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形考任务答案国家开放大学

实用法律基础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各部、委、局可依法制定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自治条例答案:C

2.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是A.部门法B.法律渊源C.法律体系D.法律历史类型答案:AD

4.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网络犯罪现象从无到有,逐年递增,人民法院对于网络犯罪科以刑罚。这说明A.法律促进了科技的进步B.科技进步改善了法律的调整机制C.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法律确认D.对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造成的社会危害法律会加以制裁答案:D

5.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B.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D.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6.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素是指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C.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D.法律制裁和法律监督

7.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的是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有的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下列选项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A.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C.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8.在诉讼活动中,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人员,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依照法定程序不能参与该案中的审理活动。这是诉讼法基本原则中A.回避原则的要求B.合议制原则的要求C.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的要求D.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要求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A.人民法院管辖B.人民检察院管辖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管辖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1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作用有A.保障公民权利B.统一行政管理活动C.控制行政机关行为D.维护行政机关权威E.指导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13.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B.应急性原则C.罪刑相适应原则D.民主集中制原则E.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4.我国刑法的任务是通过运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从而达到A.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D.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E.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15.在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A.责任法定原则B.公正原则C.效益原则D.平等原则

16.下列协议中,可适用《合同法》调整的有A.合伙协议B.租赁协议C.收养协议D.离婚协议

1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8.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A.侵占罪B.诽谤罪C.重婚罪D.非法侵入住宅罪

19.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吴某向有关部门检举他人的违法行为,属于法的遵守B.修改法律的活动,属于法的实施C.行政诉讼的立案数及其审结情况可以作为判断法是否实现的一个标准D.我国执政党进行的法律监督属于国家监督的一种方式

20.宪法的基本原则是A.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准则B.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C.是所有法律必须遵守的D.任何法律都不得违反

21.宪法的法律地位没有刑法高

22.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

23.国家性质又称政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5.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实现自己的统治

26.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27.选举制度是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度的总称。

28.经济制度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9.国体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30.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实用法律基础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试卷总分:100得分:1001.刑法的实质定义已反映出刑法的本质属性——刑法的正义性。

2.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

3.刑法的强制力程度较其他法律的强制力程度严厉得多

4.任何一个国家的刑法都毫无例外地承担着惩罚犯罪,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任务。

5.我国刑法将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列为首项具体任务。

6.人身权利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权利,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等

7.中国刑法也采取了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犯罪定义。

8.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9.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缺一不可的基本特征。

10.犯罪构成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主体要件和客体要件的总和。

11.税法依其调整的具体经济关系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征收法和税收管理法。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税收管理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12.下列选项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的是A.用人单位不得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者解除劳动合同B.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是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C.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用人单位视实际情况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D.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效民事行为的是A.某青年以一块糖果换得某10岁儿童的一块手表B.某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将家里的摄像机送给邻居C.某单位两职工就家俱转让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D.五个中学生强行以5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某同学的一辆新自行车

14.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下列关于债的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债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智力成果B.债权的实现必须依靠债务人对债务的履行C.债的当事人一方是特定的,另一方是不特定的D.债可以因合法行为而发生,也可以因不法行为而发生

15.男女两青年去民政部门申请结婚登记,未获审查通过。其原因可能是A.男方刚满21周岁B.女方刚满20周岁C.女方家长不同意双方的结合D.男方曾患麻风病,已经治愈

16.甲乙有仇,甲扬言准备了工具要报复乙。乙听说后决定先下手,遂持棍闯入甲家,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故意犯罪

17.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是A.罚金B.罚款C.管制D.拘役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是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终止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A.“一切向钱看”的人生目的B.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的C.“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的人生目的D.以天下为己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

20.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是A.职业理想B.社会理想C.生活理想D.道德理想

21.实施宪法要做到A.经常修改宪法B.崇尚与尊重宪法C.以宪法为例行的根本准则,自觉维护宪法D.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22.下列取得财产的方法属于原始取得的有A.果树的所有权人取得其所结果实的所有权B.存款人取得利息C.国家取得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的所有权D.第三人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所有权

23.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A.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B.行为人又聋又哑C.行为人系醉酒人D.行为人患精神病

24.申请复议的条件有A.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B.有明确的被申请人C.属于依法可申请复议的范围D.相应复议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

