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27873《经济法概论》教材大纲江苏自学考试教材大纲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二)学习要求

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经济法律事实的内涵及其分类、经济法律权利、义务与责任的内涵;掌握经济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和几种常见的分类,以及与经济法相联系的各项重要法律制度。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经济法、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事实、法律行为、法人、代理、表见代理、所有权、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的概念。

2、理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经济法律事实的分类、经济法律权利的主要分类、经济法律行为的特征及分类、法人的特征、代理的特征和种类、所有权的特征、共有的分类、债发生的根据。

3、综合运用: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企业法人登记的条件、保护所有权的手段、债的分类。

1、识记:公司、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公司分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章程、股份有限公司、“三资”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

3、综合运用:“三资”公司的特殊规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财产及其管理、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和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破产共益债务的内容、管理人的职责、债权人会议的职责。

1、识记:合同、要约、要约邀请、承诺、格式条款、合同效力、附条件的合同、附期限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表见代理、无效合同、合同的担保、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部分履行、代位权、撤销权、合同的解除、抵销、提存、免除、违约责任、不可抗力的概念。

2、理解:合同的特征、合同的一般分类、合同订立的形式、合同订立的过程、合同成立的地点、法律对格式条款的限定、附条件的合同与附期限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因表见代理而订立的合同、无效合同、可变更和可撤销的合同、合同的主要担保方式、关于政府定价的规定、与第三人有关的履行、合同履行的抗辩、提前履行与部分履行、代位权与撤销权、合同的变更、合同的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的特征和形式、违约责任的免除。

第四章工业产权法

1、识记:工业产权、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证明商标、驰名商标、联合商标的概念。

2、理解:工业产权的特征、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对专利权的限制、取得专利权的条件、商标权的客体(种类)、商标权人的权利、注册商标的续展。

3、综合运用:工业产权保护的原则、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商标注册的审查与核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第五章当竞争法

本章主要介绍了市中竞争和垄断产生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介绍了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阐述了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及认定的条件,介绍了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了解垄断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及其认定;把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1、识记:垄断协议、市场支配地位、不正当竞争行为、混淆行为、商业贿赂、商业秘密的概念。

2、理解:垄断协议的行为和内容、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形、经营者集中的情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

3、综合运用:垄断行为的主要表现、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依据的因素、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表现以及主要法律责任。

第六章产品质量法

本章主要介绍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职责及主要监督管理制度,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

了解产品安全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认证认可、产品质量抽查监督以及关于建设材料的监督检查、掌握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与义务以及产品质量的损害赔偿。

1、识记:以假充真的行为、以次充好的行为的概念。

2、理解:我国产品质量法制建设的起始及主要立法、产品质量监督的主管部门、产品质量认证认可、产品质量抽查监督中抽查的规则、产品质量应当符合的要求。

第七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本章主要介绍消费者的概念和特征、消费者的主要权利、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组织的职责及其受理消费者投诉的范围、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及侵犯消费者权益法律责任的承担。

1、识记:消费者的概念。

2、理解:消费者的特征、消费者保护运动的起始、消费者选择权的内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主要内容、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以及生产者、经营者、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3、综合运用:消费者的主要权利、经营者的主要义务、消费者组织的公益性职责、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民事责任。

第八章税法

1、识记:税收、税法、代扣代缴、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固定税率、纳税环节、起征点、免征额、计税依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消费税、印花税的概念。

2、理解:税收的特征、征税主体、纳税主体、征税对象、税率的分类、税的减免、增值税的纳税主体、增值税专用发票、消费税税目、企业所得税税率。

3、综合运用: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第九章金融法

了解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及组织机构和对金融的监督管理;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与活动原则、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对存款人的保护、借款和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以及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了解外汇的概念及种类、经常项目及资本项目的外汇管理;掌握证券的发行条件及承销、证券交易规则和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上市公司的收购规定,以及证券公司的设立、主要经营业务和经营规则;了解保险合同当事人及其主要权利和义务,以及保险公司的主要经营规则。

1、识记:商业银行、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证券、证券代销、证券包销、上市公司的收购、证券公司、保险合同、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保险利益、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的概念。

2、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业务的工具、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禁止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商业银行的接管、商业银行借款基本规则;视为证券公开发行的情形、发行股票的条件、发行新股的条件、证券的承销、证券公司的经营业务;保险人的义务、投保人的义务

3、综合运用: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商业银行在活动中遵循的原则、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3、综合运用: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第十一章会计法与审计法

本章主要介绍了会计机构和人员的设立条件和从业资格,基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活动中所涉及的法律责任;介绍了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构成、审计权限和职责,以及各类审计的行为规范及法律责任。

了解会计行为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方法和主要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的设置要求,以及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掌握审计机关职责、内部监督、社会审计监督的基本制度。

1、识记:会计法、会计核算、审计、内部审计的概念。

2、理解:会计核算的范围、会计年度与记账单位、会计账簿与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设置、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设立审计事务所应具备的条件。

3、综合运用:会计行为的基本原则、审计事务所承办的业务。

第十二章经济纠纷解决法律制度

了解仲裁机构的性质,仲裁协议,仲裁程序,仲裁裁决的撤销与执行,涉外仲裁的特殊规定;把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的管辖,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了解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的管辖,起诉与受理,审理与判决。

1、识记:仲裁、民事诉讼管辖的概念。

2、理解:仲裁委员会、仲裁协议的内容、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仲裁申请的条件、仲裁庭的组成、仲裁裁决、民事诉讼中的管辖、第一审普通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行政诉讼的管辖、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

