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事拟定于2023年11月24日晚19:00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放映厅举办。
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竞赛简介
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竞赛由法学院主办,法学院学生会承办。赛题包含了国家安全法律常识以及贴近校园生活的案例分析,全校各专业的同学都有能力参与进来。本次比赛旨在将法治教育覆盖到每一名学生,强化同学们的法治意识,促进掌握必备法律知识的同时深化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法学院通过开创全新的比赛体验,让同学们在参赛的同时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以此增强普法效果,有力推助法治校园建设。
赛程介绍
参赛队员由各系派出的代表队组成,每系一队,一队三人。
比赛中所有由外文翻译的词汇均适用中文标准译法,计分计时由组委会计分计时组专门负责;
如正赛结束之后出现平分,则进入加赛环节;
赛题最终解释权归法学院学生会所有,赛场解释权归主考官和裁判组所有;
比赛全程约120分钟。
赛前准备
比赛开始前,每个赛队都会获得500分的基础分;
计时计分将由组委会计时计分组负责;
暖场环节:
自我介绍
播放队伍介绍视频,各院系代表队依次落座
队伍登台自我展示,入座
一、必答题
(一)选择题
1、本部分为选择题,将根据现行法律规范,列出7组选择题,每组包括8道题,其中包含6道单选题与2道判断正误选择题。每支队伍任意选择一组题回答;
2、选手回答时,只需回答选项前字母,没有“跳过”机会。选择题答对一题加50分,判断题答对一题加30分,答错不扣分;
4、答题顺序按抽签顺序,即赛台顺序。
(二)描述人物特征题
1、本部分为描述人物特征题,将根据国内外古今法学名家,列出7组描述人物特征题,每组包括1道题。每支队伍任意选择一组题回答。
3、答题每组单题限时3分钟
4、答题顺序按抽签顺序,即赛台顺序
(三)风采展示题(案例分析)
1、本部分为案例分析题,将根据现行法律规范,列出7组案例分析题,每组包括1道题。每支队伍任意选择一组题回答。
2、选手回答时,根据案例发表观点。由主考官进行评判,并在0至150分范围内打分;
3、评委打分标准包括:仪态仪表(30分),逻辑思维(30分),法律知识(30分),口齿表达(30分),现场反馈(30分);
二、抢答题
(一)问答题
题型包括三类,猜法学院/罪名/谚语出处,无人答对则在过程中逐步给出提示。
1、本部分为问答题,将根据现行法律规范,提出15-20道题,题目包括法学院/罪名/谚语出处。;
2、每支队伍在题目展示时先摁铃,主持人回应后可回答。题目放出后10秒内无人抢答可放出一项提示,每题共3项提示。答对一题加30分,答错扣30分;
3、总用时约15分钟。
三、加赛题
1、本部分为抢答题,对于得分相同的队伍,将根据现行法律规范,设置三道难度稍高的抢答题
2、每支队伍在题目展示时先摁铃,主持人回应后可回答。
奖励设置
在大赛结束后,我们会按照分数对各队进行排名,具体为:
一等奖:一支队伍,每位队员均可获得价值1000元的丰厚礼品
二等奖:两支队伍,每位队员均可获得价值600元的精美礼品
三等奖:四支队伍,每位队员均可获得价值400元的等值礼品
现场观众参与互动均有参与奖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警示名言犹然在耳。国家安全使命在肩,然“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伟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前途路漫漫,春花夏蝉,秋叶冬雪。让我们以法为笔,塑安全脊骨,为山河添色,保社稷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