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战国历史简述

春秋以越王三千越甲吞吴结束争霸历史,中原地区主要以晋楚双霸为核心。楚国虽然一直被晋压了一头,但是晋国内部也矛盾不断,尤其是六卿和君主之间的矛盾,并直接导致最后的三家分晋。

晋国的六卿问题由来已久,可追溯晋献公,公元前669年为避免再一次的曲沃代翼,晋献公尽杀公族,使得公族势微,为异姓公族代替公族提供机会,公元前636年流亡十九年的晋文公重耳重掌晋国后,对追随者进行封赏,追随者包括后来韩赵的奠基者赵衰、魏犨(chou),开始了晋国大夫的强盛之路。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和兼并,晋国还剩下韩、赵、魏、范氏、中行氏、智氏六大宗族。

到了赵鞅时期,范氏和中行氏结盟,是晋国最强大的宗族,公元前497年赵鞅在处理家族内部矛盾的时候,杀死了邯郸赵氏族长,使得晋阳赵氏大宗和邯郸小宗爆发战争,中行氏和范氏支持邯郸赵,打败晋阳赵氏,千钧一发之际,韩赵智三氏支持晋阳赵,经过八年内战,中行氏和范氏被打败出逃齐国,晋国从此开始四卿执政。

公元前475年,智氏智伯执政,不断地假借晋君的名义夺取韩赵魏三族的土地和属民,在公元前458年四卿瓜分了中行氏和范氏的领地,智氏成为晋国最强大的宗族。

公元前473年在越王勾践灭吴成为霸主后,智氏假称为了恢复晋君霸主地位,四家都拿出土地和属民给晋君,实际上是智氏占为己有,韩康子、魏恒子迫于智氏强大,同意了,赵襄子不同意,于是智氏联合韩魏攻打晋阳,围攻了晋阳两年多,公元前453年智氏决定水淹晋阳,恰巧韩魏的封邑也都有一条河,这种貌合心不合为赵提供了机会,赵襄子派说客说服了韩康子、魏恒子,三家里应外合打败智氏,灭智氏,三家分智。

三家分智引起晋出公的不满,公元前452年晋出公攻打三卿,战败客死他乡,哀公立,三家彻底掌握晋国。

此后三家,不断蚕食晋君的土地,公元前403年到了魏文侯、韩景候、赵列候时期,三家被周王分封为候,三家分晋正式完成。

三家分晋后不久,齐国也发生大夫取代诸侯的事件。

三百多年前陈国公子田完因为受到排挤来到齐国扎根,历经三百多年,逐渐掌握大权,同时大斗出小斗进等收买民心,终于到田和时期在公元前391年放逐齐王到海岛上,并在公元前386年田和在魏文侯的帮助下,周王封田氏为候,史称“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都是宗法制的进一步瓦解,权利进一步下沉,被视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点,东周迎来战国七雄变法时代。

战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变法,而战国的变法是从魏文侯开始的。

魏国发家于魏犨,魏犨是公元前656年晋文公的流亡五贤之一,但是才能一般,所以没能像赵衰那样掌握大权,但是魏从此开始强盛,到了魏绛时期,公元前573年魏绛担任司马,掌管刑罚,执法严明,为赵武佐,公元前569年提出著名的“和戎政策”,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华夏民族主动和少数民族争取团结的先例,为晋悼公八年之内九合诸侯解除后顾之忧。到了魏恒子时期,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智,奠定了魏立国基础,并且第二年打败不满的晋出公,晋出公客死他乡,三卿彻底把控晋国,三卿实际上瓜分了晋国,但是还没有获得诸侯承认,尤其是名义的天子周王的承认。

公元前445年,魏国的百年霸权奠基人魏文侯继位(此时还不是列侯是晋国正卿)。由于魏国当时处于四战之地,西秦,北赵,南韩楚,东齐,稍有不慎,就有被群起而攻之的危险。

为了获得稳定,文候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三晋联合的问题,因为晋就是由于内斗分裂的,魏处于韩赵之间,文候拒绝了韩赵互相攻伐的建议,缓和了三国的矛盾,解决了南北的后顾之忧。

