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学访问教授:能依有效规范得出妥当结论,这是合格法律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部门法比较法民法

Q: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和别的案例教学法相比,有什么很独特的作用吗?在更高阶的法学研究阶段,鉴定式案例分析还有用吗?

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训练法律思维和法律适用能力。其严格的审查步骤,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论证思路充分展现在别人面前,供别人检视其逻辑是否通顺、体系是否完整、问题定位是否精准、论证是否充分。这种精细化的训练,是现阶段其他案例教学方法尚未能提供的。

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功能之一,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精准地定位关键问题,把问题安置在具体的构成要件之下去展开讨论。对于一些复杂案例,如果不借助这样一套精细的分析方法,有时很难一下子确定争议问题的体系定位。问题被有效定位之后,别人可以跟你在同一语境之下展开讨论,讨论才更有效率。这种思维训练,有助于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分析问题的精准性,在所谓“更高阶的法学研究阶段”也有其作用。

从个人经验来看,很多处于所谓“更高阶的法学研究阶段”的学生,其法学思维的训练恰恰并不充分,对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漏洞也没有察觉。在实际分析案例的时候,逻辑混乱,论证单薄,才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

2.误解与回应

Q:您听到的对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误解有哪些呢?比如实务届偶有批评称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太学术”,您对此有何回应呢?

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是最近几年国内新引进的一种教学方法,不少法学院校都在大力推广这一套方法。既然是新的尝试,自然会遇到质疑。质疑有可能源自不了解,也可能是对这套方法的价值有不同看法。

也有观点认为,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过于强调审查步骤和框架,禁锢学生思维,导致学生专于套用模板,法学水平并无实质提高;或者认为此种方法专注于实体法,欠缺程序法训练,对学生的实务能力锻炼不足;或者认为本科阶段应注重知识传授,不应开设此种案例分析课程。

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观点,即过分强调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作用,将它当作学好法学的秘籍。

个人认为,首先不应过分强调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德国标签。这种教学方法盛行于德国,但它所体现的可能是一种共通的法律思维。我们更应该探讨这种分析方法的本质和功能是什么?如果它能够对学生法学思维的锻炼、法学实践技能的提升有所裨益,自然可以借鉴引用。当前的制度性障碍,并非排斥这种教学方法的充分理由。对教学方法本身的功效与实际施行面临的困难,应加以区分。

其次,这种方法并非禁锢学生思维的套路训练。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中“请求权产生-请求权消灭-请求权行使”的思考框架对应民事诉讼实务的攻防结构,司法三段论式的涵摄过程是成文法规则适用的共通思维,分析步骤的全面展示使得思维过程的每一步都可供检视。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并非进行简单的涵摄即可。

很多时候,作为大前提的请求权基础规范的寻找,就已足够复杂。若欠缺法源理论、民法典条文体系、规范属性识别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通常难以准确锁定大前提。拆分构成要件和涵摄,对学生的法律解释能力、教义学理论功底、实质论证和价值评价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案例,可以说处处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检验。学生在每一个点下面,都要进行充分论证。严格的审查步骤要求,使得学生无法逃避此种检验。

3.报告要求

Q:我认为,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是把你的思维给展开,训练你不要漏掉一些思考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可以更好地去解决一些层次更复杂的问题,这样也可以发挥法学规范运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时候可以帮助律师更好地去想一个对当事人来说更安全的诉讼策略,老师觉得是不是这样呢?

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有严格的形式要求,使得思维不能跳跃,考虑问题必须全面。结合单一请求权内部的“请求权产生-请求权消灭-请求权行使”三层次的递进审查,和多个请求权情形“契类无物不侵”的顺序审查,解题者可以判断,自己的分析是否已经完整和全面,结论是否经得起检视。相反,如果看到一个问题,仅凭直觉分析自己认定的争议点,则有可能遗漏逻辑前提或其他问题,需要不断修正,论证可能因此欠缺效率且难保可靠性。

鉴定式案例分析报告的要求之一,就是分析问题必须全面。对同一项请求内容,你要考虑各种可能的请求权基础,不得遗漏。如果应用在律师实务中,确如同学所说,可以帮助律师检索各种可能的诉讼策略。而不同的请求权基础,在构成要件、证明责任、法院管辖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律师可以对此加以考量,进而确定有利的诉讼策略。

当然,要达到这样一种全面审查的效果,前提就是你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扎实。否则,你对案例中涉及的问题欠缺敏感性,压根不会有所察觉。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并非灵丹妙药,不夯实基础,何谈分析论证。在这方面,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一个附带功能,是可以帮助解题者发现自己基础理论体系的欠缺和漏洞,倒逼其去查漏补缺。

至于实务界批评这套分析方法过于学术的问题,实务界有这个批评吗?