25.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体现在:A.宪法规定了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原则B.宪法是制定其它一切法律、法规的基础,具有最高法律效力C.制定和修改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D.其它法律法规没有涉及的内容宪法都有

27.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A.故意杀人B.强奸C.抢劫D.绑架

28.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A.拘传B.训诫C.责令退出法庭D.拘留

29.实施宪法要做到A.经常修改宪法B.崇尚与尊重宪法C.以宪法为例行的根本准则,自觉维护宪法D.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30..下列取得财产的方法属于原始取得的有A.果树的所有权人取得其所结果实的所有权B.存款人取得利息C.国家取得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的所有权D.第三人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所有权实用法律基础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作业试卷总分:100得分:100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

3.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4.公民和人民是一样的

5.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6.犯罪构成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主体要件和客体要件的总和。

7.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8.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9.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10.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11.依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B.提起附带民事诉讼C.参加法庭辩论D.请求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

12.下列各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A.侵占罪B.伪证罪C.行贿罪D.生产销售假药罪

13.甲和乙为同村邻居,甲越界建房侵入乙的宅基地,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相邻权B.房屋所有权C.宅基地使用权D.宅基地所有权

14.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

15.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若这种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则A.由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人承担民事责任B.由受害人承担C.主要由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人承担民事责任D.按公平原则处理

16.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是A.被宣告失踪人的财产由其亲属或朋友代管B.被宣告失踪人的财产由其继承人继承C.被宣告失踪人与其配偶的婚姻关系自动解除D.被宣告失踪人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17.甲在1998年5月5日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对这个犯罪行为,旧刑法规定的刑罚较轻,新刑法规定的刑罚较重,根据有关规定,甲的犯罪行为适用A.根据从旧原则,适用旧刑法B.根据从新原则,适用新刑法C.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旧刑法。D.涉及刑法溯及力问题,直接适用新刑法。

18.某化工厂厂长张某因违纪被免职。张某在任职期间代表企业所签订的合同A.应继续履行B.自动解除C.应中止履行D.经新厂长同意方可履行

19.在下列哪种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A.在一起团伙盗窃案件中,被告人陈某、萧某委托了辩护人,而李某没有委托辩护人B.王某涉嫌故意杀人,审理时未满18周岁,没有委托辩护人C.张某涉嫌故意伤害,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而人民法院认为起诉意见和移送的案件证据材料可能影响正确定罪量刑D.外国人约翰涉嫌诈骗,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没有委托辩护人

21.我国刑法规定,法定的量刑情节有A.自首犯B.累犯C.犯罪动机D.中止犯

2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A.以行政法规为依据B.以地方性法规为依据C.参照行政规章D.以自治条例为依据

23.李老汉的儿子李晓东因盗窃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李晓东通过李老汉聘请刘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刘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内容主要是哪些?A.提供法律咨询B.调查取证C.代理申诉、控告D.向侦查机关了解李晓东涉嫌的罪名

24.民事管辖的分类主要包括:A.级别管辖B.地域管辖C.移送管辖D.指定管辖

25.下列关于人权的正确说法是:A.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B.人权的保障和国家的富强是分不开的C.公民既要增强权力观念、又不能抛弃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和义务D.选举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等都是人权的内容

26.债的客体可以是A.智力成果B.物C.行为D.劳务

27.法的消亡条件是A.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B.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C.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D.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阶级和剥削阶级

28.刘某是经营农业用品的个体工商户,其朋友张某委托其代购化肥5袋,刘某便从自己经营的商店里拿了5袋交给刘某,每袋300元,与市场价相同。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如果张某事后追认或事前同意则该合同有效B.刘某的行为属于双方代理C.刘某的行为属于自己代理D.该合同有效

29.私分国有资产的犯罪主体是A.国家机关B.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C.人民团体D.社会团体

3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A.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B.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C.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D.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实用法律基础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作业试卷总分:100得分:1001.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2.民法的监护是为了监督和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的权益而设置的—项民事法律制度。

3.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4.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终于死亡

5.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6.公序良俗原则,即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及目的不得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

7.自愿原则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享有充分的意志自由,不受国家权力和其他人的非法干预。

8.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9.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0.社会保障法是调整以国家、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为主体,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以及解决某些特殊社会群体的生活困难而发生的经济扶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1.国家性质又称政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1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3.经济制度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4.国体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16.下列关于法律价值的表述成立的有A.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B.法律本身所有的各种属性是法律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C.秩序是法律的基础价值,处于法律价值的顶端D.正义能推动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

