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法律实务专题一:适当性义务规则的历史演进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保险投资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券商集合理财计划、杠杆基金份额、期权及其他场外衍生品等高风险金融产品愈发多元化,丰富的金融市场投融资渠道,吸引大量投资者涌入,卖方机构欺诈销售等乱象时有发生。各国监管实践发现,即使金融市场已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大量投资者仍迷失在巨量信息中。适当性义务作为平衡金融市场中买卖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的有效工具,近年来颇受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重视,国内适当性义务的概念和制度引入相对较晚,但很快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和司法裁判的支持,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已初见雏形。

经笔者检索公开的裁判文书,可发现适当性义务案件近几年呈迅速增长趋势,与此同时,《资管新规》、《九民会议纪要》及新修订的《证券法》均对适当性义务提供了新的制度支持,对适当性义务的责任主体、举证责任、审查标准等方面作出重要指引,解决了困扰司法实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但毕竟适当性义务规则体系的建立为时尚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前进中寻找答案。

本系列专题以近年来公开的400多件适当性义务案件为研究基础,从适当性义务规则体系的主要演进、司法现状、适当性义务的内涵、适当性义务的司法热点问题、卖方机构的完善建议及金融投资者维权路径等多个角度进行专题研究。

适当性义务,即卖方机构将适当的产品提供给适当客户的义务,系针对金融产品销售者的义务规则,源于美国证券行业,由美国证券业自律组织美国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于19世纪30年代创设的自律性道德义务,此后,经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裁决转化为经纪人应当承担的重要义务。及至当代,诸多国家与地区均已将适当性义务写入成文法,使之转化为法定义务。

2013年,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将私募基金纳入规范范畴,从立法层面确立了私募基金的合法地位。规定私募基金采取合格投资者制度,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向投资人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并根据投资人的风险承担能力销售不同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但该法规定了违反适当性义务承担的行政责任,投资者是否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并不清晰。

针对适当性义务案件日益增长的趋势,2015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商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具体问题》提出,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加上投资者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局限,一般情况下交易双方缔约能力处于不对等地位,因此,必须依法确定卖方机构适当性义务,确保金融消费者在充分了解投资标的及其风险的基础上作出自主决定,实现契约正义。该会议进一步要求,法院在审理适当性诉讼案件中可以适用限制卖方机构权利或增加卖方机构义务的监管部门规范性文件,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由卖方机构承担其是否履行了“适当性”义务的举证责任。

对此,九民会议评价到:(第八次民商事工作会议)之前,多数法院坚持合同自由、买者风险自担的裁判思路,投资者在适当性诉讼中屡屡碰壁,难以得到司法救济。讲话之后,法院不再坚持“买者风险自担”原则,转而强调对投资者倾斜保护,要求金融机构承担实质性的适当性义务,确保其推荐的金融产品符合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金融机构仅凭完备的书面文件及投资者的签名确认,已不足以排除民事责任。[1]在八民会议之后,适当性义务案件审理中加大对投资者的倾斜保护,适当性义务案件也逐渐增多。

2017年,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是一部专门规定适当性管理的部门规章,从投资者分类、产品分级、适当性匹配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规范经营机构义务,强化监管与自律要求。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联合发布《资管新规》第6条规定:“金融机构发行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理念,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产品。禁止欺诈或者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的资产管理产品。金融机构不得通过拆分资产管理产品的方式,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低于产品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效力层级

规则名称

发文机关

施行日期

效力状况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2012修订)》

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99条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向投资人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并根据投资人的风险承担能力销售不同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2013年6年1日

已被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2015修正)》

第98条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向投资人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并根据投资人的风险承担能力销售不同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2015年4月24日

现行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修订)》

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或者接受服务时,应当按照证券公司明示的要求提供前款所列真实信息。拒绝提供或者未按照要求提供信息的,证券公司应当告知其后果,并按照规定拒绝向其销售证券、提供服务。

证券公司违反第一款规定导致投资者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020年3月1日

行政法规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2014修订)》

国务院

第29条证券公司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销售证券类金融产品,应当按照规定程序,了解客户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和风险偏好,并以书面和电子方式予以记载、保存。证券公司应当根据所了解的客户情况推荐适当的产品或者服务。具体规则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

