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么区分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它们都是法律直接规定的
1.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分类
含义
举例
自然事实(与人意志无关)
事件:某种自然事实的“发生”
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灾害的发生
状态:某种事实的“持续”
行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表意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件
法律行为:按照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相应民法效果。因法律效果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有关,故要求行为人须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订立合同、立遗嘱
准法律行为:由法律直接规定民法效果
催告、通知行为
非表意行为(事实行为):无须表示内心意思即依法发生法律效果。法律效果由法律直接规定,与当事人意思无关。因此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必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作品创作行为、拾得遗失物、先占、无因管理、侵权行为
杨老师
2020-08-0616:05:292893人浏览
二者的主要区分“有没有意思表示”。
1.准法律行为:有意思表示。
(1)意思表示就是对外做出要发生法律效果、受法律约束的意思。
(2)如合同行为,订立合同时就表示要受合同法约束,产生合同法上的效果的意思,所以是法律行为。
2.事实行为:无意思表示。
(1)如创作行为,不要求作者进行取得著作权的意思表示,只要作品创作完成,即可依《著作权法》的规定取得著作权,设立著作权法律关系。
(2)如侵权行为,只要侵权行为人实施了侵权行为,不要求其进行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就可以产生相应的侵权法律后果,承担侵权责任,从而设立了侵权之债权债务法律关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