17.处理相邻关系,应当坚持的原则有A.有利生产方便生活B.诚实信用C.团结互助D.公平合理

18.李老汉的儿子李晓东因盗窃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李晓东通过李老汉聘请刘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刘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内容主要是哪些?A.提供法律咨询B.调查取证C.代理申诉、控告D.向侦查机关了解李晓东涉嫌的罪名

19.民事管辖的分类主要包括:A.级别管辖B.地域管辖C.移送管辖D.指定管辖

20.下列关于人权的正确说法是:A.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B.人权的保障和国家的富强是分不开的C.公民既要增强权力观念、又不能抛弃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和义务D.选举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等都是人权的内容

21.债的客体可以是A.智力成果B.物C.行为D.劳务

22.法的消亡条件是A.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B.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C.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D.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阶级和剥削阶级

23.下列何项属于行政复议的原则A.合法性审查原则B.合法、及时、准确、便民原则C.不适用调解原则D.一级复议原则

24.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B.应急性原则C.罪刑相适应原则D.民主集中制原则E.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5.我国刑法的任务是通过运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从而达到A.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D.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E.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6.在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A.责任法定原则B.公正原则C.效益原则D.平等原则

27.下列协议中,可适用《合同法》调整的有A.合伙协议B.租赁协议C.收养协议D.离婚协议

28.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29.刘某在过16周岁生日的晚上,和另外三名15岁的同学到火车铁轨沿线玩耍,2l时许,刘某提出放一些石头在铁轨上,看火车来时是刹车还是冲过去。刘某等四人搬出了五块较大的石头放在铁轨上,然后站在离石头40米左右的前方观看。由于一直没有火车来,四人就回家了。第二天上午九时左右,一辆货车经过,造成货车出轨和严重经济损失。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A.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B.因为发生行为结果时,刘某已满16周岁,所以应当承担刑事责任C.因为刘某实施犯罪行为时,尚不满16周岁,所以不承担刑事责任D.构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30.下列行为中,不违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有A.甲将自己废弃不用的汽车置于马路中央的行为B.乙拒绝接受丁遗赠给其一台电脑的行为C.丙于下午在自己的房间里唱卡拉OK直到凌晨影响邻居休息的行为D.丁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建坟的行为

31.按份共有人转让其共有财产份额时,其他共有人享有A.购买权B.撤销权C.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D.解约权

32.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D.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3.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A.人类法律良知B.国家之间的协议C.最高规范的效力D.自然法的效力

34.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施某故意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根据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对施某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A.应在9年以上20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B.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C.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D.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各部、委、局可依法制定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自治条例

36.下列选项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的是A.用人单位不得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者解除劳动合同B.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是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C.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用人单位视实际情况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D.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37.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下列关于债的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债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智力成果B.债权的实现必须依靠债务人对债务的履行C.债的当事人一方是特定的,另一方是不特定的D.债可以因合法行为而发生,也可以因不法行为而发生

38.在诉讼活动中,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人员,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依照法定程序不能参与该案中的审理活动。这是诉讼法基本原则中A.回避原则的要求B.合议制原则的要求C.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的要求D.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要求

39.下列各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A.侵占罪B.伪证罪C.行贿罪D.生产销售假药罪

40.甲和乙为同村邻居,甲越界建房侵入乙的宅基地,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相邻权B.房屋所有权C.宅基地使用权D.宅基地所有权

41.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

42.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若这种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则A.由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人承担民事责任B.由受害人承担C.主要由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人承担民事责任D.按公平原则处理