4.训练价值

Q:有同学反馈,在实习中似乎发现法律实务中往往并不需要使用鉴定式分析方法,自己有时只需要呈现出一个法律结论,而无须展示过程,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这到底是分析方法本身的问题,还是实务界的问题?如果实务人士要求我们在给出结论时,无须展示论证过程,是否合理?个人觉得,我们似乎应该努力提高有效论证的能力,而不是为了怕出错而逃避论证。

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你确定关键问题点,得出较为可信的结论。但在撰写最终法律文件的时候,你可以根据受众对象的不同,调整法律文件的内容,无须将整个思维过程都写入文件。

除你所说问题以外,有观点认为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无法为学生提供事实认定、举证方面的实务训练,从而质疑其价值。我们应当看到,民法领域的案例分析训练,包括大学阶段的鉴定式案例分析课和实务阶段的法庭报告技术(Relationstechnik)训练,后者针对事实不明的案例,实现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每一阶段的训练,有其不同的目的。因此,对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此种批评,实为误解。

5.检验工具

Q:您曾说“鉴定式案例分析是检验伪学霸最有效的工具”,我们应当如何改变这种“伪学霸”的状态呢?

这话不是我原创的,是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的一位名叫李成秀的学生,在参加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暑期班之后对我说的。她说她参加暑期班最大的体会,就是觉得“鉴定式案例分析是检验伪学霸最有效的工具”。这里有一点玩笑的成分,但也确实反映了我们当下法学教育某种尴尬的局面:部分学生好像平时学得很好,对各种概念理论都能侃侃而谈,应付考试游刃有余,成绩单非常亮眼,但一碰上实际案例就会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只能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抓取一些模棱两可的概念加以套用,可以说是“一学就会,一用就废”。

要从“伪学霸”变成“真学霸”,并无捷径,只能坚持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坚持训练,因为技能是无法通过讲授习得的。在训练的过程中,须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定位到请求权审查体系中的相应位置,或者规范的具体构成要件之下。从过往经验看,这也是学生撰写分析报告时比较混乱的地方。只有建立相对完整的体系,明确各种具体制度在哪个层面对请求权最终实现产生影响,才能更好地运用已掌握的理论来解决实际案例。

6.知识体系

Q:在用请求权基础方法写课程作业的时候,同学们愈发觉得对法律知识的体系化掌握非常重要。那么请问老师,一个法学生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我给我学生的建议,是开始部门法的学习时,先找一到两本比较经典的教科书加以通读,通读的时候做笔记,利用幕布或者Xmind等软件把基本的体系框架搭建起来,之后再把其他教科书或文献对同一问题的论述补充到相应位置。

比如,以王泽鉴老师的书构建基本体系之后,再把朱庆育老师、梁慧星老师等学者的观点,或者把比较法上的知识补充进去。也就是说,先在“面”的意义上搭建基本框架,再在“点”处拓展、细化。单个部门法或者具体领域的基本体系搭建完成后,可以尝试把它并入到上一级体系框架之内,这样慢慢积累成一个比较全面的体系框架。

7.比较法的使用

Q:您认为,在学习中国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使用比较法呢?

但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言必称比较法”。我上课时给大家介绍比较法,更多是为了给大家展示不同立法例对于相同问题采取何种做法,用何种制度去解决它。但在解答案例的时候,必须以本国法为依据,不能直接把域外法直接当成本国法来适用。对于具体问题,若比较法上有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可以考虑借鉴其中的说理。

有时候会出现本国法条文不太完备,而域外法规定明确的情况,这时候要顶住诱惑,不能偷懒直接借用域外法的内容。更合理的做法,是结合教义学学理和本国实证法体系,自觉运用法学方法论,对本国法条文进行合理解释和漏洞填补。当然,这需要法律适用者付出较大的精力。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本土法教义学发展完善。

8.核心技能

Q:您觉得法学院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是什么,这些技能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呢?

