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中国第一律—秦律秦汉秦简唐律

入选“秦文明新探丛书”的学术专著《秦律管窥》(闫晓君著),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秦律管窥》共八章,28万余字,该书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将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相融合,吸收了学界对秦律、秦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秦律的渊源、秦人法律文化观念、秦的法律形式、刑赏制度、刑罚适用原则、罪名体系、司法体系等全方面多角度研究中国第一律“秦律”的品质和特色,为我们系统考察秦朝法治建设的利弊得失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揭示秦朝大一统的法治基因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王子今先生指出,“秦的统一,是中国史的大事件,也是东方史乃至世界史的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对于后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于统一政治格局的定型,秦的创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学界多从军事、交通、经济等角度分析秦朝大一统的原因,《秦律管窥》则从法律文化的全新角度考察秦朝大一统的法治基因。

《秦律管窥》从秦人游牧风俗的“习惯法”、周人的礼俗文化视角考察秦法律文化的渊源,指出立国后,秦人的习惯法开始规范化,并先后吸收了周人的礼法文化以及三晋地区的法文化,认为商鞅变法,改法为律,实质上是秦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移风易俗”,是对秦人旧俗、旧礼、旧法的一次彻底改造,这次社会变革使得秦国法律制度焕然一新,秦法律文化成为战国时期最先进的法文化,之后秦国国力大增,从而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制度基础。

多年以来的秦律研究以微观研究居多,《秦律管窥》则提炼秦律的总体特征、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的贡献与影响。《秦律管窥》指出秦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律,其发展完善经历了部落习惯法、秦国成文法、中央集权的秦朝法律三阶段,并影响了二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法律。

秦律在立法层面显示了高超的技术设计,体现出了极大的创新精神,如创制较有系统的法律术语,首创“同居”法律概念,界定了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涉及罪与非罪及是否要负连带法律责任等法律问题。再如秦律首创的“犯罪自首”的法律名词,对汉以后各代律法的影响深远,成为唐律定罪量刑原则的基础。秦律所创制的法律术语,成为中国传统法律的“法言法语”,历代沿用。

同时,秦朝的司法体系比较完善,除了裁判官的法律素养较高且具有专业化特点以外,司法检验的制度和方法也较完善。秦律的创制精神与立法技术,经由秦国大一统的进程与疆域版图的扩大,由地方性的法律转化为大一统王朝的法律。

探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滥觞

百年以来,西学东渐,法学逐渐发展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显学”,现代中国法律无论是制度原则、概念术语,还是思维范式、裁判规则都深受西方学术的影响,中国法学研究正面临着一个不借助于西方语词便无法表达,但借助西方语词又不能准确表达的困境。《秦律管窥》对律学、法医学的探讨,对于破解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国法律史叙事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律学是中国古代法律解释之学,发轫于商鞅变法,兴起于汉,繁荣于魏晋,成熟于隋唐,衰微于宋元,复兴于明,至清而终结,作为根植于中华法系的独到之学,自有其特色与传承,有别于西方法律传统下之现当代“法学”。

《秦律管窥》将秦律放在中国法律通史的大背景下,将“得古今之平”的唐律作为传统成熟律典的标本,通过秦律与唐律的比较,回应学界对于律学起源与《法律答问》性质的论争,认为睡虎地秦简中的《法律答问》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法律解释,在赞同李学勤先生“秦律说”观点的基础上,指出《法律答问》所包含对秦律条文及术语的解释,是为了使秦国征服的六国百姓更好地接受、理解并遵守秦的法律。

汉承秦制,律学成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解释之学,历代相沿,为《唐律疏议》等历代法律解释所借鉴。同时,闫晓君教授近年所从事的清末“陕派律学”研究,承接秦律的历史传统,总结中国传统法律学术的特色与内涵,为今天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和法治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秦律管窥》对于中国传统法医学的起源也做了有益的探讨,基于睡虎地秦简法医学文献的分析,闫晓君教授认为,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我国的法医检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并为以后法医学著作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律管窥》一书彰显秦法律文化的多元特质,亦凸显中华法系与中国传统法律文明之法学滥觞。

形成秦汉法律研究的学术典范

王国维先生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今日之时代,可谓之发见时代。”秦汉史研究领域利用简牍文献资料,蔚然成为学术“预流”。简牍是记载秦汉生活信息的重要载体,其中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秦汉法律史研究的发展。《秦律管窥》充分发挥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新出土考古资料相结合的优势,实践“多重证据法”,尤其是利用新近发现的里耶秦简、岳麓秦简考证秦令的性质、内容与类别,认为秦令分为禁令和使令,禁令规定不能和不要做的事,使令规定应该做或要求做的事,从而助推秦汉法律体系的复原研究,丰富了我们对于秦律令的细节性认知。

由于学科的精细化,学界习惯于按照朝代将中国古代历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分别研究。但是,中国历史的发展是环环相扣的因果链,虽说各个朝代的统治政策、法律制度因时制宜、因时而异,但是变革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术研究首先要厘清继承的内容,这样才能把握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能分析其合理性。这就需要我们扩大视野,突破断代限制,做跨时代历史考察。这一点,对于法律史研究来说,尤为重要。