2008年6月1日/2014年7月29日

已被修改/现行有效

部门规章

(列举部分)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商业银行应妥善保存有关客户评估和顾问服务的记录,并妥善保存客户资料和其他文件资料。

2005年11月1日

失效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12条证券公司在向客户融资、融券前,应当办理客户征信,了解客户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和风险偏好,并以书面和电子方式予以记载、保存。

对未按照要求提供有关情况、在本公司从事证券交易不足半年、交易结算资金未纳入第三方存管、证券投资经验不足、缺乏风险承担能力或者有重大违约记录的客户,以及本公司的股东、关联人,证券公司不得向其融资、融券。

证券公司应当制定符合前款规定的选择客户的具体标准。

2006年8月1日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

一、基本原则

……(三)商业银行开展代销业务,应当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充分揭示代销产品风险,向客户销售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

2016年5月5日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

第11条金融机构应当根据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性评估其对金融消费者的适合度,合理划分金融产品和服务风险等级以及金融消费者风险承受等级,将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适当的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不得向低风险承受等级的金融消费者推荐高风险金融产品。

2016年12月14日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2020修正)》

第3条向投资者销售证券期货产品或者提供证券期货服务的机构(以下简称经营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本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在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勤勉尽责,审慎履职,全面了解投资者情况,深入调查分析产品或者服务信息,科学有效评估,充分揭示风险,基于投资者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产品或者服务的不同风险等级等因素,提出明确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将适当的产品或者服务销售或者提供给适合的投资者,并对违法违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2017年7月1日/2020年10月30日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

六、金融机构发行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理念,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产品。禁止欺诈或者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的资产管理产品。金融机构不得通过拆分资产管理产品的方式,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低于产品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销售资产管理产品。

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2018年4月27日

自律性行业规范

《期货公司执行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管理规则(试行)》

中国期货业协会

第2条会员单位应按照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有关规定,遵循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投资者的原则,建立健全内控合规制度,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

2010年2月9日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规范》

中国证券业协会

第16条证券公司应当了解客户的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风险认知与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等信息,对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并定期重新评估。

2012年10月19日

《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指引》

第2条证券公司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或者以客户买入金融产品为目的提供投资顾问、融资融券、资产管理、柜台交易等金融服务,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要求,制定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向客户销售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

2012年12月30日

[1]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编著:《全国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410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丁12号英皇集团中心8层,100022

传真:(010)56916450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139号荣禾云图中心7层、15层,710061

传真: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四路一号嘉里建设广场1期19楼,518046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碧海大道86号华彩·海口湾广场A座1008、1009,邮编:570208

传真:(0898)66255316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768号博荟广场C座905室,200023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32号利通广场29层2901室,510510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西子国际中心2号楼1501-1503室,310002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40层,110013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应天大街888号金鹰世界A座26层,210008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78号茂业大厦2601室,300141

地址:菏泽市开发区人民路菏建·数码大厦B座西单元19层,274005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东御街18号百扬大厦1栋11层1101室,610020

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九章路69号理想创新大厦A幢12层,215316

传真:(0512)67586972

地址:呼和浩特市如意开发区如意河大街西蒙奈伦广场3号楼B座8层,010050

地址:香港特区上环干诺道中200号信德中心(西翼)20层2002号

传真:(00852)23339186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766号商务项目(光谷总部中心)1期T1栋17层,528451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郑东新区农业南路51号楷林中心10座12层,450046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芙蓉中路三段567号第六都兴业IEC32层,410021

传真:(0731)82183551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高林中路469号新景地大厦23层,361016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桂花街支路10号成大锦嘉国际大厦10层,400020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政务区华润大厦西塔B座30层,230071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三眼桥街51号宁铸中心5号楼27层(宁波塔-27F),315199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泰北路舜泰广场933号博晶大厦25层2513室

康达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是一家设立于中国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本所网站上的信息仅供您参考,不应视为本所为本网站访问者就特定事项提供的法律意见或建议,本网站访问者不应将其作为作为或不作为的依据。