3、综合运用: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民事裁定适用的范围、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识记”、“理解”、“综合运用”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概念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二)自学教材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经济活动中的各项重要法律制度,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自学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并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思考教材中复习思考题及引导案例中的问题,配套的光盘中的练习题可以帮助考生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是本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避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明确学习目标,主动提出问题,把握知识内涵”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每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20%,“理解”40%,“综合运用”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附录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如: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其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

A.取得的权利B.分配的权利C.转让的权利D.处分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

如:税率

三、填空题

如:两个注册商标的争议,由裁定。

四、简答题

如: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

五、论述题

如:试述消费者的权利。

六、案例分析题

如:某医药公司为了谋取非法利益,隐瞒事实真相,与某卫生院订立了买卖50箱青霉素注射液合同,货款两清后,卫生院发现药品质量有问题,到市有关检验机构检验,结果表明:该批药品质量低劣,有损人体身体健康。卫生院向医药公司提出退货遭拒绝后,诉至法院。请回答:(1)该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法院应如何处理?

THE END
1.法律法规概览民商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民商法:如何规范市场经济活动? 民商法是指民事和商事关系的法律规定,它是国家为了保护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合理权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民商法主要包括合同法、物权law、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在这些领域中,合同的订立、中止和解除规则,以及物权的取得和转让方式,都被严格规范,以确保交易双方的合意能够得到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158411.html
2.每日一学“名词术语的概念及定义”管理常用法律法规三、反垄断法律、法规中的名词概念 1.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相关市场: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以下统称商品)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3.相关商品市场:是根据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A5NTAxMw==&mid=2651781376&idx=2&sn=df0be7fa2524ca1d26de94a7c2c5f8b8&chksm=81443a5405365caa1386b4c1f9e02f388ec0b2e705cb9790f8ff118b2b81d3368ff202ef2893&scene=27
3.经济法律关系名词解释是什么(经济法律关系名词解释)1、经济法律关系:指由于国家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而形成的,由经济法确认和调整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受经济法律法规确认、调整和保护的,具有法律形式的特殊的经济关系。2、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一般指国内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llMeAaTJ2r.html
4.名词解释经济法律关系第1题 经济法律关系名词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名词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法律关系 名词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劳动法律关系 名词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法律关系客体 名词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劳动法律关系事实(名词解释) 劳动法律关系事实(名词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https://www.shangxueba.cn/3039119.html
5.名词解释经济法律关系内容A. 由经济法确定 B. 隶属于行政法 C. 最终表现为权力或权限 D. 一方主体恒为国家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名词解释] 法律关系变更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法理学)考试题目 【判断题】关于个人执行力和组织执行力的关系,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个人执行力强,整个组织执行力强。()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153a928e7b94b89b0068a0707958a55.html
6.2014年自考经济法名词解释: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范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若您在自考学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进入论坛讨论! http://m.zikao365.com/web/bjcj/wa2014072915135836790915.shtml
7.经济法学相关知识点梳理一、名词解释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消费者 经济职责 行政垄断 产品责任 经济法的地位 产品质量责任、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经济职责 行政垄断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经营者 政府指导价 公平交易权 瑕疵 经济法 经济法律关系 消费者权利 不正当竞争 经济法责任 二、选择题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512599
8.公共关系学形考任务四(精选6篇)三、名词解释 1.经济法律关系 B.答: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经济法律关系也不例外。该三要素是经济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客体的占有者、使用者和行为的实践者。主体是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承担者,失去了主体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4sm48t7.html
9.经济法学第一章经济法原理在线免费阅读因此,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调整国家为了矫正市场失灵而管理和调控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具体包括市场监管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经济法将特定的经济关系作为自己的调整对象,所以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等相邻法律部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法律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51618641927867454
10.国家开放大学23秋经济法学形考作业答案奥鹏作业答案优学网12.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市场规制关系?( ) A.企业公司等登记关系 B.市场准入关系和市场退出关系 C.市场竞争关系 D.财税调控关系 13.以下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有( )。 A.消费者 B.经营者 C.各级政府 D.行业协会 14.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http://www.youxue100f.com/qita/2023-12-09-14345.html
11.201291商法学作业及答案(高起专)17.商事关系主要是指:( ? ) A.商事组织关系与商事经济关系 ?B.商事交易关系与商事经济关系 C.商事组织关系和商事交易关系 D.商事经济关系 18.以下各项中那各不是我国商法的渊源( ) A.制定法 B.商事自治法 C.商事判例 D.立法和私法解释 19.依照法律授权http://zjb360.com/news/?8260.html
12.民法分论知识点梳理一、名词解释 物权:《物权法》第2条: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交付(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占有改定): 《物权法》第23条,交付是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定的公示方法。 交付分为现实的交付和观念的交付两种情况。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1211/00/79779524_1059789161.shtml
1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经济法基础?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乙农民专业合作社 B、甲市财政局 C、智能机器人阿尔法 D、大学生张某 正确答案:ABD 解析:选项AB属于组织,选项D属于自然人,均可以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选项C属于物,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https://www.51zhishang.com/cjkj/zttk/20210601/101799.html
14.留置权中的同一法律关系是怎么解释的?我国《民法典》中关于留置权成立要件明确规定了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这种界定应仅限于“同一个法律关系”,而不能将其扩大解释为“同一种法律关系”.但由于《民法典》此规定的概念语义范围较小,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置权的适用范围,如果您还有问题,可以来电咨询律图的相关律师。https://m.64365.com/zs/713623.aspx?fd=zs&fi=71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