李悝变法

军事上,任用乐羊和吴起,赵国势衰,尤其是国中之国中山屡次攻打赵,有将赵国一分为二的危险,赵王不得已借助魏国的力量,公元前408年文候任用乐羊历时几年灭了中山国,同时获取了赵国大片土地,极大地牵制了赵国。同时,文候军事上主要是向西突破的作战方略,公元前409年任用吴起,攻打秦国,获取大片土地,尤其是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打败秦军五十万,获取秦西河产粮之地(黄河和洛河之间),切断了秦国同东方各国交流的通道长达八十年之久,秦国被彻底压制,而且文候任用子夏等人在西河讲学,宣扬中原文化,怀柔秦人,大大削弱了秦国的凝聚力,而魏国俨然成为了中原正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到魏国,史称西河学派。

在获得内政,军事巨大成功的同时,公元前403年三晋获得周王的承认,封为列候。

此后,三晋联军相继打败齐国和楚国,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文候在位五十年,在军事、内政、文化上开启了百年霸权。(东周第一个百年霸权是晋)

魏国的强大,使得南面的楚国压力很大,楚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不愿与之为伍,楚国历史上君主都很狂,也不屑降了身份,典型的是春秋双碧之一的楚庄王,问鼎中原,饮马黄河,何其霸气。

但是到楚平王时期,由于楚国楚平王近女色,费无极将楚平王太子的未婚妻秦女引荐给楚平王,由于害怕太子报复,公元前522年陷害太子和太子太傅伍奢,伍奢被杀,史称费无忌乱楚,导致伍子胥逃亡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对付楚国,公元前506年,柏举之战中吴国在伍子胥,孙武带领下攻破楚郢都,伍子胥鞭尸楚平王,打跑楚昭王,虽然在秦国帮助下以及越国夫差乘机进攻吴国形势下楚国得以复国,但是也被迫迁都,是楚国的低谷,直到越王勾践攻打吴国牵制了吴国,尤其是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亡吴国之后,越国采取和楚国缓和关系,楚国东方的压力才小一些。

此后几十年,楚国都在积极恢复实力。

公元前401年楚悼王继位,楚悼王时期,形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内部贵族世袭,没有活力。外部三晋屡次攻打楚国,内外交迫的时候,魏武侯时期,在魏国不受待见的吴起来到了楚国。

楚悼王在考核了吴起后,公元前386年,正式任用吴起变法,废除贵族世袭,奖励耕战等,使得楚国强大起来,南平百越,势力到达湖南广西交界,北联合赵败韩魏齐,并陈蔡,打破三晋联盟,西破秦,打遍天下无敌手。

可惜在取得一些列成就后,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突然病逝,本来就对吴起怀恨在心的楚国贵族群起攻击吴起,将吴起射杀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吴起虽然死了,这场历史八年的改革,使得楚国再次成为一方强国。

此后,威王内政任用邹忌为相,进行改革,积极纳谏,修法律而督奸吏,使得国势复苏。

军事上任用田忌为将,孙斌为军师,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打败魏国,公元前341年在马陵之战围魏救韩打败魏军,并且杀死主将庞涓,使得魏国跌落神坛,齐国也因为成为中原强国,东方霸主。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徐州朝见威王,在魏惠王要求下齐威王称王,威王不敢独自称王,要求惠王也称王,史称徐州相王,齐魏由候开始称王。

在威王在位期间,开办了稷下学宫,给各国学士,各种学派提供讲学场所,为百家争鸣的辉煌奠定基础,成为中原的文化正统,齐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和秦国并称东西二帝之一。

魏文侯的霸权和楚悼王的强大是建立在秦国的重创基础上的,尤其是西河产量之地落入魏国手中,同时秦国被魏国阻断了和东方中原各国的交流,本来就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这下更不受待见了。

秦国目睹魏国的强大,尤其是秦公子连流亡魏国三十年,耳濡目染魏国的变法,公元前385年公子连回国夺权继位,是为秦献公,回国后积极进行改革,废除殉葬制度,解放青壮劳动力,设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往东迁都栎阳(西安阎良区),表明收复河西的决心,并且在公元前364年石门(山西运城西南)之战中打败韩魏联军,为孝公收复河西和孝公变法奠定基础。