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每个人对理想法律人的想象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法学生应具备之技能的期待有所不同。

个人认为,掌握“依有效规范得出妥当结论”的技能,是对法学院学生的最低要求,这是合格法律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这首先要求法学生要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和重要法律规范。其次,应学会“依法论证”,解决法律问题要有现行法依据,不能单纯凭借朴素法感或者模棱两可的学理概念作出判断,论证过程须逻辑清晰、说理充分、经得起检视。鉴定式案例分析训练有助于培养此种基本素养。

9.共通的问题

Q:以您现在的观察,您觉得同学们在学习状态上有哪些共通的问题吗?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可能解决的方案是什么呢?

这种现象的出现,跟大环境有很大关系。我在学校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同学们找我交流,说他们早早就为保研焦虑,热衷各种能带来加分的活动。他们出于对自己未来的规划,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我不能加以反对,而且大家都已成年,有自主决定的权利。我只能提供一些建议,希望他们能合理分配精力,不要舍本逐末。毕竟,学习是学生的本分,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以后成长的速度和能达到的高度。类似的群体焦虑现象,我在STL也有所发现,一些同学跟我交流,说感觉自己总被“卷”着前行,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花在实习上。

10.融会贯通

Q:由于学院会在不同学期开设不同的部门法课程,我们对部门法的知识是呈块状的。而鉴定式案例课程要求我们将部门法的块状知识连接起来去解决一个实际、综合的案例,这是否为这门课程的意义所在?

法学院的课程基本是按部门法来设置的,内容繁多的部门法还会分割成不同的课程授课。譬如民法,授课时要分割成民总、债总、债分、物权、婚姻家庭继承等课程。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引导,学生难以自行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或者难以把具体领域的体系,融入到整个民法体系中去。但在实务中,很多时候无法仅仅依靠某一条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把整个民法体系融会贯通起来运用,需要在整个民法体系之内不断游走。这恰恰是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能够做出贡献的地方。

11.厚积薄发

民法是一门传统悠久的学科,很多问题都已经被反复讨论过,很难提出完全原创性的见解。即使在某些研究薄弱之处,也必须对已有的讨论和研究有全面把握,加上自己不断的反思和论证,才有可能提出新的观点。

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你可以往这个方向努力,在此过程中要自觉地运用法学方法论的工具。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方法论,如果不能熟练运用相应的方法论工具,你提出的见解可能难以说服他人。当然,最重要的前提,还是要有足够的积累。你看得见的是他人游刃有余,看不见的是他人在背后的付出。

有些时候,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去分析问题,或许容易得到新的灵感和启发。但交叉学科论证,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实践接受,是个问题。

