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民事法律行为分类

这种分类的根据是当事人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果的不同条件。

(一)单方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研究图册

单方法律行为有以下特点:

(二)双方及多方法律行为

由于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必须由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共同协商才能成立,所以,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的变更或者解除,除法律有特别规定之外,也必须经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协商一致。

传统民法理论将双方及多方法律行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所谓“契约行为”,指基于双方“对立”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这里的“对立”,指双方当事人通过民事法律行为所追求的利益或目的不同(如买卖行为中,买受人的目的是取得货物,出卖人的目的是取得价款)。大多数双方法律行为都是契约行为;二是“合同行为”,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平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平行”,指各方当事人追求的利益或目的都是一致的。如合伙合同中,各个合伙人订立合伙合同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合伙经营而获得利益。

中国民法未采用“契约”的概念,而是将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统称为“合同行为”

二、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

这种分类是根据双方法律行为中,当事人双方是否均取得一定的利益而划分的。由于单方法律行为实际上只存在一方当事人,无所谓与相对方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对价”,所以,单方法律行为不存在有偿及无偿的问题。

(一)有偿法律行为

有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向他方付出相应的代价的法律行为。如买卖行为中,买受人获得出卖物,必须向出卖人支付价款;而出卖人获得价款,必须向买受人交付货物。即有偿法律行为中,当事人双方必须“互为给付”。所以,有偿法律行为又被称为“有对价关系”的法律行为。应当注意的是,民法上的“有偿”,是指双方存在利益上的交换事实,但不是指双方通过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获得的利益绝对相等(例如,出卖人基于某种考虑,愿意将价值100元的物品以80元出卖给买受人。这种关系,也具有有偿性质)。同时,所谓“有偿”,也不一定绝对是指支付金钱,也可以表现为提供劳务、完成工作等。由于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主要是商品关系,所以,绝大多数民事法律行为都具备有偿性质。

(二)无偿法律行为

三、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

这种分类根据的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以一方向另一方交付实物为条件。所以,它也不适用于单方法律行为。

(一)诺成性法律行为

诺成性法律行为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亦即只要双方达成协议,民事法律行为即可成立并发生效力,至于交付实物,是履行义务的问题,不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如买卖合同行为,只要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合同即告成立,双方即根据合同享有权利及承担义务,而出卖人交付货物及买受人支付货款,是依合同的约定对各自义务的履行。绝大多数民事法律行为都是诺成性法律行为。

(二)实践性法律行为

诺成性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在双方达成协议之后,一方于交付实物前反悔而为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

这种分类根据的是民事法律行为应否采用法定形式。

不要式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成立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即当事人在意思表示方式的选择上,不受法律的特别限制。例如,一般的买卖行为,当事人既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

五、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

这种分类根据的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法律行为的相互地位。

主法律行为是指在两个相互关联的民事法律行为中,能够独立存在的民事法律行为。从法律行为是依附于主法律行为的存在而存在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甲向乙借款1万元,由丙作保证人。此例中,存在两个民事法律行为:一个是甲与乙之间的借贷合同行为,另一个是丙与乙之间的保证合同行为。保证合同行为的存在依附于借贷合同的存在(如果没有借贷合同,就不可能存在保证合同)。因此,借贷合同行为是主法律行为,保证合同行为是从法律行为。

从法律行为随主法律行为的成立而成立,随主法律行为的消灭而消灭。主法律行为的变更或者撤销,都会影响从法律行为的效力。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

【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严选律师快速响应隐私保障专业解答

我想问一下,我们夫妻离婚,买的房子,我老公是主贷人,我们离婚,协议不了,上法庭的话,房贷会要我出钱吗

孩子9岁,我去年因为一些离家现在4个月了,男方来接我几次,我过年跟他要了5万他也给了,后来男方气不过起诉离婚,但是没几天又撤了,还有前几天他说我掉着他又不回家哄钱用,我跟他妈妈婆媳关系也不好,我可以起诉离婚吗?不想跟他过了,男方没有过什么过错,没打骂过我,但是男方有残疾

离婚案件咨询,法律对于离婚咋个规定的呢

办理离婚,必须到户口所在地才能离嘛

我老公在缅甸工作,已经快两年没回国了,航班熔断,现在又赶上疫情,可以委托协议离婚吗,他不参与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THE END
1.法律行为基础知识及分类解析51CTO学堂财务管理系统金融/财会会计财务会计财会金融考试直播财会法律行为基础知识民事法律后果意思表示法律事实分类单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有偿与无偿法律行为要式与非要式法律行为主从法律行为 本视频主要介绍了法律行为的基础知识,包括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等。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法关系的行https://edu.51cto.com/video/69649.html
2.讲义·《经济法》2.1民事法律行为制度PS:讲义来源于中华考试网《经济法》讲师孙林老师,侵删。 【考情分析】 本章近3年所占的分值在4分左右,其中考点主要集中在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代理、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和中断。考试题型主要为客观题,重点关注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委托代理和诉讼时效等内容。 https://www.jianshu.com/p/a0560e0b1a2f
3.经济法,民事法律行为经济法,民事法律行为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https://bbs.pinggu.org/jg/huiji_huijiku_2188572_1.html
4.《经济法》精品课程授课教案通过本章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分类,知晓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是不同的概念,理解瑕疵法律行为的三种情形及效力,掌握代理的概念、特征以及无权代理、表见代理的相关规定。 【教学课时和方式】 2课时;理论讲授和案例讲解; 【教学内容】 http://cie.fynu.edu.cn/course/wu/article/?id=4062
5.2023年安徽始试录用公务员笔试考试大纲(法律类)录用法律笔试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五章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种类 二、归责与免责 三、法律制裁 第六章 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二、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与内容 三、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第七章 法的运行 一、法的制定 二、法的实施 https://m.163.com/dy/article/HRCJGMOS0518DRAP.html
6.注会经济法知识点免费11篇(全文)(2)处分行为是直接导致权利发生变动的法律行为,并不需要义务人积极履行给付义务。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注会经济法知识点免费 第2篇 【解释】无权代理的情形:(1)没有代理权;(2)超越代理权;(3)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 1.合同的效力 在无权代理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而非无效合同)。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8c8sbb7.html
7.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发布《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人员胜任能力测试大纲第二章 民商经济法 一、民法 (一)民法通则 掌握民法基本原则及其含义;掌握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掌握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熟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掌握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熟悉代理的概念和特征;掌握https://www.xunlv.cn/laws/7260
8.注册会计师考试其报考条件包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考试为闭卷,采用计算机化考试方式或者纸笔考试方式。每科考试均实行https://baike.sogou.com/v418892.htm
9.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2.进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逐步养成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方法: 1.启发式教学方法 2.讨论式教学方法 3.情景教学法 4.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条件考核项目与要求: http://www.jxxdjsxy.com/jiaowuzaixian/zhuanyeshezhi/2022-06-19/8135.html
10.民法课件民事法律行为.ppt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四、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五、有瑕疵的意思表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1 1、民事行为:①概念:民事主体所实施的、能够产生财产或人身等民法后果的行为。②分类:事实行为与表意行为;作为与不作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610/706015202000512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