4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是A.被宣告失踪人的财产由其亲属或朋友代管B.被宣告失踪人的财产由其继承人继承C.被宣告失踪人与其配偶的婚姻关系自动解除D.被宣告失踪人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THE END
1.2024年秋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内容提示: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答案 (第 1—5 章) 一、名词解释 1. 圜土:夏、商、西周监狱的名称。传说因狱墙、狱窗皆为 圆形而得名。 2. 质剂: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周礼?天官?小宰》“听买卖以质剂”。据郑玄注释,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买卖双方各执二分之一。这种竹简分https://www.doc88.com/p-90990192310172.html
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史作业1到4中国国家开放大学法律史大湾区 大未来 商场小马被拴在门口供人骑行玩乐 日本女子涉嫌毒杀富豪丈夫被判无罪 开放赢机遇 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个重要提法 五星好评外卖店被曝在脏厕洗鱼 一载12人渔船在黄海中部海域失联 李宁蔡崇信站上凳子与姚明合影 美驻华大使:制裁中国没用 女子家宴吃出1颗罕见橘色海螺珠 “美女书记”林虹被查 OpenAIhttps://m.163.com/dy/article/JIVNM1PR0556ATMJ.html
3.许昌学院《中国法律史》2021《中国法律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乙、丙三人以3:2:1的比例按份共有一头骆驼,用于旅游服务。现甲欲将自己的份额转让给丁,乙、丙均要求以同等条件购买。甲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7870889.html
4.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点巩固(考试必看)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7/4537237.html
5.齐参与顺义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线上答题(第八十二期)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 )。AA适用习惯,但不得违背公序良俗BB适用社会公德CC适用国家政策DD适用其他法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k2OTEyOA==&mid=2247626291&idx=3&sn=e25a5a98d2bd1c7ad504bbde41c78cb2&chksm=edc01c3317d57c20b90ee7541b3117c910d5c26df2b0db762acd3a376e3be8bcd16154004194&scene=27
6.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考任务114参考答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考任务1-14参考答案.docx 7页VIP内容提供方:原创文库 大小:11.19 KB 字数:约1.43千字 发布时间:2023-05-07发布于海南 浏览人气:159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05/8140125033005064.shtm
7.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史》形考作业答案1来源:国家开放大学 时间:2023-07-14 09:36:21 编辑:国开小编 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了“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史》形考作业答案1”,更多中国法律史试题内容可点击查看中国法律史试题及答案汇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史》形考作业答案1 1、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 )。 查看https://www.zikaosw.cn/gjkfdx/news-53239.html
8.安徽开放大学24秋学期中国法律史第二次平时作业标准答案7.亲亲得相首匿是指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___和___外,均可相互藏匿违法行动,而不受法律追查或减免惩罚。 8.两汉时期,公侯及其嗣字和官吏三石但以上者在法律上皆享有有罪“___” 的特权。 9.汉文帝刑制变革的计划包含:当劓者,___。 10.汉朝https://www.188open.com/a/xuexiao/guokaidianda/2024/1009/57663.html
9.奥鹏电大开放大学形考在线离线作业答案雅宝题库交流网-奥鹏电大开放大学形考在线离线作业答案?雅宝 ? 电大国开开放大学形考作业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https://www.ybaotk.com/t-367155.html
10.电大部落2024国家开放大学答案电大答案电大部落是一个分享国开答案的网站,电大资料网为大家分享最新国家开放大学所有答案,包含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形考任务答案,电大专题测验答案等,让大家再也不会为了电大形考答案在哪找这样的问题而苦恼,作为一个分享国家开放大学形考答案题库答案网站,同时电大部https://dianda.wangkebaohe.com/
11.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形考作业四2023年秋国家开放大学药物治疗学(本)形考作业3 2023-11-24 国开电大《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形考期末大作业答案 2023-11-01 国开电大《化工职业素养》形考第四次形考作业答案 2023-11-13 2024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试卷1: 试卷A《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大作业 6天前 国开电大操作系统形考任务 实验报告 2020-06-25https://www.ddwk123.cn/?p=666569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知识手册国开形考答案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https://www.yytext.com/post/20181046764.html
13.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14最新答案《中国法律史(第一版教材)形成性考核 中国法律史作业1 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共40分) 1.《禹刑》 2.《汤刑》 3.商朝五刑 4.周公制礼 5.九刑 6.六礼 7.《法经》 8.刑不上大夫 9.公室告 10.廷行事 二https://www.mmzx123.cn/archives/65292
14.国开电大(内蒙古)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任务三答案成教作业网吧国开电大(内蒙古) ..国开电大(内蒙古) 中国法律思想史 形考任务三答案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题)试题 1汉文帝废除肉刑的直接原因是( )选择一项:A.时势B.时代发展C.缇萦上书D.法制改革试题 2不属于急进民主派https://tieba.baidu.com/p/7383247754
15.国开电大2022年春季期末《中国法律史》试题(试卷代号1001).docx该【国开电大2022年春季期末《中国法律史》试题(试卷代号1001)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开电大2022年春季期末《中国法律史》试题(试卷代号100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https://www.taodocs.com/p-89785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