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的种类和罪名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除此之外,经济犯罪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发生在经济领域。即发生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

2、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经济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

3、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与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财产犯罪不同。

经济犯罪特征

经济犯罪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1、任何经济犯罪都必须具有经济的内容;

2、经济犯罪的主体只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不是上述三类人员不构成这类犯罪;

3、经济犯罪分子获取非法的物质利益一定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4、从总体上看,经济犯罪是一种腐败行为。并认为经济犯罪的具体罪名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二)选择罪名:及法律虽未规定须以利用职务之便作为一定的构成要件,但却明确规定有利用职务之便的情形予以从重的罪名,包括走私罪和投机倒把罪等”。还有学者认为,“经济犯罪指的是发生在商品生产领域、经济流通领域、分配及调节领域、消费领域与经济管理领域,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情节严重,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是指以获取巨大经济利润为目的,以进行非法经济管理和非法经营活动为手段,危害国家正常经济秩序的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经济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1、贪利性。大多数经济犯罪都具有非法牟取经济利益的目的,犯罪人为了一己之利,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吞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财产,损害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

2、法定性。经济犯罪是法定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这一点有别于一般的自然犯罪,如杀人、强奸、抢劫、盗窃等传统犯罪,具有明显的反社会性,人们凭借社会常识和伦理道德规范就可轻易地加以判定,法律之所以将其宣布为犯罪,是因为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其是犯罪。

3、双重违法性。经济犯罪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犯罪,它既违反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的法律,又触犯刑律;既侵害国家、集体和公民的经济利益,又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传统犯罪只触犯刑律。

4、复杂性。经济犯罪由于发生在市场经济运行领域,因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犯罪,其犯罪结构十分复杂。市场经济运行领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动态领域,其中围绕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形成的纷繁复杂的经济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部门。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证券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及科技市场等各种专业市场的建立,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多样化。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大量滋生、蔓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

5、智能性。经济犯罪的行为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很多人甚至具有丰富的经济、财税、贸易、会计或者法律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长期从事经济活动的经验,在犯罪手段上,一般不直接使用暴力、不明火执仗、不具有攻击性,犯罪人往往以其专业知识或利用其职务便利,深思熟虑、精心策划,通过钻法律空子达到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之目的,因而经济犯罪在西方被称为“白领犯罪”。

6、隐蔽性。经济犯罪并不像传统犯罪那样赤裸裸地违反社会公德和人们所熟知的行为规则,其行为人往往又是经济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使用的犯罪手段具有经济活动的性质,因而其犯罪不容易被公众所知晓,其社会危害性也不易被人们所认识。

经济犯罪外在形式的特征

1、犯罪主体的外形表现,大多数经济犯罪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少数由单位构成(特殊主体)。

2、危害行为的外形表现,现行刑法典及单行法规,把经济犯罪分成若干类别,又分为若干行为,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为生产销售一般的伪劣产品、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等,伪劣产品必须有销售性,违法性(违反质量法规定)和销售金额的特定性(销售金额五万元)。

经济犯罪内部结构的特征

1、本质经济结构。即有社会危害性,危害国家整体经济秩序,是商品经济时代的副产品,行为人在经济运行中,以不法牟取非法利益,危害了国民经济的主体结构。

2、经济犯罪的违法结构。与自然犯罪是不同的,既违反刑事法律,又违反经济法律和行政法规,同时也违反了民事法规。

3、经济犯罪的心理结构,是故意犯罪,或以营利为目的,或以占有为目的,或以其他为目的传播、破坏等。

经济犯罪一般特征

1、经济犯罪具有复杂性,经济犯罪是伴随商品经济而产生的一种犯罪形态,商品经济越来越发展,经济犯罪也随之越来越复杂。

2、经济犯罪具有隐蔽性。首先,因为经济犯罪具有法定犯的特征,即指仅仅是由于法律的专门规定,其行为才被视为犯罪。其次,还因为经济犯罪的智能犯特征,其犯罪主体许多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职位,往往利用自己的职业、专长,在自己熟悉的经济领域中进行犯罪。第三是因为经济犯罪行为人的欺骗性。这些人主体身份特殊还打着搞活经济、改革开放的旗号,在承包、联营等经济活动的掩护下,大肆进行犯罪活动。第四,是因为犯罪被害人的顾虑性,这些人有些是在经济犯罪中得到好处的人,如行贿人与受贿之间,挪用公款人与使用人之间,他们害怕本人受到牵连。

3、经济犯罪具有可变性,其表现之一是经济犯罪是从传统的财产犯罪中蜕变而来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大力发展,从传统的财产犯罪中便衍生危害更大的经济犯罪,如诈骗罪衍生的合同诈骗、贷款诈骗、保险诈骗等;表现之二是新型的经济犯罪不断产生。

4、经济犯罪具有贪婪性,这是由经济犯罪的牟利性决定的。

经济犯罪涉及罪名

非法出售发票罪,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专利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罪,逃避追缴欠税罪,抗税罪,保险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票据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洗钱罪,逃汇罪,骗购外汇罪,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

用帐外客户资金非法拆措、发放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证券、期货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等。

THE END
1.民事责任形式有哪些民事责任形式有哪些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民事责任形式有哪些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https://www.64365.com/zs/2507547.aspx
2.《经济法基础》考点:初级会计法律责任解析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中包含了很多翻绿的考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22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要考点,初级会计法律责任解析,赶紧来学习吧! 一、法律责任有哪些种类? (一)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民事违法、违约行为或根据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不利民事法律后果。根据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10https://www.gaodun.com/chuji/1336444.html
3.暴雨引发的法律问题解析之五信息提示首都之窗受灾群众若因上述事项,可以依法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彰显公平与正义。 六、申请法律援助是否收费? 符合条件的灾民可以免费获得法律援助服务,不需要支付费用。 七、申请法律援助形式有哪些? 可以到各法律援助中心现场办理,也可以通过线上(北京法律服务网https://bj.12348.gov.cn)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308/t20230810_3220002.html
4.合同法学模拟试题一(通用6篇)C.当事人就合同的有关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D.原合同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7.下列既属于违约责任又属于侵权责任的责任形式是()。A.停止侵害 B.赔偿损失 C.继续履行 D.消除危险 8.在租赁期间,如果合同没有约定,租赁物修理应当由()承担。A.出租人 B.承租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8blqq1b.html
5.渝粤题库陕西师范大学151101经济法概论作业(笔试题型)D.无论丁企业是否知道乙没有对外代表权,合同都是无效,乙向丁企业负合同无效责任 56、不可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有价证券 B.无形资产 C.建筑工程 D.国家保护文物等禁止流通物 57、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对破产企业于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一定期限内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予以撤销。根据《企业破产法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369959
6.法律责任包括经济责任吗律师普法包括的,经济责任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违反经济法义务或经济合同义务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形式包括违约金、赔偿金、罚款、没收和某些行政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https://www.110ask.com/tuwen/7146132697304028545.html
7.经济法教学大纲经济法学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言之,经济法是国家协调经济之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 1、鉴于法学界对经济法的独立性仍旧存有纷争的现象,加强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教学力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随着国家介入经济生活的必要性得到肯定,经济法是一门独立https://law.sicnu.edu.cn/p/60/?StId=st_app_news_i_x15115214794721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