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意义是什么在民法中的地位是什么与民法的关系是什么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尚未生效,须经权利人同意或追认才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权利人拒绝追认或者善意第三人行使撤销权,则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起无效。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1)直接有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直接有效。

(2)效力待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①相对人的催告权

设立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意义:

1、法律行为制度的设立解释了私法自治的基本精神。

法律行为解释了为什么能够产生、变更和终止法律关系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愿。对某些行为,法律允许当事人通过其以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动为目的的意思表示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只要当事人的意思符合法定的条件,就可以实现当事人的目的,依法发生当事人所期望的法律后果。对于另一部分行为,法律则根本不考虑当事人的目的,只要该行为发生,即发生法律所规定的法律后果。前者即传统民法所言的法律行为,后者则是传统民法所言的事实行为。

2、法律行为制度为意思自治原则提供了基本的空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

(1)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在撤销前已经生效(在被依法撤销之前,其法律效果可以对抗除撤销权人以外的任何人),如果撤销权人未在法定的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将终局有效,不得再被撤销;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从一开始即不发生法律效力。

(2)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以撤销行为为之,人民法院不主动干预;而对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确认,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可以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主动宣告其无效。

(3)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撤销权人对权利行使拥有选择权(可以选择撤销,也可以选择不撤销);但一经依法撤销,自行为开始时无效;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则自始无效、绝对无效。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有自始无效、当然无效和绝对无效。

(1)自始无效: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当然无效: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是否知道,也不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

(3)绝对无效:绝对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

民事法律行为要产生法律效力(生效),首先应当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成立),即必须具有当事人、意思表示、标的三个要素。一些特别的民事法律行为,除了上述三个要素以外,还必须具备其他特殊事实要素,如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还必须有标的物的交付。

法律事实和法律事件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在民法中的地位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作为观念的抽象不仅统辖着合同法、继承法和婚姻法等具体的设权行为规则形成了民法中不同于法定主义体系的独特法律调整制度而且用完备系统的理论形态概括了民法中一系列精致的概念和原理形成学说中令人瞩目的独立领域。

法律行为作为私法自治的工具真正保证了个人生活空间不受外来力量的干涉使个人处理自己事务的理想成为可能。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旨在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行为。私法自治旨在保障经济活动的运作不受政府的统制或者支配而是经由个人意思决定所体现的自由竞争。法律行为正是个人自由竞争时的方式和方法。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实。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确认了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但与传统民法有所不同的是我国《民法通则》上确认了民事行为这一概念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民事法律行为专指合法行为而民事行为则是一个中性概念是指民事主体实施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旨在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它相当于传统民法上的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对于自己因违反合同,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或者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人身权利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一种。

一、民事责任的特征

1、民事责任是以民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产生的法律责任;

2、民事责任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责任;

3、民事责任是具有制裁性的法律责任;

4、民事责任主要是具有财产性的法律责任;

5、民事责任主要是具有补偿性的责任,也包括一定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胁迫和欺诈。

1、重大误解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显失公平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胁迫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如下:吸收合并: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商誉减值准备;控股合并: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商誉——商誉减值准备。

我国关税的基本计税方法,主要为从量税和从价税,这也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计税标准。从价税是以进出口货物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税时,货物价格乘以税率即得出其应纳税额。

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判断企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称之为资产减值测试。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以及尚未完工的无形资产,企业至少应于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留美学者、教授,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常务理事。

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1995年开始从事《经济法》考试辅导,1998年开始编著“轻松过关”系列图书。

THE END
1.根据张翔老师的2024年民法课程整理的笔记记p1 民事基本原则 之一,平等原则:全部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础。第一,对所有民事主体不做类型区分,一律平等对待;第二,是对民事主体进行类型区分,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保护。 之二,自愿原则(意思自治原则) 之三,公平原则,原则上自愿即是公平。 之四,诚信原则:遵约守信,与人为善。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9541737/
2.王利明:构建中国民法总则知识体系我国民法典总则编确认了各类主体的法律地位,尤其是将社会组织区分为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其中又包括了各类组织,打破了传统的民事主体二分法,承认了非法人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在主体的类型方面形成了有效的制度供给。任何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设立者都可以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组织模式,从而依据民法的规定设立不同的组织,https://zhuanlan.zhihu.com/p/648010365
3.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民法典》设立了胎儿利益特别保护制度,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时,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有继承遗产的资格和权利。但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自始不存在。 ? 4.法律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吗? 《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https://www.gzswtzb.org.cn/dbbanner/xfxcz/dnfg/202112/t20211203_71911708.html
4.法制史复习指导: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四、民事法律制度 (1)婚姻家庭与继承:王位、爵位实行嫡长子负责制财产继承实行诸子平分制度。 (2)经济法律制度:盐铁酒专卖、抑商政策、对外贸易立法。 五、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 (1)中央司法机构:汉承秦制。廷尉是中央司法长官,审理全国案件。御史大夫(西汉)(东汉为御史中丞)与监察御史,是监察官吏,对全国进行https://www.kaoyan365.cn/jm/7025.html
5.英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研究/周成泓英国虽然人口只有6000来万,但却有着两种法律制度和四个地方政权中心,即英格兰和威尔士是一种法制模式,苏格兰具有同英格兰与威尔士截然不同的法律制度,北爱尔兰还有许多单独的法律和法官。 不过,在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上各个地方是大同小异,都适用2000年颁发的《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及相关的诉讼指引。因此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6.html
6.《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完结)(我的真朋友)剧评《我的真朋友》已经有部分片花出来了,从片花中可以看出本剧剧情还是有部分聚焦在了房子问题上,男女主演也均是房屋中介销售人员,基于现实生活中有关房屋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虽然不知道本剧可以有多深入的探讨,但想必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相关问题,所以下面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剧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如有错误,请第一时间指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86367
7.中国古代法律制度12篇(全文)(二)法律确认家族的民事主体地位 在我国的民事法律里,除了以特定的自然人为民事主体外,家庭也被纳入到民事主体的范畴中来。在民事纠纷发生时,以宗族的族长或者说是家庭的大家长作为法定代表人代表整个宗族参与到具体的民事纠纷解决过程中。这种制度一直沿袭到现当代的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民事法律中。家长作为一个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03144rm.html
8.民事审判基本制度包括哪些呢?民事审判基本制度包括: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一)审判公开制度 1.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2.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https://m.gaodun.com/cta/1524835.html
9.讲义·《经济法》2.1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本章近3年所占的分值在4分左右,其中考点主要集中在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代理、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和中断。考试题型主要为客观题,重点关注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委托代理和诉讼时效等内容。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https://www.jianshu.com/p/a0560e0b1a2f
10.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特殊法律问题—国有资产评估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特殊法律问题(-) ——国有资产评估 第一节国有资产评估概述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 资产评估是指由国家授权的评估机构及其人 员,为了特定的目的,依据国家规定和有关的资料, 按照法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产某一时点 的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资产评估是一项动态化、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092
11.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基本民事制度包括哪些《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规定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制度,它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适时制定一部完整的《民法典》是所有法律人的共同心愿。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是什么?(一)合议制度合议制是与独任制相对的审判组织形式。合议制是由审判员或与陪审员组成的审判集体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https://www.docin.com/p-2171455456.html
12.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这部法律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了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13.2020年“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之“法律知识竞赛”练习题库及34.(多选题)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B.持续记录被监护人的成长经历 C.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利 D.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 35.(多选题)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的有:( )。 https://www.sjzkg.edu.cn/c/mkszyxy/xsst/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