一般法的平衡,涉及到海商法与一般法的界限与衔接问题。具体来说,首先要理清海商法与一般法的界限问题。《海商法》作为民商法的特别法,已成为海商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普遍共识。[31]我国海商法理论界的主要观点认为海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我国海事法院在海事诉讼中更是直接适用《合同法》、《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等民商事法律。因此,未来《海商法》的修改,要调整现行《海商法》与其他民商事法律制度不协调或相矛盾的内容,使《海商法》的各项制度融入我国的民商事法律制度,以完善我国民商事法律体系。凡在民商法调整范围内能够解决且不具有特殊属性的问题,《海商法》作为特别法可不再重复规定,而对于海商法与一般法重复规定的内容,应当对《海商法》中的重复部分加以删减。另外,还应理顺海商法和一般法的衔接关系。《海商法》作为民商法的特别法,根据“特别法优先一般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对于海事海商领域的争议,应优先适用《海商法》的规定,而对于海商法未以调整的海事海商争议,由民商法加以规范。

七、结论

本文从《海商法》修改过程中所应坚持的五个平衡出发,简要论述我国《海商法》修改的基本思路,从而为《海商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海商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海商法》修改的基本价值取向等海商法根本理论问题提供些许思路和线索。当然,《海商法》的修改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需要海商法理论界、航业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共同努力,对海商法律制度各领域、各层面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统筹考虑,逐步形成完善成熟的《海商法》修改的基本思路,以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海商法》的修改进程。

[②]傅廷中:“论我国《海商法》修改的基本原则与思路”,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28卷第5期,第150页。

[③]王立志,李桢:“重新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调整对象——以主体-关系规范模式为视角”,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第22卷第2期,第59页。

[④]何丽新:“论新民商立法视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修订”,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第22卷第2期,第52页。

[⑤]梁慧星:“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诉求与时机”,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10年第21卷第2期,第4页。

[⑥]张永坚:“反思修改中国《海商法》之努力”,载《中国海商法研究》,2013年第24卷第3期,第16页。

[⑦]司玉琢,胡正良:“我国《海商法》修改的必要性”,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02年第13期,第8页。

[⑧]胡正良:“论《海商法》修改的必要性”,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12期,第146页。

[⑨]同注[⑨],第143页。

[⑩]吴焕宁:“我国海商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载《海商法论丛(2007)》,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页。

[11]吴焕宁教授在《我国<海商法/>修订引发的思考》一文中也强调以“从我国国情出发”作为《海商法》修改的指导思想。

[12]张永坚:“反思修改中国《海商法》之努力”,载《中国海商法研究》,2013年第24卷第3期,第18页。

[13]张永坚:“海商法20年:功在当代修向未来”,载《国际商报》,2013年7月22日,第A03版。

[14]对此,胥苗苗在《德国海商法“瘦身”》一文中有详细论述。

[15]梁慧星:“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诉求与时机”,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10年第21卷第2期,第4页。

[16]张永坚、袁发强教授分别在《反思修改中国<海商法/>之努力》和《谨慎迈进——中国对待<鹿特丹规则/>的应有态度》中对该论断有充分的阐释,本文不作赘述。

[17]学界中,张永坚教授基于《鹿特丹规则》给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带来冲击、挑战和不确定性,主张其不是我国《海商法》修改的唯一标准;袁发强教授对《鹿特丹规则》保持审慎态度,主张应该采取积极而冷静的态度看待其内容和生效情况。

[18]司玉琢:《海商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19]当前国际海商法呈现出承运人责任加重的趋势。如澳大利亚1997年《海上货物运输法》修正案加重了承运人责任、美国1999年《海上货物运输法(草案)》删除了承运人航行过失免责条款规定。

[20]司玉琢:“论“公法优于私法原则”及其在海事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载《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与研究》,2002年第2期,第250页。

[21]司玉琢:《海商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23]同注①,第2-3页。

[24]本刊编委会:“海商法研究的方向与方法”,载《海商法研究》(2003年第1辑),北京:法律出版社。

[25]梁慧星:“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诉求与时机”,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10年第21卷第2期,第5页。

[26]张永坚:“海商法20年:功在当代,修向未来”载《国际商报》,2013年7月22日,第A03版。

[27]同注⑤,第4页。

[28]截止目前,海事实体法司法解释规定了船舶碰撞和触碰案件财产损害赔偿、海上保险、船舶碰撞、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适用法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和海上货运代理等问题,海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9]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页。

[30]张文显:《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31]当前学界对海商法的性质存在不同观点,但“海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已成为通说,并且也得到我国立法机关和海事司法实践的肯定。为行文方便,在我国“民商合一”的法律体系下,本文将《海商法》作为民商法的特别法。

