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理解法律咨询的基本概念、意义及作用;
2.学生掌握法律咨询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
3.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咨询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合理的法律建议;
2.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法律咨询,为他人提供初步的法律服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尊重法律,敬畏法律;
2.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为社会公众提供法律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学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教授法律咨询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了解法律咨询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法律建议。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从事法律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法律咨询基本概念与意义
-法律咨询的定义、特点及作用
-法律咨询与法律服务的区别与联系
2.法律咨询程序与方法
-法律咨询的基本程序:接待、了解案情、分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跟踪服务
-法律咨询的主要方法:询问、倾听、查阅法律法规、分析案例、沟通协调
3.法律咨询实践操作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咨询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模拟咨询: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律咨询,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4.法律咨询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法律咨询行业的发展历程
-法律咨询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5.法律文献检索与应用
-法律文献的分类、检索方法和技巧
-法律文献在法律咨询中的作用及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1.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地讲解法律咨询的基本概念、程序和方法,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讲授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2.案例分析法:结合教材中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咨询的实际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针对课程内容,设置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4.模拟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律咨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法律咨询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模拟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5.实验法:利用法律文献检索系统,指导学生进行法律文献检索实验。使学生了解法律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法律文献检索能力。
6.观摩学习法:组织学生参观法律咨询机构,了解法律咨询行业的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观摩学习,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课后作业与评价: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完成案例分析、法律咨询报告等任务。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旨在客观、公正地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1.平时表现评估:占总评的30%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课堂纪律:评价学生的出勤、迟到、早退等情况,以及课堂行为规范。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态度、贡献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作业评估:占总评的30%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法律咨询案例分析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性。
-法律咨询报告:评价学生在模拟法律咨询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律文献检索作业:考查学生法律文献检索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考试评估:占总评的40%
-期末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全面考察学生对法律咨询理论知识的掌握。
-开卷考试:考查学生在开放性题目中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能力评估:占总评的10%
-模拟法律咨询表现:评估学生在模拟咨询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观摩学习报告:评价学生对法律咨询行业的认知程度和反思能力。
教学评估将综合以上各个方面,以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通过教学评估,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律咨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法律人才。
五、教学安排
为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
1.教学进度:
-第一周:法律咨询基本概念与意义
-第二周:法律咨询程序与方法
-第三周:法律文献检索与应用
-第四周: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一)
-第五周: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二)
-第六周:法律咨询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七周:模拟法律咨询与评价
-第八周:期末复习与考试
-每周2课时,共16课时。
3.教学地点:
-理论课:教室
-实践课:模拟实验室、法律咨询室、图书馆等
4.教学安排考虑因素:
-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