公元前361年,孝公继位,孝公继位后,继承父志,深化改革,任用卫鞅,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下,商鞅分别在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变法,奖励耕战,废除贵族世袭,制定十二等军功爵制等,使得秦国开始强大,在第二次变法的同时,商鞅建议孝公在咸阳修建新都,并于次年也就是公元前349年迁都咸阳。

在秦国强大后,就企图再次收复河西之地,秦国乘着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打败魏国,魏国霸业丧失的情况下,于公元前350年最终收复河西。,

经过献孝两代的努力,秦国一举从几近灭国到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奠定了秦灭六国的基础。

韩国地处中原,和魏国一样,四战之地,西有强秦,北有赵魏,南有荆楚,东有齐鲁,没什么发展空间,韩国从立国开始,就一直在三晋中处于弱势。

韩国发家于韩厥时期,韩厥本是晋国一普通大臣,由于公正无私,并且为赵盾翻案和保护赵氏孤儿赵武,和赵氏结成深厚同盟,此后成为晋六卿之一,历经几百年,成为六大宗族,并且公元前453年韩康子时期晋阳之战三家分智,到了公元前403年韩景候时期,得到周王承认,得到周王承认,立国。

韩国由于地处四战之地,能够发展的方向也只有东方,公元前375年韩哀候时期灭了郑国,迁都新郑。但是依然四周强敌环侍。

公元前362年韩昭侯继位,这个时候基本上四周的诸侯国都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进行变法,开始强盛。昭候在这个背景下,公元前355年,任用申不害进行术治改革,十五年的改革,加强了君主集权,韩国开始强大,成为一等强国,史称“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无相侵”。

但是申不害术治,强调的是君主的个人权术,和传统的法家强调的依法有一定区别,后来的法家吸收了申不害的术治,术治也成为法家一部分,但是由于需要君主个人极高的素养,不能够复制,所以韩国虽然术治后达到诸侯无相侵的效果,但是公元前333年昭候死后,韩国强盛不再,沦为各国争霸的争夺对象。

赵国变法较晚,各国的变法其实都有外部压力造成的因素,魏韩因为地处四战之地,秦楚被中原各国排斥压迫,赵国地处北边,战略压力相对而言小一些,但是也经常受到各国压迫。

赵国和秦国同源,嬴姓赵氏,起源于造父,造父帮助周穆王驾车,平定徐国有功,封赵城。

赵氏在赵衰时期开始强大起来,赵衰是公元前656年晋文公流亡五贤之一,才能出众,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回国后赵衰出任国政,公元前622年赵衰死后儿子赵盾接任,成为晋国第一个正卿(军政一体),权势很大,甚至改立太子,族人杀死晋王,但是死后被清算,差点灭门,史称下宫之难,留下赵氏孤儿赵盾孙子赵武,赵武在韩厥的帮助下,恢复了赵氏的地位,公元前546年为赵国正卿,等到赵鞅,公元前497年借平定邯郸赵历时八年内战四卿灭了范氏、中行氏,赵氏进一步强大,公元前453年赵襄子时期晋阳之战,三家分智,为立国奠定基础,公元前403年赵籍得到周王承认,封为列侯,是为赵烈侯,三家正式分晋,赵氏立国。

晋阳之战

赵国立国后,受到北边少数民族林胡、楼烦的屡次侵犯,内部还有国中之国中山国,所以内外交迫,迫不得已公元前408年请求魏文侯帮助灭了中山国,但是灭了中山,挖塌之侧迎来了魏国,局势更加窘迫。

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继位,赵武灵王时期,西秦南魏东齐都很强大,北边还有少数民族,在被复国后的中山国和少数民族打败后,赵武灵王痛定思痛,破处重重阻力,公元前307年,举国进行胡服骑射,学习胡人的穿衣和骑射技术,使得赵国军事实力空前强大,西北打败林胡和楼烦,北方建立云中、代、雁门三郡,更在公元前296年彻底灭中山国,使得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诸侯国。

