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来精装两房,竟是租赁房!没产权难入住,200多业主心碎了!

“首付25万元起,总价69万元起,金山区枫泾镇敷容公寓,70年住宅,精装两房……”

为了完成置业梦想,洪先生打算咬咬牙,用这几年的积蓄圆梦。可谁知,在支付完订金、付完首付款后,交房时候,洪先生却彻底傻了眼:理想中的“精装两房”,竟是租赁房!更让他寒心的是,所谓的“开发商”始终躲躲闪闪,在贴出一份“清退告示”后,就彻底失联,让200多名业主没了方向……

图说:样板房曾因装修一新和温馨精致的氛围吸引了洪先生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优质公寓”竟是租赁房

洪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朋友向他介绍金山区枫泾镇枫泾工业园环东二路1460弄99支弄的敷容公寓楼盘。“在实地看房时,开发商拿出的样板房,让我和我的爱人都觉得比较满意。”洪先生回忆道,虽然房屋并不宽敞,但房型比较正气、精致,单价也较为便宜。

于是,洪先生下决心买下一间面积为62.86平方米的两室一厅精装修房。

今年5月19日,洪先生支付了订金6000元;5月22日,他全额支付了首付款43万元。合同上写明,2019年8月15日交房。

图说:消费者洪先生和“开发商”签订的合同封面

洪先生说,现场张贴的一份“告知书”上虽然只写了三点,但每一点,都让他的心一阵阵抽紧:1.单位租赁房,租赁对象为园区及周边企业产业工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他常住人口的阶段性短期居住;2.单位租赁房,租赁期限最长不超过6年;3.单位租赁房,只有大产证,不能分割办理独立产证和进行买卖。

洪先生想问人拿自己的房屋钥匙,却被明确告知“没有”,因为房屋入住许可证都还没有办下来。

图说:小区内张贴的这份告知书,明确写明房屋性质为租赁房

“开发商”玩起躲猫猫

洪先生表示,事发后,开发商始终不主动露面,也不留联系方式。只贴出过一份告示,内容敷衍至极,表示愿意分期退款,但要等到2020年1月25日,才能最终退清全款。洪先生说,涉事的约有260多名业主,“开发商”一下子根本还不出这么多钱,只能一拖再拖。

洪先生表示,自己这些年来上海打拼,好不容易才有实力买房。可现在,每个月不仅要另外租房,还要偿还贷款,这让他已经失眠了好几个礼拜。

“因为这房子我还定了家具家电,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退又退不了,拿回租的房子,又没地方放,拿去二手店,自己心都疼。唉……”说到这里,洪先生重重地叹了口气。

图说:“开发商”贴出的“清退细则”

记者联系了枫泾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在记录情况后当即表示,已经接到不少市民的诉求,目前,正在积极处理中。

截至发稿,记者还没有收到回复。

【律师观点】

销售方存误导涉嫌民事欺诈

上海市经建律师事务所主任应慧鹏律师表示,购房者有权知悉其投资、购买的房屋性质是租赁房或是商品房,如销售方有存在误导购房者的行为,则涉嫌民事欺诈。租赁房只租不售的政策,是很明确的,任何变相销售租赁房的行为,均应予以制止。

如果购房者认为其是在被欺诈的情况下签订协议,则可以向地方住建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请双方签订的协议无效或撤销,退回购房款及赔偿损失。

THE END
1.民事欺诈如何处罚最新规定还有如果是跟合同有关的民事欺诈,可能还得把从别人那里骗来的东西还给人家,然后再看谁错得多,就得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不过要注意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具体怎么处罚还得看具体情况和相关的法律规定才行。 全文 6 12-09 环境保护咨询顾问 咨询我 民事违法行为最典型的惩罚就是民事责任。比如https://m.64365.com/ask/36725339.aspx
2.民事欺诈怎么处理1. 民事欺诈的定义及其法律后果:民事欺诈涉及在民事法律行为中,一方通过欺骗手段导致对方在不了解真实情况的情况下作出意思表示。这种行为被视为可撤销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一旦撤销,该行为自始无效,涉及的财产需退还,造成的损失应赔偿。2. 法律依据:根据我国《民法典》第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76177295867234485.html
3.民事欺诈怎么处理50000元赔偿针对民事欺诈行为,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处理机制。根据《民法典》,欺诈行为可能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350333.html
4.民事欺诈怎么处理1. 报警:如果您发现自己受到了民事欺诈,可以立即报警并向当地的警方报案,警方会展开调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您的合法权益。 2.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您自己无法处理欺诈案件,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咨询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他们会为您提供合适的法律建议和代理服务。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5092861_1105234419.html
5.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49条)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该怎么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该怎么把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条件是什么?怎么理解?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解析吧! 相关阅读https://www.12371.gov.cn/Item/570341.aspx
6.解读民法典网购商品货不对板消费者如何维权?双十一网购平台大促期间大林订购了一台能玩游戏的顶配电脑,收货后却发现电脑配置与商家的宣传不一致,申请退换货均遭商家拒绝。货不对板,大林该如何维权? ——大林可以主张退一赔三。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kxMTQ0OQ==&mid=2651836385&idx=2&sn=cfa745d52fd943aa324c4ca567d01e85&chksm=bc59a683bc6bb3d166becd11c1c47ab70e86b37f02440765df6f62c13025315f7c551bc6cecf&scene=27
7.干货上海高院民事法律适用问答大全(20012014)(上)dfang另外,由于反诉实质上也是一种起诉行为,因此,应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起诉和受理的规定,采用一般的驳回起诉裁定书驳回反诉,当然,在裁定书上对当事人的称谓、列举等方式也应作相应的变通处理。 问题2:一些夫妻离婚后,双方均不愿履行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由此产生一些问题:如,按照婚姻法有关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30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