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普法为您普及10条法律小知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1、什么是交通肇事罪汽车司机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交通肇事罪是指“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如果司机对意外事件,事先确实不可能有预见,主观上既不是故意,又无过失,例如有人蓄意撞上行驶中的汽车自杀,汽车避让不及,发生死亡结果。这是一种意外事件,驾驶员是不负刑事责任。

2、改嫁媳妇赡养公婆是否可继承房产

丈夫死后改嫁他人,可对公婆仍尽赡养义务。《民法典》第1129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丈夫死后虽改嫁,但一直对公婆尽了赡养义务,要求继承遗产的主张应予以支持。

3、和现役军人订婚能不能反悔

我国民法典中不要求男女双方在婚前订立婚约,因而一般婚约不受法律约束。但人民军队担负保卫祖国、防御侵略的光荣任务,为使现役军人不致为婚姻问题而影响担负保卫祖国的光荣职责,对现役军人的婚约在处理上应特别慎重。因此,如要解除与现役军人的婚约,必须通过现役军人所在单位并征得本人同意才行。

4、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包括下班时顺道买菜的情况。上下班的途中包括四种情况:

5、夫妻离婚后,双方所生的子女应该由谁抚养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血亲关系,这种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夫妻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双方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父母离婚后子女可以由父方抚养教育,也可以由母方抚养教育。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可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父母离婚后,如果子女是未成年人,但有些孩子已有判断能力,就应该认真考虑子女本人愿意跟谁生活的意见。

6、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为什么不得提出离婚

民法典作此规定,是为了妥善的保护孕妇、产妇和胎儿、婴儿的实际利益。因为妇女和男子不同,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的一年内,身体上、精神上均有一定的负担(如胎儿会受母体影响;初生婴儿必须有母亲照料)如果这时候男方提出离婚,会使女方精神上遭到很大的刺激,对女方及胎儿、婴儿都十分不利。这也是一种不道德和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法律上必须进行保护。

7、父母打孩子犯法吗

《民法典》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人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法律赋予了父母抚养、教育和管教未成年子女的责任问题是怎样做。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很多,但是用打孩子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是最不科学的,也是法律所禁止的。当然,并不是说打孩子就构成犯罪,只有当父母致孩子轻伤以上的伤害,才构成犯罪。

8、不是有意伤人为什么也要判刑

我国刑法规定并不是故意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才算犯罪,有些过失造成了严重危害结果的,也是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由于责任人的过错,造成他人伤害的,属重大责任事故罪,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以说,有意伤人且造成他人身体严重伤害的,也要判刑。

9、如果别人借钱,你一定要他出借据,而且借款数额一定要大写。

(注:诉讼时效为两年)

10、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属于高风险事件,法律规定高于同期利率4倍以上的民间借贷,高出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如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即民间借贷1年期利率高于24%(即月息2%)以上,高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THE END
1.智慧普法平台第20届全国青少年学法用法网上知识竞赛启动 宪法宣传周答题活动开始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答题活动开始 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答题活动开始啦!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网络知识竞赛启动 8月份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开始!普法集锦 | 工作交流 安顺创新模式赋能普法宣传 福建松溪检察推行“未检+”普法模式 济南普法脱口秀让http://www.legalinfo.gov.cn/
2.幼儿园普及法律知识讲座.pptx幼儿园普及法律知识讲座xx年xx月xx日目录CATALOGUE引言幼儿权益保护法家庭法与幼儿园交通安全法与幼儿园知识产权法与幼儿园总结与展望01引言 目的和背景提高幼儿法律意识通过讲座,使幼儿了解法律知识,从小培养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预防幼儿违法犯罪通过普及法律知识,预防幼儿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保护幼儿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8337102.html
3.开展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为认真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切实提升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工作,近日,依达良边境派出所开展法律宣传工作。 宣传中,民警通过实地宣讲、发放宣传单的形式,积极宣传讲解防电信诈骗等方面的知识,提醒群众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对主动搭讪的陌生人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短信、不轻易向陌生人转账、汇款。从根源上杜http://www.xj.chinanews.com.cn/dizhou/2024-10-17/detail-iheiaitf1650847.shtml
4.南都晨报西峡县米坪初中 普及法律知识 本报讯(通讯员 周东阳)近日,西峡县米坪镇初级中学举行了以“做知法、守法楷模,建和谐、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 该校在校门口悬挂横幅、滚动电子屏,营造浓重的宣传氛围;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会、手抄报、征文等形式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华人民http://ep.nybyjt.com/h5/ndcb/html5/2022-04/22/content_13712_834822.htm
5.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明白人”为增强莎车县荒地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普及宪法、法律和法规方面的知识,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2024年2月14日下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驻村工作队举办“送法下乡”法律知识培训,邀请到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莎车县人民法院的法官,在莎车县荒地镇政府及布瓦库木(3)村、阔纳巴扎(15)村http://www.xj.cei.cn/info/11303/421467.htm
6.法律法规知识讲座(精选8篇)虽然我所讲的有些内容,对大家来说可能不是很熟悉,但很有必要,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讲座,让同学们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做个知法、懂法、守纪的好学生、好少年。并对以后如何走好人生路有所启廸,有所借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崛起的希望,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pj0bms6.html
7.普及法律知识做守法小公民为了让法制走进校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健康成长,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学生。为此,蓝海学校开展了"普及法律知识 做守法小公民"为主题的法制安全活动教育。 结合近年来各类典型案例,深刻剖析未成年人犯罪和遭受犯罪侵害的原因、特点及危害性,重点突出如何正确https://www.meipian.cn/24hwdj5o
8.“互联网法律知识普及月”专访周汉华互联网法律知识普及月系列访谈 中央文明办、中央外宣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组织开展创建"文明网站"活动,促进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9月15日上午10点,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谈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的保护。 http://news.cntv.cn/special/wenmingwz/fangtan1/index.shtml
9.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宪法法律知识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宪法法律知识 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宪法法律知识http://m.yun.jxntv.cn/p/652600.html
10.普及宪法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普及宪法知识 提高法律意识 12月4日,志愿者手举向街头过往群众进行普法宣传。为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让更多的基层群众知法、守法、懂法、更能用法,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当天,碑林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联合主办的 “12·4”国家宪法日暨碑林区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钟楼饭店门前举行。http://m.cnwest.com/xian/a/2020/12/04/19343207.html