THE END
1.探寻破产法律制度的底层逻辑第三类则是国外教材原版影印本或者国外教材译本,一般按照其本国常见体例编写,以讲授其本国破产法律制度为主。常见的破产法教材一般按照先概述破产法基本原理,再徐徐展开对现行法律规则的介绍解读的方式撰写,在各章节中还会有案例、扩展阅读资料、课后思考题等的结构安排。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98564.shtml
2.《商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综上所述,大家了解了商法共有四大原则,它们为的就是在商品进行交易时能通过商法的基本原则来保证交易的严格,自由,公平和安全性。维护购买者在商品种类选择中最大的自由化,防止在网络交易过程中对密码泄漏的保护性,保证交易时严格按照商法的制定条例。https://www.64365.com/zs/817283.aspx
3.商法作业案例分析(精选8篇)篇2:商法作业案例分析 答:均有效。依照《票据法》第10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但在本案中,所涉及的四方单位在不同程度上均违反了上述规定。作为甲银行,在明知建筑公司和百货商场之间没有真实商品交易的情况下,违法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并进行了承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my59j82.html
4.我国民商法及经济法7篇(全文)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发达的标准和体现,完善的市场经济规范,是经济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商法的价值就在于从经济交易主体和客体的约束,交易模式、交易方法的规范,交易基本原则的规范等方面使得市场经济能够顺利良好的发展。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迅速,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能力,法律保障是不可或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ngab2i45.html
5.经济法概论简答题简述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简答题本文概述了法律的基本概念,包括法与国家的关系、法与政策、法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以及经济法、民法、商法等多个领域的核心内容。重点讨论了公司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法和环境保护法等,阐述了各自领域的主要法律原则和制度。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9108713
6.《商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三、商法的基本原则 (一) 商事主体法定原则 (二) 商事行为规范原则 (三) 商事责任严格原则 (四) 维护交易公平原则 (五) 保障交易安全原则 (六) 提高交易效率原则 第四节 商法基本制度 一、商事主体制度 (一)商事主体的概念 商事主体是指依法参加商事活动,享有商事权利并承担商事义务的商事个人、商事合伙和商事https://law.scu.edu.cn/info/1068/3568.htm
7.论我国《海商法》承运人责任基础的修改——以《鹿特丹规则》为视角所谓承运人责任基础的含义是承运人对货物灭失或损坏所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基础,是将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规则原则和免责事项等混合形成的追究致害行为人责任的一套基础体系。承运人责任基础是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规则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它也是我国《海商法》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它是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基本特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J0027714
8.简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简述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简述商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与民法原则之间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简述商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与民法原则之间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简述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https://www.shangxueba.cn/4781573.html
9.中国商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综述二是将“效益”和“安全”的商法思维 引入未来的商事通则,突出商法的特殊性,并体现在商法的基本原则中,使其符合商事法律制度体系化、科 学化的理性要求。袁碧华教授认为,我国应确立商事法思维在商事立法中的指导地位,用商法思维指导商 法总则的制定,并矫正不完全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我国可采用以下措施完善商事立法:https://www.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4620/cid/list_f.html
10.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集中反映了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性质。 ①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知识点及必备考点整理自考常见问题①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②商法的基本原则:促进交易迅捷的原则、强化商事组织原则、维持交易安全的原则、维护交易公平原则。 3.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https://zikao.cwjedu.com/cjwtbm/72961/p1
12.商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律师普法商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普法内容 商法有有以下的5个的基本原则: 1、效益原则; 2、公平交易原则。源于民法,又有所发展; 3、主体法定原则。商主体的创设、维持及解散需严格遵守法定条件和程序; 4、维护交易安全原则。强调诚实信用、公示主义、外观主义、行为独立、以及严格责任,并建立风险分散机制;https://www.110ask.com/tuwen/8421759797678883016.html
13.商法的基本原则这些规定都是为禁止欺诈或不当行为而设,其目的在于增进交易上的信用,谋求交易的安全。 上述这些商法所采取的措施,为维护交易安全增加了一道道有力的保护屏障。 综上所述,商法基本原则应包括:商主体法定原则、促进交易自由的原则、维护交易公平的原则、促进交易便捷原则与维护交易安全原则。https://www.douban.com/note/768100406/
14.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二十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l)党的政策是制定社会正义法律的基本依据之一,社会主义法律要体现党的政策的基本精神.同时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2)社会主义法律实际上多数是规范化、具体化和定型化了的党的政策.党的政策经过国家机关规范化、具体化以后。就变成了国家意志,变成了定型化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5.商法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商法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学习效率。考试刷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a8dd0e83c50c4728a4490caa3ae58a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