赵武灵王还干涉燕国和秦国内政,迎立燕在韩的公子回燕为燕昭王,迎立在赵的秦宣太后公子为秦昭王,在国际上一时风头无两。

但是赵武灵王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了糊涂,公元前299年废长立幼,传位给小儿子是为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后又反复,导致公元前295年沙丘政变,饿死在沙丘宫,一代英主英年早逝。

燕国立国很早,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召公于蓟(北京)地,召公,是武王和周公旦的弟弟,和周公分陕而治,负责周的大后方,辅佐康王,刑错四十年不用。

燕国在历史上由于地处偏远,春秋时期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公元前664年还差点被山戎灭国,公元前663年在齐恒公的帮助下才复国。

到了战国,公元前320年燕王哙即位,前318年燕王哙信人言,想学古人禅让博取美名,禅让给国相子之,导致公元前314年的燕国太子和子之内战,史称子之之乱,同年,齐宣王乘着燕国子之之乱派兵差点灭了燕国,后来迫于其他诸侯国的压力,齐国才退兵,赵武灵王插手燕国内政,公元前312年护送在韩国的公子职回国,立为燕王,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在差点灭国之际继位,在郭槐的建议下,铸黄金台,招贤纳士,任用乐毅、秦开等人,尤其是乐毅改革,改变了任人唯亲的局面,制定法律,历经二十多年,燕国开始强大。

乐毅

为了复仇,燕昭王采用乐毅的“与天下共图之”的战略,派苏秦游说齐闵王灭宋,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齐王灭宋给其他诸侯国带来很大压力,燕王于是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公元前284年五国攻齐,在乐毅的领导下,歼灭齐军主力。后来其他诸侯国都陆续回国,燕军继续作战,企图灭亡齐国,采取怀柔政策,攻破齐国七十多城,只剩下莒(山东日照莒县)和即墨(青岛即墨区)两座城,留下乐毅继续经营齐国。