中国法律史是专门之史,薛允升撰写《汉律辑存》,吉同钧认为薛允升是出于通贯性的学术考虑,“尝谓刑法虽起于李悝,至汉始完全……读律而不通汉律,是数典而忘祖,因著《汉律辑存》”。《秦律管窥》承继通贯性学术方法,考查秦法律文化渊源,梳理秦法律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流变,同时在资料使用中,作者大量引用唐律及明清律学家的著述,从而系统性、历时性地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古今之通理,成为我们后学晚辈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指导。

THE END
1.中国农业大学离退休处中国共产党从建立革命根据地时起就重视法制建设,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新型法律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法律制度更趋健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提出把权力关进法律制度的笼子里等等重要论述,法治建设更完善。这里仅谈一点新中国第一部法律颁布与修改有关的事。 http://ltc.cau.edu.cn/art/2021/7/21/art_2232_773091.html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是()。D.暂行法院编制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点】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 【华图详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是《大理院审判编制法》,故B正确。 知识点:清末法律制度 中国法制史 清末明初的法律制度 考研 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https://v.huatu.com/gktk/1klpm.html
3.廉政史海:新中国反腐斗争历史“第一”大盘点1952年4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了政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这一共有十八项条款的惩治贪污法律文件,对贪污罪以及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保障了当时“三反”运动取得彻底胜利,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系统性的反贪法律文件。 http://www.ycjjjc.gov.cn/ycsjwjcw/wy/200908/64db5a52f8b745ed8548188a2171d796.shtml
4.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单选题 试题出自试卷《2020年01月11日宪法基本理论第1次练习》 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问题1选项 A.《重大信条十九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查看解析 下载APP畅快刷题 https://www.educity.cn/tiku/21040913.html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宪法文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宪法文件是 2022-04-172,880 视频内容 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五四宪法”。1954年9月2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1917张同意票,全票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即“五四宪法”。五四宪法”的实行,适合了中国基本国情,推动了新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https://www.110ask.com/video/17833212571329652885.html
6.张謇主持制定中国第一部《森林法》由此可见,张謇在1914年11月3日制定并颁布的《森林法》是中国第一部保护森林的法律,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森林法》的历史价值及意义 开创林业立法的新时代。张謇制定并颁布的《森林法》是中国保护森林的第一部法律,加上与它配套的《森林法施行细则》《造林奖励条例》《国有森林发放规则》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林业https://www.ntjoy.com/html/renwennantong/2022/0312/349406.shtml
7.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法律是什么《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它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过不太完善。《法经》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它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很多,李悝在魏国魏文侯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经》https://edu.iask.sina.com.cn/jy/2tGlXeeszhb.html
8.公元前407年,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李悝主持变法,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公元前407年,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李悝主持变法,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此时罗马法律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19783/20129774.html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权保障法规——《人权保障条例》联合网1940年11月,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颁布施行的《人权保障条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人权保障法规,也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制定并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关于人权保障的条例。《条例》后被收录于《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影响广泛而深远,直到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1940年11月11日,《人权保障条例》由山东抗日根据地http://read.lhwww.cn/ReadingZone/PaperInfo/bad0f834-be0e-43e7-a721-bc7fd0335f72?aid=35A6331B-FC70-41CA-85C5-2D2B6877F50A
10.法学到战国时期,魏国执政李悝在各诸侯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封建社会的法典《法经》。这部《法经》虽早已失传,但在一些历史著作中载有其篇目。《法经》开创了中华法系独树一帜的立法先河,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法典的基本体系,以后的《秦律》、《九章律》、《曹魏律》、《泰始律》、《开皇律》、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
11.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草案“浮出水面”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法制史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法制史之一。早在商朝的法律中,就有关于土地所有权、婚姻家庭制度、继承制度的规定,这是我国最早的民事法律制度。此后,从西周直至明清,民事法律制度始终是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直到1911年8月,我国历史上才有了第一部专门的民法典草案——《https://www.jiaodong.net/2002/12/54447.htm
12.郝铁川: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法治理论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的根据中共中央的这些指示,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献,它具有根本法和施政纲领的双重特点。 3.在中国历史上率先制定了男女平等方面的法律http://www.hafxw.cn/newsinfo/24603
13.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三)第二次民法编纂·北洋政府1925 第二次民律草案(四)国民政府的民法编纂·1930.12.26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法编纂1.1954组织民法起草,因为反右而中断,继受苏联民法,与《德国民法典》相通;2.1962第二次起草,1964《民法草案(试拟稿)》,企图摆脱苏联和资产阶级民法;(六)改革开放以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1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律是我国最早的法律这部由汤在都城西亳制定的法律,在祖甲时期,作了修订。它是初具规模的一部奴隶制的刑法法典,是一部成文法典。《汤刑》在立法思想上是《禹刑》的继承和发展。《汤刑》的罪例有三百条,最重的刑例是不孝。正如《吕氏春秋》所谓的“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这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重视以“孝”为代表的“礼”https://wenku.baidu.com/view/190c2d1808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3.html
15.中共历史上第一部反腐法令的诞生和实施中共历史上第一部反腐法令的诞生和实施 翻开中国共产党反腐惩贪那厚重泛黄的档案卷宗,里面记载着: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以下简称“中华苏维埃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和进攻,处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区一方面大力倡导节俭、反对浪费,一方面持续开展反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9/06/id/41170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