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的概念及写作方法

法律文书是指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及公民、法人等在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中,为实现法律规定的权利或义务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字材料。

法律文书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公证、仲裁等方面的法规以及最高司法机关的有关司法解释制作,违背这些法律和法规所制作的文书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二、法律文书的特征

形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书的结构形式比较固定且程式化。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都公布有诉讼文书格式,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制作。

内容的客观性──法律文书的主体内容必须是经过调查证实的事实,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虚构和歪曲,一定要具有客观性。

法律的约束性──法律文书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它的制作必须用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作依据,必须准确地体现法律法规精神,不允许有丝毫违背法律法规的现象存在。如制作刑事案件文书时必须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不能把思想道德方面的缺点或不构成犯罪的事实写进去。

三、法律文书的分类

法律文书的分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规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分类。从整体看,法律文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执法文书,即公、检、法、司等国家机关为实现其工作职能而制作的法律文书;另一类是用法文书,即公、检、法、司以外的国家机关、法定的组织和公民等,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法律事务的过程中所制作的法律文书。按制作主体分类,可以分为检察院法律文书、法院法律文书、公安机关法律文书、监狱管理机关法律文书、公证机关公证文书、仲裁机关仲裁文书、当事人文书、律师诉讼文书等。按诉讼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文书、民事诉讼文书、行政诉讼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等;按文书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侦查文书、预审文书、检察文书、起诉文书、裁判文书、执行文书、报告文书、决定性文书、公告文书等。

四、法律文书的写作

法律文书的写作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要依事实为依据。法律文书的写作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绝对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弄虚作假。法律文书所确认的案件事实,必须是经过查证客观存在的事实,提出的观点或主张都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法律文书的制作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决不能带有任何的主观随意性。因此,制作者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辨别真伪,抓住本质,根据法律给予合乎事实的处理。

(三)主旨要集中、鲜明。法律文书所要表达的基本观点必须集中鲜明。所谓集中是指一篇法律文书只能有一个主旨,也就是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有一个基本观点,而且这个基本观点在全篇起统帅作用,贯穿始终,所选取的材料都要能说明这个基本观点。所谓鲜明就是态度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维护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

(四)材料要真实、准确。法律文书的材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材料;二是用于论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款的材料;三是制作文书的主体、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这些都必须真实、准确,它是对案情事实材料的第一要求。

法律文书正文的结构形式有三段式、递进式、并列式、纵横结合式等。“三段式”结构包括事实、理由和处理结论三段。“递进式”结构是以纵向递进的方式展开层次的。“并列式”结构是以横向的方式逐渐展开的(或按事物的组成部分并列,或按事物的空间变换并列,或按事物的性质并列)。纵横结合式,常见的是以纵带横。

(六)表达要清楚、有力。法律文书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

说明。是解说事物特质、阐述事理状态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客观事物或情况进行介绍、解释,使人们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以及内在的规律性。“说明”不像“叙述”那样只给人以知觉表象,而重在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法律文书中对人自然状况的介绍、对被告犯罪事实的概括和侦破审判工作的总结等都是采用说明方式表达的。法律文书的说明,对认定事实、分析案情有着画龙点精的作用,所以语言一定要简练、准确。

法律文书,要表达得清楚,主要靠叙述和说明;要表达得有力,主要靠议论。所以,叙述、说明和议论是每一份法律文书都不可缺少的表达方法。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法律可以分为几大类我国的法律分类:四大部门,包括:刑事、民事、经济、行政。1、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即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的,犯了什么罪,将要受到怎样的处罚。另一类是程序法,即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程序、步骤的法律。2、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另一类是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条例等。3、经济方面:实体法主要有税法、产品质量法等https://www.64365.com/tuwen/gjzoj/
3.常见的基金分类方法常见的基金分类方法市场上关于基金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主流的分类方式大概有八种,它们分别按照募集方式、运作方式、投资理念、法律形式、交易方式、资金来源、风格、投资对象的不同进行划分,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基金,例如ETF、LOF等。下面就一些最主要的基金分类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https://www.douban.com/note/772673311/
4.大陆法系法律解释方法分类考察法律解释方法分类研究,是研究法律方法的最基本性问题,对法律解释方法进行分类,也是研究法律解释的核心性问题,“分类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如果没有分类的能力,人类将无法生存和采取行动,某一行为恰当与否,往往取决于行为者是否符合社会承认或遵循的社会关系分类。事实上正是分类使我们每个人获得了秩序的感觉,把我们周围的https://www.pkulaw.com/specialtopic/067eb6acc2d612a237071355eed9e47dbdfb.html
5.国外基金的分类研究——兼对我国基金分类的思考(资料来源人大经济这是目前的主流方法,绝大多数国家(地区)是以这种方法进行分类的,不管其是契约型还是公司型,只是具体的基金种类略有区别。比如台湾,是先将基金分为股票、债券股票平衡型、债券型、海外债券型四类,再进一步细分。另一种基金分类方法是很特别的英国式分类法,先将基金按投资目标分为收益型、成长型、专门基金(Specialisthttps://blog.csdn.net/aris_zzy/article/details/2755192
6.办法征言:境内收集和产生的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法律法规有境内存储他表示,要明确数据分类分级的相关标准,健全完善适应于各行业各领域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管理规则,聚焦数字经济全周期运行中的数据行为,构建以“与数据相关行为”为标准的企业数据分类方法,为数据活动安全发展提供指引。 而在分类分级方法方面,《办法》也明确,根据行业要求、特点、业务需求、数据来源和用途等因素,工业和信息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2-02-10/2120175.html
7.法律的分类有哪些?法律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1.按照法律的性质分类:包括公法和私法两种。公法是指国家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宪法、行政法、刑法等;私法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民法、商法、劳动法等。2.按照法律的形式分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3.按照法律的效力分类:包https://www.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30522155853.shtml
8.法律的分类有哪些?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全面法和专门法:全面法是通用性的法律,例如刑法典、民法典;专门法是特定领域的法律,例如劳动法、环境法。 地方法和国家法:地方法是特定地区内的法律规范;国家法是全国范围内适用的法律规范。 这些分类方式只是法律分类的一部分,实际上,法律领域非常广泛,还有许多其他的细分领域和交叉领域。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也可能http://www.jinzhicheng.com/col_hyzx/202308/DD2BC9916B84649999BC18DE7CE0DB76.htm
9.法律的分类有哪些律师普法法律的分类有哪些 普法内容 对法律种类的划分,可以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如: 从法律的文字表现形式方面划分,一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从法律的适用范围方面划分,可分为普通法和特别法; 从法律制定的主体方面划分,可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 从法律的内容方面划分,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等等。 对于们https://www.110ask.com/tuwen/1252007582826482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