同时,在东胡做人质的燕将秦开,在公元前300年率领燕军辟土千里,势力一直到达朝鲜半岛的首尔,使得燕国领土达到史上最大。

THE END
1.七上历史《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详解(2)经营方式: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商周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MwNjc1NQ==&mid=2663548491&idx=2&sn=6f13513109bb9653d7dd87a6db13eedc&chksm=8a558f4d0210bdd0f5c258de655ef741831d83e389c8e641be60d0649fd8473452786e522f51&scene=27
2.中国古代史(五言简述)中国古代史(五言简述) 编者的话 中国古代史 仅用一万字 简单地介绍 目的是普及 在什么年代 有什么大事 对文明发展 对世界影响 知道就可以 未作深其究 历史的记述 也有些异议 简缩与五言 难度都不少 有不当之处 请读者原諒 目 录一. 导 言 自然之基礎 1https://shi1.zupu.cn/fenbu/600144.jhtml
3.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全文)第一篇: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通史(高考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通史 上古时代 相关帝王: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政治:史前社会,以部落联盟为主体经济:由采集经济逐步转向种植经济,并在黄河与长江流域文化:原始图腾崇拜;原始艺术;象形文字 少昊(青阳氏) https://www.99xueshu.com/w/sjxusdxmlqcf.html
4.北京大学2019年中国古代史(下)期末考试题北京大学2019年中国古代史(下)期末考试题北京大学2019年本科春季学期 中国古代史(下)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10选8) 猛安谋克 《唐六典》 寄禄新格 大索貌阅 扬州学派 保甲法 票拟 中书门下 急递铺 圩田 二、简答题(4选3) 1.简述隋唐到明清的地方行政体制 2.简述隋唐到明清的交通状况、主要建设和影响 https://m.360docs.net/doc/8a9357696.html
5.中国古代史(一).pdf中国古代史写了从上古传说到盛唐这段历史 目录 第一章 上古传说文学3 第二章 《诗经》3 第三章 先秦散文4 第四章 屈原和楚辞6 第五章 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 7 第六章 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8 第七章 两汉辞赋8 第八章 两汉诗歌9 第九章 建安诗歌10 第十章 正始诗歌10 第十一章 两晋诗歌10 第十二章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021/6051200015002115.shtm
6.历史学:简明中国古代史题库考点(题库版)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历史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历史学:简明中国古代史》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http://www.91exam.org/exam/87-4476/4476245.html
7.明史简述畅想中心数据平台明史简述 作者:吴晗著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 ISBN:978-7-5716-0412-7主题:明代中图法分类号:K248.07【中图法分类】K 历史、地理 > K2中国史 > K24古代史后期(581~1840年)【学科分类】历史学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教育学 > 教育 > 学科教学(历史)https://www.cxstar.com/Book/Detail?pinst=1c2ee0ba0000110bce&ruid=26c0412300c9e6XXXX
8.2024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学院培养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历史地理学、经济社会史、文化产业等专业博士研究生以及史学理论、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区域文化史、经济社会史、文化产业、课程教学论(历史学科)等专业硕士研究生,招收并培养http://m.xxxedu.net/article.php?id=321012
9.中国古代史论述题历史《中国古代史论述题》由听友413899173创作,目前已更新26个节目,包含论述清代督抚制度的起源内容和作用、简述清代的地方行政体制、论述明朝地方行政体制的分化与整合、简述元朝的地方治理、论述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等内容。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用声音服务美好生活,更多好https://www.ximalaya.com/creation/71567503
10.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_名词解释(精选6篇) 篇1:中国古代史_名词解释 2.盘庚迁殷商朝前期自然灾害频发,内部纷争不断,国都经常迁徙。直到盘庚即位后,于公元前14世纪将国都迁到殷,此后二百多年再无迁都,所以商朝又称殷商。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部斗争的混乱局面,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为商朝的中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d0myh50.html
11.中国古代史教案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doc大学课件预览我们经常说的二十四史、古代史等,只能算是人们写的中国古代史时期的历史,并不能说他们写的这些历史的书,就是历史本身。在习惯上,也称这些历史记载为历史的。这是因为历史的,是一个形容词,因用的时间、地点不同,意义相异,有过去的、可记忆的、卓著可传后世的、学术上考察事物的方法等。李大钊特别重视“历史”http://read.cucdc.com/cw/76197/110384.html
12.历史简述岳阳具有悠久的历史,优良的地区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无论在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远古时期据临湘市沅潭镇长源村旧石器时代遗址、路口乡石山村旗帜山化石的发掘,约在20万年前,岳阳便已出现人类活动。又据10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距今一万年至五千年前,岳阳的先民已经开始种稻栽桑,https://www.yueyang.gov.cn/yysqw/43332/43335/44285/44324/44327/content_1267393.html
13.2016中国古代史真题汇总版考研真题解析【摘要】本文是考研帮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6年中国古代史各高校真题汇总版,欢迎16年的童鞋参加论坛发起的“回忆真题,传递爱心”的活动。 ?山西大学(B卷) 名词解释: 共和行政,北方六镇,武宗灭佛,新学伪经考,国粹派,农业学大寨 简答: 1、简述古文运动内容及影响 https://www.kaoyan.com/zhuanyeke/zhenti/56989acced755.html
14.初中中国古代史内容标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有残酷的民族仇杀,也有轰轰烈烈的少数民族汉化运动,《标准》以“民族融合”为题,能否概括这个时期的这一特点呢?“融合”这个词有一定的褒奖含义,但这个词本义是融化而合一,是中性的。友好往来可以融合,如“和亲”或各民族间的友好联姻;战争、仇杀、压迫最后也可http://m.fz18z.cn/nd.jsp?id=682&id=682
15.专题06中国古代史(非选择题)专题06中国古代史(非选择题) 升学备考共61套 2023年高考二模试题分项汇编 共61套|浏览:16423次|更新:2024/06/25 二模考试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其试题汇聚了各地优秀教育团队的结晶。学科网特邀一线名师对各地高考二模考试试题进行分项汇编,广练题、练好题,从各地优秀二模试题中汲取解题技巧,冲刺高考!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3672ct10856n29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