THE END
1.法律基础知识体系理解法理法规与司法实务法律体系结构 了解法律体系的结构对掌握法律基本知识至关重要。它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事法三大类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等。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 法律文本解读技巧 学会如何阅读并理解各种类型的法律文本对于运用法律知识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到对文字表达的理解,还需要对相关条款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于https://www.382hl43py.cn/news/437676.html
2.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 法律基本知识的重要性 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通过规范行为,维护权利,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法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796.html
3.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 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 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 基本 法律: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系统,包括宪法、国籍法等。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4.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核心知识+考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坚持宪法至上 【思维导图】 本 结构 根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 坚持根本法 宪法确认党的领导地位活动内容 准则 赊国一 领导立法党在宪法和领导二二坚持至高无上的权威 保证执法法律范围内L,;执薮J—-依宪任何组织、个人的行为准则 活动”1 治国 支持司法___//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12/5203323310012011.shtm
5.法硕非法学刑法第一章思维导图模板标题概念:与其他法律相比的特点 调整范围的广泛性:保护的利益——调整的对象 调整对象的专门性:任务——任务实现的方法 刑罚制裁的严厉性:严厉得多——生命、自由、财产、资格 刑法发动的补充性和保障性:最后手段——其他法律不能充分保护时才由刑法调整 3.刑法的任务(简答) 我国刑法任务包含两个方面:惩罚任务和保https://www.zhixi.com/tpl/77ffd64d7f7e8e3790f03804a8b75132?category_id=-1
6.荆门市行政审批局法治建设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布日期:2024-12-05 14:46信息来源:人民网 打印 关闭 网站地图 备案:鄂ICP备0501644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103号 网站识别码:4208000031 主办单位:荆门市行政审批局 办公地址:荆门市漳河新区双喜大道5号 电话:0724-2381565 邮编:448000 http://xzspj.jingmen.gov.cn/art/2024/12/5/art_26595_1118579.html
7.宪法学习(一)本书框架 思维导图 第一章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详细笔记 一、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词源的演变 1.古代 (1)中国 中国古代有“宪”“宪法”“宪章”等词汇。 宪法有两重含义:一是泛指典章制度(“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二是法令的公布(“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https://www.jianshu.com/p/d9f2cfa2bde3
8.学校学习法律法规制度(通用13篇)通过实践表明, 多数学生预习中绘制的思维导图, 主要是根据教材章节的编号画出一个类似“流水帐”的预习框架, 欠缺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总之, 通过要求学生预习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 实现了“以教师为指导, 以学生为中心”的认知结构理论, 使预习的目的和效果得以实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zgl2shf.html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A. 思维导图 B. 多元智能理论 C. 创意思维训练 D. 侧向思维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为了有效MBTI人格分类体系中,有四个核心维度,每个维度又包含两个对立的方向。请问,在这些方向中,“E”所指的【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 )工作方针、政策,用法律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73f05f630ee5433b96fa96cbef310c7f.html
10.中国精神卫生报告:精神障碍发病率暴增50倍,形势严峻文末附报告思维导图 01 我国精神卫生/精神医学/精神病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卫生服务历史并不长,从1898年在广州建立了我国的第一家精神专科医院至今,几个里程碑事件可以标志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是分别于1958年、1986年和2001年召开的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三次调整工作指导原则和精神卫生https://m.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88517
11.《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读书报告(民法思维)书评请求权方法较历史方法更具合目的性,它有助于针对诉讼请求作答,集中检讨各种可能成立请求权基础的要件。同时,请求权方法并不排斥历史方法,在其框架上,历史方法对于认定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等情形(或确认之诉、形成之诉)仍有应用的余地。但无论如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实例解答,就在于寻找请求权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038597/
12.《新闻学概论》第七版最全整理及框架解析——23新传考研必读书目? 强烈推荐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辅助读书,将零散碎片化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效率更高。 点赞评论关注 师姐送你一份23新传考研备考资料,包括【101】校新传考研真题+【10】本必读书框架图+【9】张基础知识框架图+【35】校备考计划+【280】条必备名词解释,私信师姐免费领取!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901619.html
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环境法研究网,环境与资源保护【思维导图】 【文章摘要】“双碳”目标是我国应对环境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决策。“双碳”政策工具尚不完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局部调节乏力,且规制碳排放的财税制度缺位等多种问题叠加,为“双碳”政策优化留久巨大空间和潜力。碳税制度的生成既能协助应对发达国家的碳关税威胁,又可完善我国税收政策体系,还能与碳排https://enlaw.zuel.edu.cn/hjf_cbw/show-35408.html
14.信息安全工程师思维导图:梳理软考知识体系物理安全作为信息安全的基石,同样不容忽视。我们需要了解物理安全的基本要求、物理环境的安全措施以及物理设备的安全防护等。同时,信息安全工程师还需关注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要求,如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在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将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把握物理安全与法律合规的整体框架。 https://blog.51cto.com/u_16217909/11188861
15.学生成果范文12篇(全文)通用标准规定了我国“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包括专业目标、质量评价、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管理制度等7项一级指标。其中在专业目标方面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及规格, 具体归纳为8个方面:具有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专业理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9jl3ly8.html
16.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7.2024年思维导图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13章突变性是指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一种剧烈变化的过程,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自组织性 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列到有序列,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相似性 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系统具有相似性的根本原因https://blog.csdn.net/weixin_60284554/article/details/142531221
18.经济法框架(《置身事内》)思维导图模板经济法框架(《置身事内》) 可作《置身事内》上篇微观机制部分思维导图用;也可作围绕本书开展的经济法课程的期末复习资料 《置身事内》 上篇:微观机制 经济法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中央与地方 条块分割,多重领导 上级领导与协调 官僚体系 政府治理的特点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8fd981229f867082928e77
19.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框架图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的学习需要有一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行梳理,一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政治的学习也是非常帮助的。 政治必修四知识框架图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基本常识)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理解哲学是什么?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192789.html
20.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及地位思维导图模板司考民法复习重点:民法的体系 放手你走 免费 《法理学》知识点:法的效力概念 原杰 免费 国际私法的体系思维导图 U26170727 免费 算法的基本概念思维导图 U26170727 免费 感觉思维导图 Pooh的小宝贝 免费 行政法的概念思维导图 U26170727 免费 ?刑法的概念与形式思维导图 U815819473 免费 EIP知识产权的法律限制https://shutu.cn/search/zhishichanquanfadegainiantixijidew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