本网站超链接的第三方网站不受本所控制,仅为您方便之需,本所不对该等网站的访问者承担任何明示、默示的担保或责任。

THE END
1.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宪法的制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券商中国) 13:02:57| 【外资机构,密集看好中国股票】今年9月底以来,为了推动经济回稳,中国连续推出积极政策,得到资本市场正面反馈。不少外资机构近期高度关注中国股票,从全球配置角度看,东南亚市场继续被看好。景顺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首席投资总监马磊认为,从估值角度而言,中国股票颇具吸引力,与历史平均水平和其他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6/doc-incypsyi1895517.shtml
2.中国法律的历史发展.pptx中国法律的历史发展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国法律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演进宋元明清时期的法律变革与发展近现代中国法律的转型与发展中国法律历史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启示01引言研究中国法律历史发展的目的深入了解中国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中国法律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国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8735044.html
3.中国法律史第一版20230622003042.docx中国法律史第一版《中国法律史》是中国法律学科中的一本重要教材,旨在探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法律的影响。本书首版出版时间为1988年,由教育部主编,经过多次修订,已经成为中国法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的写作思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法律的历史演进,第二是法律对于社会与政治的影响。在书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22/5023144044010232.shtm
4.中国法治文化的历史演进中国法治文化的历史演进 文/贾宇 一、天下秩序观是中华法律文明的文化根基 在远古时期,在中华文明的源头,我们的祖先已经通过对宇宙、社会、政治的观察和思考,对凝聚族群认知共识与天下治理等,体悟出一整套系统的政治理论和独特的哲学。这种政治理论和哲学,就是在中华文明产生之初,逐步形成的一种融宇宙观、政治观和文化https://www.fx361.com/page/2015/0120/16126658.shtml
5.高瑾:我国特困人员供养法律制度历史演进及制度展望高瑾:我国特困人员供养法律制度历史演进及制度展望 【摘要】 为城乡“三无”特困人员提供救助是我国政府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救助制度,通过为城乡特困群体提供基本生活救助,以谋求其生存权的实现。但诸如立法层级、城乡统筹规制、制度衔接、社会参与机制、供养服务机构保障等问题的存在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61/8425.htm
6.中国法制史1(通用6篇)《中国法制史》是讲述我国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历史的基本规律的一门课程,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在学习《中国法制史》之前我一直认为,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法律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武器,然来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错误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qq1216.html
7.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暨2020年度(第十四届59.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作者:刘子平(聊城大学)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4期 60.恩格斯晚年思想:三个层面的理解 作者:李述森(山东理工大学) 关娜(山东社会科学院) 东岳论丛,2017年第12期 6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研究 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00924/Articel07002MT.htm
8.2023中央民族大学考研613考试大纲之法理学十二、法的历史 (一)法的起源 (二)法的历史类型 十三、法律演进 (一)法律继承 (二)法律移植 (三)法制改革 十四、法的制定 (一)立法的概念 (二)立法体制 (三)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四)立法的原则 十五、法的实施 (一)守法 (二)执法 (三)司法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248523.html
9.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2005年第01期中国古代各种文体的演进史,常常是彼此分离与融合的历史。词与诗始终是有合有离,从诗词的离合过程可以考察唐宋词的演进轨迹。唐宋词与诗的离合,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初唐至中唐,词变于诗,诗词混合;二是晚唐五代,词体独立,词别于诗;三是北宋,词体转型,诗词初步融合;四是南宋,词的诗化,诗词深度融合。 基于https://www.youfabiao.com/zgshkx/200501/
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近日,在贵州省黔西市钟山镇钟山中学,钟山司法所工作人员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周训超 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思想,其历史演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团结和共同体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1/t20240126_2111149117.html
11.我国庭审方式的历史回顾(一)古代中国审判制度与庭审方式的演进 审判制度是国家在司法领域的具体活动,也是对内职能的重要表现。古代中国的审判制度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古代中国以皇权神圣的专制主义作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儒家纲常伦理学说为统治思想,以宗法家长制家庭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①这些都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